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狠人!这个总统怒怼美国,特朗普被点名!联合国爆出最火一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5:59 1

摘要:联合国大会,常常是世界舞台上的例行公事:领导人念稿子,外交官敷衍鼓掌。但今年,一个人站了出来,气氛不一样。

联合国大会,常常是世界舞台上的例行公事:领导人念稿子,外交官敷衍鼓掌。但今年,一个人站了出来,气氛不一样。

没有什么“上帝的选民”,不是美国,也不是以色列,而是全人类。够狠吧?还点名特朗普要被刑事起诉!结果,美国立马吊销了他的签证。可佩特罗冷笑:我不需要!这一幕,让世界看清——有的人,真敢把霸权摁在台上公开开撕。

这个总统直接开撕

“没有优等民族。没有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既不是美国,也不是以色列。而是全人类。”

这是佩特罗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原话。

重不重?一句话,直接把西方话语体系掀翻在地。

按照《圣经》的传统解释,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美国在冷战后更是自诩“天命在肩”。

结果,佩特罗在全世界面前说:不存在!

这不是外交辞令,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而打脸以色列,其实就是打脸美国。

因为在巴以问题上,美国从来都是以色列最强大的靠山。

佩特罗不仅停留在口头批评,他是真敢动手。

早在去年,他就直接宣布:哥伦比亚与以色列断交。

今年8月,更是一纸命令,暂停对以色列出口煤炭。要知道,哥伦比亚是以色列的最大煤炭供应国。

在联合国,他又甩出一个惊雷:“应该组建一支解放巴勒斯坦的志愿军。如果需要,我本人也会上战场。”

总统亲自请缨参战?

这话像不像穿越回了切·格瓦拉的年代?可这就是佩特罗敢说,也敢做。

更炸裂的,还在后面。

佩特罗直接呼吁:要对美国官员提起刑事诉讼,包括下达命令的最高官员特朗普总统。

点名道姓。

一个现任总统在联合国大会,公开喊话要把特朗普送上法庭。

这不是“大胆”,这是“不要命”。

场下的气氛一度凝固。

而结束演讲后,巴西总统卢拉紧紧抱住他,甚至亲吻了他的头。

一个总统亲吻另一个总统的头部——这不是寻常场景,这是钦佩与敬意的表达:你真敢说,你真敢做。

美国的报复,来的飞快

但你以为美国会忍?

不存在的。

9月2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吊销佩特罗的签证。

给出的理由很直接,他在联合国总部外参加了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还呼吁建立全球武装力量。

“鲁莽、煽动性。”

这是美国给出的标签。

可佩特罗的回应,更加硬气:“我不在乎。我也不需要签证。”

“我回波哥大了。我是自由的,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是自由的。”

这段回应,霸气又浪漫。

签证没了,他摊手:不需要,自由才是真正的护照。

别以为这是偶发事件。

其实,哥伦比亚和美国的矛盾,早就积累很久了。

今年1月,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一周,佩特罗就顶了:拒绝美军飞机在哥伦比亚降落。理由是,移民不是罪犯。

结果,美国立刻加征关税、实施制裁。

7月,佩特罗甚至指控美国官员在哥伦比亚策划政变,两国随即互召大使。

这关系,几乎跌到谷底。

再往前看,1996年,美国也曾吊销过哥伦比亚总统的签证。

可那是因为他被指涉毒。

而今天,美国吊销佩特罗签证的原因,是因为他敢怒怼霸权。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委内瑞拉,不是伊朗,而是这个南美国家?

答案在于:哥伦比亚的特殊性。

1、地缘位置。

它是美国在拉美最重要的战略支点,靠近加勒比,也邻近委内瑞拉。美军在这里部署多年,掌控关键航道。

2、资源。

哥伦比亚是拉美重要的煤炭、石油和咖啡出口国。尤其是煤炭,对以色列能源结构有实际影响。

3、政治传统。

长期以来,哥伦比亚是美国在拉美的铁杆盟友。

如今,一个左翼总统上台,转身就和美国翻脸,这种背叛感,让华盛顿格外恼火。

所以,佩特罗的“反叛”,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冲突。

这不是一场孤立的外交争吵,而是拉美新独立浪潮的延续。

更深的震动

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不止在外交领域。

它揭示出三个深层问题:

1、美国的霸权话语正在失效。

“上帝的选民”“世界的灯塔”这些说法,曾经是美国的软实力,如今却被公开挑战。

而挑战者不再是传统对手,而是昔日盟友。

2、拉美的左翼力量正在复兴。

从墨西哥到智利,从巴西到哥伦比亚,一批敢和美国唱反调的领导人崛起。

他们可能各有矛盾,但在反霸权的旗帜下,却逐渐形成合力。

3、联合国舞台的象征意义重新凸显。

哪怕美国掌控着联合国总部,佩特罗依旧借这个平台,直接“全球直播”开撕。

这种象征冲击,比单纯的外交声明更具穿透力。

那么,未来会怎样?

佩特罗的硬气,注定会有代价。

美国不会轻易收手,制裁、关税、外交孤立,甚至军事威慑,都可能接踵而至。

但与此同时,他的形象也彻底立住了:一个南美总统,敢在联合国说出“全人类才是上帝的选民”。

这种话,不仅戳中以色列,也戳中美国最敏感的神经。

在全球南方国家眼里,他是敢于揭穿皇帝新衣的那个人。

在西方舆论场里,他可能被描绘成“鲁莽的民粹者”。

但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没人能忽视他。

而狠人,历史才会记住那些在风口浪尖敢于大喊“不”的人。

佩特罗的这场演讲,也许会带来风险,也许会换来打击。

但在全球的记忆里,他已经留下了烙印。

这个世界,不缺顺从的领导人。

真正稀缺的,是敢怒怼霸权、敢把真话摆在台面上的狠人。

哪怕代价巨大。

佩特罗,用行动证明:有些人,不是为了签证活着,而是为了自由活着。#上头条 聊热点#

来源:英财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