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阳洒在抚顺南站黄色的砖墙之上,百年建筑的窗棂折射出时光的光泽。9月29日10时许,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老火车站前人头攒动,由抚顺市委宣传部主办,新抚区委、区政府承办的抚顺南站城市会客厅启用暨《生于抚顺・城市记忆展》开展仪式,在此刻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秋阳洒在抚顺南站黄色的砖墙之上,百年建筑的窗棂折射出时光的光泽。9月29日10时许,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老火车站前人头攒动,由抚顺市委宣传部主办,新抚区委、区政府承办的抚顺南站城市会客厅启用暨《生于抚顺・城市记忆展》开展仪式,在此刻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启动仪式上,抚顺南站最后一任党总支书记戚光珍站在曾经无数次走过的站台上,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地说:“作为一名在南站工作了20年的老铁路人,今天看到它以全新的模样‘回家’,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了火车进站的鸣笛声。”
台下,78岁的市民王大爷举着手机,镜头始终对准舞台。“我1965年第一次坐火车就是从这儿走的,去长春上学,当时站房还是木头门呢!”他边拍边跟身边人念叨,“后来出差、送孩子上学,都从南站走,这地方就是我们家的‘时光记事本’。”不远处,几位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在讨论,老站房的黑白照片里,检票口、行李房的细节让他们好奇不已——这座建筑的过往,正以这样鲜活的方式在代际间传递。
“抚顺南站不仅是一座火车站,更是抚顺工业辉煌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抚顺作为工业城市的崛起,也陪伴了城市的转型。今天,我们把它改造成‘城市会客厅’,就是要让老建筑‘活’起来,让更多人知道抚顺的故事。”新抚区委副书记、区长孟庆光说。
仪式上,6位“筑梦人”代表沿着红毯走向舞台中央——铁路方面代表手持老站房的设计图纸,市政协副主席段晓云、市人大代表赵恒山带着当年的提案手稿,设计团队代表李明捧着修缮后的效果图,施工团队代表于侠的安全帽上还留着工地的痕迹,自媒体人刘永春则举着航拍相机,镜头里记录着南站焕新的全过程。这6位与南站焕新息息相关的“筑梦人”,带着各自参与建设、记录的印记上台,亲眼见证这份由自己双手参与创造的劳动成果。
仪式结束后,市民们有序走进“城市会客厅”,《生于抚顺・城市记忆展》的展厅里早已人头攒动。玻璃展柜里,1950年的火车票、1980年的车站广播喇叭、2000年的列车时刻表整齐陈列,每一件老物件旁都配有文字说明,讲述着背后的故事。
展厅尽头,一面“记忆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贴满了市民捐赠的老照片:有1960年南站职工的合影,有1980年旅客在站房前的留影,还有2000年车站改造时的施工场景。不少市民驻足在此,寻找着自己熟悉的身影,偶尔有人指着照片里的人喊道:“这不是张师傅吗?当年他还是检票员呢!”
展厅一角的留言墙上,市民们提笔寄语未来,真挚的话语汇聚成对抚顺的深情祝福。
展厅外,不少市民还在讨论着前一天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的消息。“原抚顺北站改名叫‘抚顺站’,结束了咱们抚顺没有高铁的历史,今天南站又变成了‘城市会客厅’,这真是双喜临门啊!”市民张先生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以后坐高铁方便了,想回忆过去就来南站看看,咱们抚顺是越来越好了!”
“抚顺南站・城市会客厅”的启用,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新生,更是一段城市记忆的延续。这座百年老站房,承载着抚顺人的情感,也开启了属于它的崭新篇章。
编辑:青南 来源:今抚顺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