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崩了!卧底砍价团,才发现中介是如何“屠宰”房东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8:43 1

摘要:2025年的中国,如果你想卖一套房,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会被剥夺所有尊严,甚至感觉自己“不如一条狗”。

2025年的中国,如果你想卖一套房,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会被剥夺所有尊严,甚至感觉自己“不如一条狗”。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名记者,花了200块钱“扮演”买家后,带回来的血泪真相。

一场针对所有逆市房东的,有预谋、有组织的“围猎”,正在各大城市疯狂上演。而中介,就是那群手持屠刀的猎人。

“你就说你看过这套房子2次了,提几个缺点,然后从280万开始狠狠地砍!”

在一家中介门店里,店长正在对一名刚花200元雇来的“砍价专员”进行“岗前培训”。这名专员,就是卧底的记者。

他们的目标,是一对想卖房的小夫妻。

这套房子的同户型最新成交价是285万,而中介给“演员”的指令,是直接从280万开始报价,一刀砍掉近60万。

当这个击穿地板的价格被报出来时,夫妻俩当场就坐不住了,脸色铁青地起身离去:“这才几个月,就降了这么多……”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这只是“围猎”的开始。如果一套房短期卖不掉,中介就会用这种方式,将其筛选掉,去寻找下一个“软柿子”。

很快,他们找到了。一位挂牌价538万的老大爷。

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演员”,同样一刀砍掉近60万的报价。

起初,大爷也无法接受。但架不住中介和“演员”们轮番上阵,进行长达数小时的PUA轰炸:

“大爷,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卖方市场了,一直在走下坡路……”
“您这房子吧,户型有点老,采光也不算最好……”
“今天这个客户是真想买,错过这个,下个客户出价更低!”

几个回合下来,大爷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没有像小夫妻那样愤然离席,而是眼含泪花,颤颤巍巍地给出了自己的底价:510万。

那一刻,他不像个房东,更像个祈求怜悯的囚徒。

而那个完成任务的“演员”,事后轻松拿到了200元报酬。中介坦言,靠这种套路,一个门店每个月至少能多赚50万。

中介为何敢如此猖狂?是谁给了他们“定价”的权力?

答案,就藏在一个看似“为你好”的政策里——隐藏二手房成交价。

从2024年开始,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陆续隐藏了二手房平台的成交价。本意或许是好的,想以此抚平市场的恐慌。

但他们忽略了人性:最大的恐慌,来源于未知。

当一个市场失去了价格的“锚”,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信息黑箱”。在这个黑箱里,只有一方——中介,掌握着最真实、最核心的成交数据。

他们成了唯一的“上帝”。

他们可以对房东说:“王大哥,你楼下那套刚卖,比你便宜了30万,你再不降价就卖不出去了!”

他们也可以对买家说:“李小姐,这套绝对是笋盘,你看这小区根本没低于这个价的,再犹豫就被抢了!”

房东和买家,都成了信息不对称下的“盲人”。他们无法验证中介话语的真伪,只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把名为“隐藏成交价”的尚方宝剑,让中介从一个“服务者”,彻底蜕变成了市场的“操控者”。

你以为中介费尽心机,只是为了让你降价,好快速成交,赚取佣金吗?

那你就太天真了。

在疯狂压价的背后,藏着一个更贪婪、更血腥的终极骗局——“ABC单”

A是房东,C是最终买家,而B,就是中介自己或其关联人。

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通过前文所述的“演员”和PUA手段,将房东A的心理预期打到谷底,逼他以一个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比如450万)出售。

第二步:中介B迅速出面,用少量定金锁定这套“超级笋盘”,稳住房东A。

第三步:利用自己手中的海量客户资源,去寻找真正的买家C。他们会对C说,这套房子市场价550万,现在房东急用钱,500万就能卖。

最终,C以500万的价格接盘。中介B在中间,不费吹灰之力,净赚50万的巨额差价!

现在你明白了吗?

中介帮你砍下来的价,一分钱都不会进你的口袋。你只是他们用来屠宰房东的那把刀!

在这场游戏中,房东被吃干抹净,血本无归;买房人也没占到任何便宜,甚至还为中介的暴利买了单。

唯一的赢家,只有那些躲在信息黑箱背后,看着财报数据逆市暴涨的平台和中介们。

当阳光被刻意遮蔽,房间里滋生的,必然是这些吃人的怪物。

来源:吹哨者911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