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居然被蒋介石给放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9:36 1

摘要:冈村宁次自幼接受军事教育,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1923年,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武官。1927年,任日军步兵联队长。1928年5月,蓄意制造“济南惨案”。1932年,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之后晋升陆军少将,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七七事变”后

冈村宁次(1884年—1966年),男,出生于日本东京,大将军衔,侵华日军头目,日军“中国派遣军”原总司令,侵华日军甲级战犯。

冈村宁次自幼接受军事教育,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1923年,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武官。1927年,任日军步兵联队长。1928年5月,蓄意制造“济南惨案”。1932年,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之后晋升陆军少将,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七七事变”后,在华北、华中各地作战。

早期的冈村宁次

1938年6月,调任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司令官,参与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等。1941年7月,晋升为大将,接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主张“对中共部队展开大规模讨伐战”,命令日军推行残忍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4年,发起豫湘桂战役;11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1945年9月9日,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1946年,为了使冈村宁次免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蒋介石寻找借口公然包庇冈村宁次。1947年,成为蒋介石首席军事顾问与亲信。1949年1月,被南京国民政府法庭宣判“无罪”释放。1950年,被聘为台湾当局“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1966年9月2日,因病毙命于日本东京,死时82岁。

冈村宁次是名声狼藉的慰安妇制度的始作俑者,是推行“三光政策”的急先锋,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虽然逃脱了法律的惩罚,但是逃不过历史的惩罚,冈村宁次的名字,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甲级战犯的 “无罪” 闹剧

1949 年 1 月 26 日的上海军事法庭,空气凝滞得能拧出水来。当庭长石美瑜宣读 “冈村宁次无罪” 的判决时,这位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嘴角竟微微上扬露出笑容。这一幕通过南京中央社的电讯传遍全国,瞬间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 就在一年前,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战犯已在东京审判中伏法,而双手缔造 “三光政策”、策划无数 “大扫荡” 的冈村宁次,却能全身而退。

彼时的冈村宁次,早已被延安列为首要战争罪犯。1941 年他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期间,推行 “烬灭作战”,仅冀中根据地就有 1.6 万平民惨遭屠戮,5 万多间房屋化为焦土;1944 年的 “一号作战” 更是导致数十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这样的战犯本该站上国际法庭的被告席,却在国民党政权的操作下,连东京审判的大门都未曾踏入。

二、从 “战俘” 到 “座上宾” 的诡异转变

日本投降后,冈村宁次的 “待遇” 早已显露端倪。1945 年 9 月 9 日南京受降仪式上,他交出佩刀象征缴械,却随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 “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 班长,负责管理百万日军战俘。这一荒诞任命,成为国民党拒绝将其移交国际法庭的借口 ——“需其协调遣返事宜”。

更令人发指的是,解放战争爆发后,冈村宁次竟秘密担任国民党军事顾问,为蒋介石制定 “坚守待变” 策略。何应钦、陈诚等国民党高官不顾派系分歧,一致要求外交部将其排除出战犯名单;汤恩伯更是直言 “释放冈村以显仁厚”,最终促成无罪判决。当民众在街头抗议时,国民党军警却在保护这位 “顾问” 的安全,民心裂痕由此不断扩大。

三、人民不会容忍背叛

1 月 28 日,毛主席以中共发言人身份发表谈话,字字如钢鞭抽打在国民党政权的脸上:“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牺牲无数生命财产,幸而战胜,获此战犯,断不能容许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擅自宣判无罪!” 声明中明确提出四项要求:立即重新逮捕冈村宁次,押解人民解放军;逮捕蒋介石等 43 名内战罪犯;对南京政府的倒行逆施提出严重警告;要求就上述事项给予答复。

这道紧急命令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大义的坚守。早在日本投降之初,中共就列出两万余人的战犯名单,而国民党却在 “安抚日军” 的幌子下拖延审判。毛主席尖锐指出,释放冈村宁次是 “勾结日本法西斯军阀的犯罪行为”,其真实目的是 “勾引日本反动派来华和你们一道屠杀中国人民”。新华社同步播发的评论,更是道出了亿万民众的心声:“这不是仁厚,是卖国!”

四、逃不掉的历史审判

国民党政权的包庇终究未能得逞。尽管代总统李宗仁为争取和谈,一度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但汤恩伯却阳奉阴违,暗中安排其逃亡。1949 年 1 月 30 日,冈村宁次搭乘美轮 “维克斯” 号,与两百余名战犯一同逃回日本,背后是美国出于反共需求的默许与纵容。

但历史的审判从不会缺席。1950 年,冈村宁次虽被聘为台湾 “革命实践研究院” 教官,却始终活在罪行的阴影中,1962年4月,他当时唯一的儿子忠正暴死,终年仅49岁。他在晚年回忆录中坦言,国民党释放他的真实目的,是希望借助日军残余势力遏制解放军。而蒋介石逃台后曾多次请求其 “增援”,终究因国际压力未能实现。反观新中国成立后,对抓获的日本战犯进行改造教育,既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更维护了历史正义。

总之,冈村宁次的无罪释放,成为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的标志性事件。当上海市民举着 “严惩战犯” 的标语游行时,当知识分子在报刊上痛斥 “出卖民族利益” 时,当解放区军民加快作战步伐时,历史的天平已彻底倾斜。毛主席在声明中质问的 “你们犯了滔天大罪,这笔账必得算一算”,不仅是对国民党的警告,更是对历史规律的诠释。

来源:周山图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