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传,他当年七下西洋,宝船上珍珑万千,将西府海棠小心翼翼带回南京。而今天,在他家乡,鲜花已是论斤称、用筐装的快乐源泉。云花正在走一条“花路”、一条联通全球的“鲜花丝绸之路”。
想象一下,如果六百年前的郑和,突然“穿越”到今天昆明的斗南花市,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航海家,八成也会愕然惊叹、目瞪口呆。
相传,他当年七下西洋,宝船上珍珑万千,将西府海棠小心翼翼带回南京。而今天,在他家乡,鲜花已是论斤称、用筐装的快乐源泉。云花正在走一条“花路”、一条联通全球的“鲜花丝绸之路”。
云花的世界地位
用数据丈量云花的跨越发展。2024年,云南195万亩土地孕育出206亿支鲜花,创造480亿元农业产值。对比2011年70.03万亩种植面积、266.81亿元产值,不仅规模扩张,效益更是翻番,诠释了何为“高质量发展”。
今日的云南,不仅是种植核心,更以全产业链产值1400亿元的体量,成为中国花卉产业毋庸置疑的领头羊。而斗南作为定价与集散中枢,2024年成交141.76亿枝、115.74亿元,长期占据全国鲜切花交易的绝对高位。
七成国内市场占有率,正是云花“舍我其谁”的江湖地位。
云花,也是云南递给世界的一张最美名片。在YouTube、TripAdvisor等平台,播放量超10万的视频比比皆是。外国网友频频用“cheap”“fresh”来形容云花,惊叹于“花多价廉,像买菜一样论斤买”,直呼“值得专程一去”。外媒报道中,“电商化”“统一结算”“冷链完善”成为云南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高频亮点。
外贸口径最能说明现代产业的成色。近年来,云花出海高歌猛进。在我国鲜切花出口第一梯队(云南、浙江、福建合计占比80.9%)中,云南“亿枝独秀”,创下出口值连续六年全国第一的佳绩。
其市场版图更在持续扩张,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从传统的日、新、泰,远至俄罗斯、澳大利亚。不仅稳固占领东南亚主流市场,更借助便捷的航线开拓新兴市场。在泰国曼谷,大部分鲜花来自云南;在香港市场,云花是绝对主力;在缅甸仰光,月季、百合、非洲菊都打着“云南制造”的标签。
中东市场迎来重大突破。今年南博会上,云南斩获了一份来自阿联酋的鲜花年度大单,签约金额高达1.5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等同于2024年云南花卉对日本这个传统主力市场的全年出口总额。要知道,花卉出口占据了云南对日出口的近两成份额。一笔订单匹敌一国市场,这一突破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025年前5个月,云南对中亚市场的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增幅逼近10倍。这般增势何等迅猛?再看全局,今年1-8月,云南鲜切花出口额已突破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在全国赛道上,“云花”领跑之势无可撼动,更展现出强劲后劲。
一步步,云花正打造全球化进阶“花路”。2021年,斗南持续发挥价格锚作用,产业链情绪回暖。2022年,RCEP生效让通关时间从“半天缩短至两小时”,时效确定性提升直接降低损耗率。2023,“量稳质升”,东盟与日本成为稳定基本盘;一端是全球消费场景复苏、航班与冷链运力回归;另一端是跨境走廊成熟。2024年开始,随着RCEP的关务便利、口岸协同常态化,目的地渠道数据开始反哺产地。
云花的地位从数据看是不是眼花缭乱?再请往下看,云花在世界上到底是什么地位?
云南与肯尼亚、哥伦比亚并称世界三大花卉黄金产区,云花很早之前就已作为时尚标志漂洋过海,盛开在法兰西的大街小巷。现在更成为中国少数拥有国际定价权的农产品之一。因此,我们对云花的理解,绝不应该止于产业,它是云南身份自信的具象表达,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农业的无限可能。
云花的样板意义
省委书记王宁曾说,“云南要把最好的花给最好的人。”
曾几何时,“云花”不过是论斤称卖的普通农产品。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亲手打破了“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品牌、四流营销、五流价格”的魔咒,为所有“云品”出海“杀”出了一条血路。
是天时、地利、人和、商策。
天时地利,“黄金纬度”是上天赐予花卉生长的理想国度。随着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更让鲜花成为交流的世界语言。
政通人和,出台《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力支撑,新品种申请与授权量全国第一,牢牢掌握产业话语权。昆明花拍中心(KIFA)的兜底机制,也让花农底气十足。
卓越商策,云南鲜切花设施化率100%,高标准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还牵头制定全国超40%行业标准,与华为、中国农大共建“数字云花”,让产业智慧升级。
从云花的崛起,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云南的三大进化。
物流进化,从山高路远到“航空、高铁、冷链”三位一体,鲜花出滇,直通全球;产业链进化,从种植到交易,价值链全线贯通;思维进化,从埋头生产到玩转国际营销,让昆明花展比肩德国埃森。成为世界级舞台。
而且,我们更手握两张关键王牌,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与领先的数字基建,持续在种源研发上发力,世界“最大”到“最强”的质变,或许有望在2030年实现。
云花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加工端,永生花年销50亿,云南已经成为中国产销中心,出口至欧洲、东盟、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寿菊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40%,位居世界第一;物流端,832个处理车间、30万立方冷库构建的冷链集群,支撑鲜花24小时直达北上广。
影响力方面,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已是全球第二大综合型花卉园艺展会,仅次于德国埃森园艺展的综合型花卉园艺展会。2025年,花展共有14.5万人次到场参观,远超2024年8.4万人,现场成交金额近3亿元。规模再创巅峰,是云南向世界展示产业雄心的重要窗口。
身份认同,从此有了更硬的支点。这是云南人的组织力、学习力与耐心的阶段性胜利。更是我们把“世界名片”写成“世界品牌”的开始。
云花的万丈光芒
“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今年3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从战略全局高度,为发展云南花卉产业把脉定向。
近期,借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与2025“昆明云上花旅季”系列活动的行业交流契机,我们与多位从业者展开深度对话,带来一线观察,聚焦云花当前的发展瓶颈、现实困境与未来方向。
从业者直言,产业正处于转型分水岭,结构性问题与新机会并存,必须在清醒研判行情的前提下,抱团走高质量路线。
去年以来,国内鲜切花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云南也未能独善其身。繁华背后,价格“内卷”加剧。一位花企负责人坦言:“高品质花不愁卖,但大路货只能赔本赚吆喝。”危机中亦藏转机,这为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需求侧的变化很快。悦己消费和即时零售(外卖/直播)把花变成“高频小单”商品,2024年国内零售规模逼近2200亿元,其中电商占比54.5%。然而,“新渠道伴随新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低价竞争、监管薄弱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市场秩序尚未成熟,行业在狂奔中亟待规范。“价格太透明,消费者习惯了低价,就难以接受高价。”
供给侧的成本压力同样显性。部分企业在做大过程中走向高负债投入,全程设施化与高标准固然提升质量,但管理与成本核算没有跟上,市场转弱时抗风险能力反而下降。“供应链重构势在必行,质量提升是破局关键。”市场也给出验证,高端花材与新品种并不愁卖,细分品类在低迷周期里逆势上行,云花品牌化与结构性改革正在形成穿透力。
当然,云南拥有被国际顶尖机构认可的独特优势。百年育种企业法国玫昂负责人系统总结了三点:“我认为,云南在鲜花产业方面第一大优势,是拥有一群热爱鲜花的从业者,以及中国对鲜花持续增长需求。其次,云南在品种保护方面有很好的政策支持,政府也将鲜花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方向,使本土创新更有土壤;第三,云南具备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无论是硬件、软件都非常齐全。”荷兰Holex 中国区负责人说,“自2024年起云南鲜切花出口明显提速,但一致性与语言文化仍是外贸环节的挑战。”
开拓国际市场是应对国内压力、实现增长的关键。这一布局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如云天化花匠铺工作人员所言:“俄罗斯等海外市场的稳定拓展为企业良性运营起到强支撑作用。” 南博会期间与阿联酋企业签署1.5亿元合作协议,是了不起的成果。现在,日本和俄罗斯市场已开始对云南鲜花进行规模化采购。
出海展会与推介会已被证明能高效获客,梦之草生态永生花负责人称,“借助云企出海联盟,参加推介会是一个高效的方式,见到很多线上的网友,让交流更顺畅,在今年4月的中国·云南——阿联酋·迪拜的特色商品推介会上,我们就收获了订单。”RCEP带来的降税与通关提速,也在为薄利、重时效的鲜切花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突破种业瓶颈、掌握自主品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行业对此有深刻认知,“品种依赖的直接后果是利润微薄。当云南玫瑰以几毛钱一枝的价格卖出时,荷兰凭借一纸专利就能收取数倍于售价的专利费。”危机感也驱动云南在新品种研发上奋起直追。截至目前,云南自育新品种市场占有率已从5%提高到15% 左右,进步明显,但前路仍长。
正视与花卉强国在产业基础和专业人才上的差距。从业者清醒地看到,“无论种苗,种植技术,距离荷兰阿姆斯特还是有不小差距。”花卉专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短板:“与荷兰的最大差距之一,是人的差距。高端人才吸引与留存是痛点,但是也要有信心,过去当下和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好。”Vasees Flower Factory LLC总经理强调:“推动云南鲜花走出国门,需建立海外认可的标准和品牌体系。”
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取决于企业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消费者的诚信。必须“抱着给消费者高品质的好花,认真种花、认真卖花,认真做事,市场才能良性地发展下去。”行业内部也在自我反思:“有些基地种植不错但采后处理不投入、种植端和销售端以次充好,这是扰乱市场的行为。”要保护花农们的积极性,才能推动花卉产业良性发展。
专家建议建设区域性花卉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产业集团,落实“花十条”等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世界领先的花卉种苗育种公司橙色多盟(荷兰)大中华区营销负责人表示,“或许我们也可以有一家鲜花的链主企业,用龙头聚合发展。”
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则进一步亮出破题关键:紧盯“鲜切花市场交易量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的宏伟目标,着眼全产业链深耕细作。
路径已然明确:持续在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发力。大力发展食品、精油、美妆等花卉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更多花卉消费场景和农文旅产品。
云花能走多远,中国花卉业就能走多远。今天,云南提出了鲜切花市场交易量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理想可谓远大,路径可谓清晰,关键是要狠抓落实。要锁定世界范围内更高、更强的目标作为参照系。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云南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唯有胸怀全球韬略,才不会辜负脚下的这片大好河山。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精致农业,向台湾省学习文创产业,向瑞士学习高端制造业,向西班牙学习多文化形态下的旅游观光业……
因为,云南就该光芒万丈!
来源:云南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