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高速为何有人连续开500公里不累?有人只开200公里就犯困?原因竟然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9:10 1

摘要:为什么有的人一上高速,能连开四五百公里不带喘气,眼神稳、操作准、精神还特别饱满;而有的人,才跑了200公里,眼皮就开始打架,哈欠一个接一个,最后只能靠一瓶又一瓶咖啡强撑。

国庆假期要来了,又到了跑高速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人一上高速,能连开四五百公里不带喘气,眼神稳、操作准、精神还特别饱满;而有的人,才跑了200公里,眼皮就开始打架,哈欠一个接一个,最后只能靠一瓶又一瓶咖啡强撑。

明明开的都是高速,为什么“耐力”差这么大?

有人跑高速能开500公里不累,是因为休息好、节奏稳、姿势对、车内环境舒服;而有人200公里就困,多半是没睡够、姿势差、车里闷、不懂得放松。关键不在拼体力,而在会不会开。

一、这不是“谁身体好”的问题,而是“系统配合度”高低的差距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体力好的人就不容易困?”

确实,体力差的确容易疲劳,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全部,那你就太低估“长途驾驶”这个活儿的复杂性了。

✅ 真正决定你能开多远不犯困的,不只是身体,而是:你睡得好不好、车开得稳不稳、心态放不放松、车里舒不舒服,还有你有没有给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系统工程”。

二、为什么有人200公里就困了?

其实,问题往往出在下面这5个地方:

❌ 1、出发时间选错了,撞上了“天然犯困期”

你知道吗?下午1点到3点,是大多数人生理节律里最容易犯困的时段。

这个时候,即便你不驾驶、只是坐着,也容易想睡觉。

而如果前一晚又没睡好,那更是“困上加困”。所以,有人上车不到两个小时就撑不住,就是因为“出发时间踩雷”。

❌ 2、开车节奏太急,没给自己留喘息空间

不少人上了高速就一路狂奔,非得等到憋不住了才进服务区。其实,真正聪明的老司机,往往不是开得猛,而是开得“有节奏”。

比如每开1.5-2小时就主动停车休息10分钟,下车拉伸一下、洗个脸、喝口水,大脑就像重启了一样。

你看着他们开得远,其实他们懂得“该停就停”,反而开得更轻松。

❌ 3、姿势不对,身体先抗议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困”不是从脑子开始的,而是从“腰疼”“背酸”“屁股麻”开始的。

很多人座椅没调好,腰部悬空、腿部伸不直、肩膀一直用力,一两个小时下来,肌肉紧绷、血液不畅,不困才怪。

老司机都懂一个真理:姿势不舒服,永远开不远。

❌ 4、路况太单调,大脑“关机”

在荒无人烟、笔直无趣的高速上跑两个小时,就像盯着一堵白墙看电影,大脑根本没有足够的信息输入。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进入“待机模式”,甚至开始短暂的“微睡眠”,你自己都意识不到。

这就是“高速催眠效应”。

而那些不断听播客、和副驾聊天、或者每隔一段时间扫视远方的人,大脑处于“轻度活跃”状态,更不容易困。

❌ 5、饮食不对,血糖作祟

很多人出发前吃了一顿面条、米饭、饺子,吃得可开心了。可问题来了:

血糖先飙升 → 胰岛素来救火 → 血糖迅速下降 → 开始困得要命。

这就是“饭后困”的根源。

老司机更偏爱“轻能量+慢释放”的零食,比如:坚果、香蕉、牛肉干。既能补充能量,又不让你犯困。

三、那为什么有人能轻松跑500公里不累?

其实,秘诀根本不在于“硬撑”。你以为那些能跑500公里的人是靠意志力?其实恰恰相反,他们是最懂得“如何让自己不疲劳”的人。

轮谷总结一下,他们的“秘籍”大概是下面这些:

✅ 1、出发时间避开犯困期

比如早上8~9点出发,精神最饱满的时段。午饭不吃太饱,避开饭后血糖波动。

✅ 2、姿势正确,身体舒服

座椅靠背约100~110度,腰背有支撑,手腕轻松搭在方向盘上。坐姿稳、肌肉不紧绷,能坐得久自然不觉得累。

3、节奏科学,懂得“休息是为了走更远”

不等身体喊“累”,他们就已经在休息了。服务区看似只是喝个水、洗把脸,但对大脑来说,是“重启”。

4、环境有调节,空气流通很关键

每隔半小时换一次外循环,防止CO₂浓度过高。温度保持在22~24℃,不热不冷,正合适。

5、精神有刺激,避免“信息真空”

播客、音乐、轻松对话,是“提神神器”。嚼口香糖、含薄荷糖,也是老司机常用的“小手段”。

四、分享几个超实用的“抗困操作”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情境和操作建议,你不妨试试:

出现轻微犯困:建议喝口水 + 站着活动 + 听节奏强的音乐;趋近疲劳点:建议停车洗脸 + 拉伸颈部肩部 + 深呼吸3轮;要继续赶路:建议喝一小杯咖啡 + 小睡15分钟,效果倍增;夜间或低谷期:建议强制休息,避免高风险驾驶时间段。

总之,累不累,不看你有多拼,而看你多懂自己。能不能跑500公里不累,不是天赋问题,而是你有没有理解自己的身体、掌控自己的节奏、优化自己的环境。

聪明的驾驶,不是猛,而是稳。

不是硬撑着咬牙坚持,而是在每一次“快要疲劳”之前,悄悄地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所以,下次再跑高速,不妨试着做一次“精致的司机”:让自己开得舒服、跑得远,也安全到达。

最后别忘了在车上带一个卡儿酷应急启动电源哦!守护您的假期出行安全!

来源:卡儿酷CARK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