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月圆,国庆同至,正是万家出行时。在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面对假期出行高峰与施工建设并行的双重压力,项目办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运营管理 “一路三方”,以“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打出管理、人员、设施、应急“组合拳”,全力保障节日期间道路通
中秋月圆,国庆同至,正是万家出行时。在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面对假期出行高峰与施工建设并行的双重压力,项目办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运营管理 “一路三方”,以“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打出管理、人员、设施、应急“组合拳”,全力保障节日期间道路通行顺畅,确保施工与公众出行“两不误”。
樟吉高速俯瞰图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出行的影响,项目办放出大招:“双节”期间(除应急抢险外)暂停全线所有涉路作业按下“暂停键”,并及时撤除影响通行的施工设施设备,确保路面和收费站通行条件达到最佳状态。
据悉,吉安北互通、南安互通DE匝道(吉安往南安方向、南安往南昌方向)计划于9月29日前正常开放;吉安南互通、峡江互通、吉水互通保持正常通行。南安互通ABC匝道(南昌往南安方向、南安往吉安方向)因施工需要,延期封闭施工至2025年10月29日18时,过往车辆注意绕行。
樟吉高速袁河特大桥
面对假期大流量考验,项目办建立起一套高效专业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物资足、布局优、响应快”。
一支130余人的专业交维队伍已经准备就绪,配备15辆巡查车、5辆防撞缓冲车,采用“定点+分段“相结合的模式,交叉循环补位,编织起一张全天候、不间断的路面管控网。
救援讲究速度,物资储备也必须“靠前再靠前”。项目办共设置16处应急点位,涵盖樟树枢纽、黄土岗收费站、双金收费站、南安互通、峡江互通、峡江服务区、盘谷互通、吉安南/北收费站以及各导改口等关键区域。配备随车吊、拖车、叉车、吊车、装载机、洒水车等各类救援设备29台,部分设备集中停置于各单位项目部综合场站内。并在各应急点位均储备不少于50个锥桶、10个防撞桶、5个太阳能回转灯、20个同频灯及2块导向牌,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部分路段无应急车道的情况,项目办充分利用未通车车道,全线科学规划应急保通便道,设置应急救援开口7处,为应急救援力量打开一条条高效的“绿色通道”。
樟吉高速导改口
科技,提升安保能效的关键。在长达104.8公里的战线上,项目办以科技打造通行安全的“智慧防线”。项目在每个互通区域部署2套智能预警系统,全线设置LED情报板46个、激光警告灯18个,构建起动态感知与提示网络。
当夜幕降临,安全守护也绝不“打烊”。针对改扩建路段线形复杂的特点,项目办严格按每28米间距标准布设黄色同频灯及轮廓标,在重点导改路段,每10米设置安全锥,形成连续、清晰的夜间行车“导航线”。而在新泽西墙、移动钢护栏迎车面端头以及导改口等关键部位,累计规范安装填充防撞桶1164个,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办的“双节”保畅实践,无疑是对其“边施工边保通”模式下管理能力的全面检验。通过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智慧精准的防护技术和充分前置的应急准备,项目办正为公众假期出行倾力贡献一份“畅通”与“平安”,也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樟吉经验”。随着项目向通车目标逐步迈进,这份成熟的护航经验,将继续陪伴每一位出行者。(图文/叶建文 陈峰)
来源:香港商报江西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