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由第一临床学院感染病学教研室打造的“UNION-AID”(UNION-AI Infectious Diseases)课程首次面向留学生开放。这是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第一临床学院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率先在感染病学领域实现突
9月25日,由第一临床学院感染病学教研室打造的“UNION-AID”(UNION-AI Infectious Diseases)课程首次面向留学生开放。这是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第一临床学院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率先在感染病学领域实现突破,打造的全国首个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智慧课程。该课程不仅是一次技术工具的应用升级,更标志着医学教育从“教师主讲、学生被动”的传统模式,向“人机协同、双向激发”的新型教学范式转变。
传统感染病学课堂多依赖教师单向讲授,病例有限、互动不足,学生难以开展多维度临床思维训练。第一临床学院此次构建的“UNION-AID”智慧课程,以“图谱引擎+AI引擎+任务引擎”为架构,真正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系统性变革。
图谱引擎系统梳理“能力—问题—知识—资源”四维结构,明确学生需掌握的4项主能力与12项子能力,贯穿86个知识点与77个核心问题,从根本上回应“课程为什么学”,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可视的能力培养体系。AI引擎作为课程的核心创新点,构建了感染病学专属知识库与持续进化的AI助教系统。它不仅能够AI生成病例、辅助备课出题,更能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智能学伴”。学生可在AI模拟的丰富临床场景中自主尝试诊断方案、验证判断结果,在短时间内高频完成知识串联与思维训练,极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与思维深度。任务引擎通过结构化任务清单,实现“AI伴随式学习”。AI助教可实时标注重点、评测案例、生成思维导图,并基于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也促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动性。
开课首日,AI助教凭借多语言支持与个性化引导,成功助力学生开展病例分析与合作探究,获得高度认可。此外,“UNION-AID”课程还通过AI构建起一个高互动、强反馈、多场景的智慧教学环境,重塑了感染病学的教学格局: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探索”,教师从“单点讲授”走向“全程引导”,真正激活了教与学双方的内驱力。
面向未来,第一临床学院将继续深化AI与医学教育的融合,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规模化落地,为构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方案,为我国医学教育数字化变革注入持续动能。
来源:贝灵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