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路径。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规模已超过50万家,合作项目超200万个,覆盖教学、实训、科研、就业等多个环节。然而,合作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招生录取、设备采购、项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路径。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规模已超过50万家,合作项目超200万个,覆盖教学、实训、科研、就业等多个环节。然而,合作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招生录取、设备采购、项目审批、基地建设等环节的廉洁风险。相关报告显示,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与风险防控刻不容缓。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立足办学实际,深刻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构建并实施“思想铸魂、阵地筑基、队伍赋能、制度保障、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政治引领与组织保障作用,聚焦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以党建引领廉洁文化建设,系统构建融入校企合作全过程的廉洁教育、监督和保障机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思想铸魂:构建三级矩阵,筑牢廉洁防线
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廉洁文化建设首在固本培元,必须从思想源头入手,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为此,创新构建了“党委领学+支部联学+师生践学”三级理论学习与教育矩阵,确保廉洁教育层层递进、入脑入心。
(一)党委层面强化“头雁效应”
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文化的学习纳入党委会和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强化理论武装和方向引领。
(二)党支部层面推动“全面覆盖”
实施“廉洁教育进支部”计划,要求各师生党支部将廉洁主题学习与警示教育融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让廉洁意识成为每一位党员的基本遵循。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公布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中,该院社会体育系党总支成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体育教育管理系教师党支部成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三)师生层面促进“知行合一”
将廉洁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宣讲与实践环节。组织“井冈情·中国梦”等社会实践,选派青年教师党团员担任廉洁文化宣讲员,推动“行走的廉洁课堂”向企业和社会延伸,有效促进了校、企、生多方价值的深度融合与认同。
二、阵地筑基:打造“一核两翼”,营造清朗生态
学院着力构建“一核两翼”廉洁文化阵地体系,以廉洁文化为核心,以体育文化与非遗文化为两翼,实现文化育廉、实体载廉。
(一)深耕校内廉洁文化主阵地
2020年10月建成省体育局系统内首家“清风书屋”,收藏各类廉洁主题书籍5000余册,成为师生品读廉书、交流心得的静谧空间;与安徽电影集团合作共建“清风影院”,定期展映红色经典和廉洁主题影片;打造“体育廉洁文化长廊”,弘扬体育精神中的廉洁元素;将校史馆、体育博物馆纳入新生和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必修环节,挖掘校本廉洁资源。
(二)拓展校企文化融合新平台
积极整合资源,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廉洁文化基地”,推动廉洁文化进企业、进培训;制定《校企合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廉洁共建纳入合作评价体系。
(三)创新数字网络云端新阵地
在学院官网开设“廉政文化”“警钟长鸣”等专栏,连续举办四届“清风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和征文大赛,推出《狮舞清风》《清茶》《捷径》等一批优秀廉洁文化作品,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相互补充的廉洁文化传播机制。
三、队伍赋能:凝聚“三师联动”,汇聚育人合力
学院着力打造一支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共同构成的“三师联动”廉洁教育骨干团队,明确分工,协同发力。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实施“铸魂工程”,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建立师德档案,实行“一票否决”,涌现出一批“廉洁从教”先进典型。
(二)规范企业导师选聘与培训
严格遴选合作企业专家,明确其在职业素养和廉洁教育中的职责;聘请许海峰、邓琳琳、孟苏平等杰出校友担任“廉洁体育形象大使”,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三)培育学生骨干力量
实施“青马工程”,培养学生廉洁宣讲员;支持“清风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廉洁主题创作;举办“青春新体院 廉心向未来”知识竞赛和廉洁微视频大赛,学生作品《捷径》获“玉琮杯”银奖和“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优秀作品奖。
四、制度保障:健全“三位一体”,确保长效运行
学院将制度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着力构建了组织、共建、考核“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常态长效。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成立由学院纪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部署任务、解决问题。
(二)完善校企共建机制
扎实开展“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与所有合作企业签订《廉洁共建协议》;组织专家修订《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指导各部门梳理职权目录、风险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扎紧制度笼子。
(三)严格考核评价机制
动态更新干部廉洁档案,将廉洁表现纳入考核与任用依据;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将廉洁教育成效纳入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鲜明导向。
五、创新实践:探索“廉洁+”模式,深化融合成效
学院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学生活动、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廉洁+”特色育人模式。
(一)“廉洁+专业实践”
在各类体育赛事中设立“廉洁监督岗”,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参与廉洁主题艺术创作与技能竞赛,弘扬纯洁体育精神。
(二)“廉洁+文化传承”
深入挖掘包公廉政文化等地域资源,开展“沉浸式”廉洁讲座;组织“学史插花”“非遗里的清廉”主题活动,融入狮舞、剪纸等非遗项目;实地参观“六尺巷”,将“礼让和谐”精神融入学生思政工作和基层治理。
(三)“廉洁+数字技术”
学院积极拓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时空边界,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清风体院”品牌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实践类名单,多项成果获《江淮风纪》《人民网》《光明日报》刊发报道。学院承办“‘艺’路清风·‘包公杯’反腐倡廉优秀曲艺作品展演”等高规格活动,廉洁文学作品获“南孔杯”组织奖,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六、实践成效与启示
经过五年探索,学院廉洁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师生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增强,校企合作投诉数量明显下降,相关经验在省体育局系统内推广。其成功实践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政治方向
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是廉洁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置于首位。
(二)必须注重文化浸润滋养,实现潜移默化
廉洁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需像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嵌入场景,久久为功。
(三)必须强化系统制度保障,建立长效机制
要靠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执行监督、明晰的考核评价,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常态长效、持续深入。
七、结语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充分证明,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引领优势、治理效能,并将其深度嵌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净化育人环境、防范合作风险、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通过构建“思想铸魂、阵地筑基、队伍赋能、制度保障、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不仅有效防范了校企合作中的廉洁风险,营造了清正廉洁的育人生态,更形成了具有体育职业院校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路径,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与文化支撑。
展望未来,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清风体院”品牌建设,推动廉洁文化数字化、融合化、长效化发展,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注入清廉动力。(作者单位: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