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男演员被曝转行黑龙江种地”这种新闻往瓜圈一丢,活像端起一锅老坛酸菜,就等网友们嗷嗷评论接下来的风暴。
“35岁男演员被曝转行黑龙江种地”这种新闻往瓜圈一丢,活像端起一锅老坛酸菜,就等网友们嗷嗷评论接下来的风暴。
你说娱乐圈这两年有啥新鲜事?
塌房塌到地基都快掏空了,恋情瓜吃到齁甜,争番大战像宫斗剧在热搜上排队。
可史元庭这一记“承包五常大米地”的操作,直接把戏精卷进了泥巴里,活生生整出一套“演员自救实录”,比竖屏短剧还高能。
先别急着带节奏,这瓜还真不是炒作。
谁家艺人会主动承认自己没戏拍,不是“海边读书”就是“下田种地”?
史元庭这波,倒像是给失业青年做了个职业规划示范。
圈里人对这事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演员自由切换身份是门手艺”,也有人冷嘲热讽:“拍戏拍不下去就种地,怕不是在给剧本《幸福到万家》做前期调研吧?”但他本人却很实诚,没躲没藏,直接开麦回应,“种地我是认真的!”这话搁在娱乐圈,绝对算硬核发言,比某些塌房艺人公关团队发的“道歉声明”还顶。
其实,史元庭这事发酵也不是一天两天。
他早年中戏毕业,高考分数还挺能打,大一就奖学金入账。
但现实是,2011到2024这十几年,除了《东北插班生》那波热度收获一批死忠,剩下年份都快数成“竖屏短剧老熟人”。
前脚“陪爬泰山”副业刚上热搜,后脚种地新闻又来了。
这种生存切换,比横店群演抢饭局还刺激。
网友调侃他“性价比之王”,不光是演技接地气,副业也够接地气。
搬到黑龙江种地,瓜友们第一反应:这是不是又一波“洗白”操作?
毕竟这些年,娱乐圈翻车太多,谁还敢相信一张好人卡?
但史元庭和那些靠流量蹭剧的选手不一样,人家是亲自下田,五常大米不是说说,是真承包。
你要说是炒作,那还真不值钱。
毕竟今年男演员接戏难的事儿,圈内谁不是在“副业找活”?
前有王祖蓝直播带货、赵丽颖晒农田、后有史元庭蹲东北种稻,娱乐圈这副业风,是跟着社会形势一块儿卷起来的。
当然,网友的嘴比剧本精。
有人提议让史元庭直播种地,“看看演员到底会不会插秧”,还有人调侃:“这不比某些流量直播卖假货强?”甚至有瓜友脑补一出新剧本,“史元庭自编自导《插班生下田记》”,说不定能把竖屏短剧玩到田埂里。
还有粉丝留言,“你去种地,至少真实,比那些立人设卖惨的强多了。”这波共鸣,是真实的——不装不作,坦然承认没戏拍,主动谋生,反倒赢得一票好评。
圈里圈外的反应也很魔幻。
同行们有的默默点赞,有的表示“演员真的太难了”,也有小透明艺人私信问“黑龙江地好包吗?”这年头,横店不是谁都能分到好角色,剧本不是每个人都能翻到有台词的页。
史元庭的选择,像是在给同行立了个“失业艺人自救新范本”,一边拍短剧接副业,一边种地赚外快,这种操作保不齐会成新风潮。
说到底,这波“演员种地”,不只是史元庭一个人的故事。
娱乐圈从流量到口碑,从红到糊,谁还没经历过高低起伏?
副业这事,李诞直播卖书、张艺兴开咖啡馆,哪个不是为了多条退路?
但史元庭这波,没走虚假人设路线,没搞“穷途潦倒卖惨剧”,而是实打实地把生活过成了田间地头,网友看了不禁感叹:“你拍戏,我们看剧;你种地,我们买米。”这种真实和坦诚,反倒给娱乐圈添了点人情味。
这事会不会改变圈内生态?
也许不会。
毕竟流量、资源、剧本,永远是娱乐圈的硬通货。
但史元庭这波“下田种地”实操,起码让很多人明白,生活不是剧本,副业不丢人。
也许下一个热搜,不是“谁塌房”,而是谁种了最香的大米。
毕竟,娱乐圈的故事,总有新梗等着你来种。
来源:在海边踏浪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