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海之滨,雷州半岛的广袤土地与湛蓝海域交织出一幅独特的生态画卷——这里既是广东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闻名的海洋牧场核心区。近年来,湛江市立足“陆海双优”的资源禀赋,以“湛品”品牌建设为核心抓手,打通从田间地头到全球市场的全产业链条,让带着泥土芬芳的瓜果
“湛品”全链发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南海之滨到全球餐桌的农业振兴答卷
在南海之滨,雷州半岛的广袤土地与湛蓝海域交织出一幅独特的生态画卷——这里既是广东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闻名的海洋牧场核心区。近年来,湛江市立足“陆海双优”的资源禀赋,以“湛品”品牌建设为核心抓手,打通从田间地头到全球市场的全产业链条,让带着泥土芬芳的瓜果、裹挟海洋鲜味的渔获,成为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书写出一份富民强农的时代答卷。
根基:陆海协同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农业是湛江的立市之本,海洋是湛江的独特优势。这座拥有1556公里海岸线、760万亩耕地的城市,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与挖掘海洋潜力放在首位,为“湛品”品牌的崛起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粮食生产领域,湛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作为广东的“粮袋子”,湛江近年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推广与农机化升级,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提升。数据显示,湛江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2024年粮食单产更是突破历史新高,每一寸沃土都在释放着丰收的潜能。在遂溪、雷州等粮食主产区,连片的稻田里,无人插秧机、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设备穿梭作业,传统农业正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为“湛品”中的粮食类产品奠定了“优质、稳定、高产”的品质基础。
海洋牧场则是湛江另一张“王牌”。依托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湛江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贝类增养殖等现代化海洋渔业,推动海洋牧场从“单一捕捞”向“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升级。如今,湛江海洋牧场年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金鲳鱼、生蚝、对虾等特色海产品不仅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更成为出口海外的“拳头产品”。在徐闻外罗港,一排排深水网箱如“蓝色牧场”般舒展在海面上,这里产出的金鲳鱼肉质紧实、鲜味浓郁,既是“湛品”中的明星产品,也是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坚实的产业基础,转化为持续增长的经济动能。2025年上半年,湛江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529.46亿元,同比增长4.4%,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份增长背后,是湛江对农业产业的精准布局,也是“湛品”品牌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
破局:品牌赋能让特色农产品“出圈出彩”
“以前我们的黄皮果,好果也卖不上好价,现在贴上‘湛品’标签,不仅价格涨了三成,还不愁销路!”廉江市青平镇的果农李叔拿着刚采摘的廉江黄皮果,脸上满是笑意。这一变化,源于湛江对“湛品”品牌的精心培育——让分散的特色农产品“握指成拳”,以品牌之力提升价值,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
2025年下半年,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湛品”品牌发布会上,廉江黄皮果、遂溪荔枝、遂溪生猪、雷州金鲳鱼、遂溪金鲳鱼、吴川烤鱼6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及28个产品品牌正式入选2025年第二批“湛品”名单。至此,湛江市累计认定“湛品”品牌已达176个,涵盖粮食、水果、水产、畜禽、加工品等多个品类,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双层品牌矩阵。
每一个“湛品”品牌的背后,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与品质标准。以廉江黄皮果为例,作为“中国红橙之乡”的另一张名片,廉江黄皮果以“果大、肉厚、汁多、味甜”著称,通过“湛品”认证后,不仅制定了从种植到采摘的全流程标准,还引入了溯源体系,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果子的生长过程,“吃得放心”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吴川烤鱼则是传统美食与现代工艺结合的典范,选用湛江本地新鲜海鱼,搭配秘制酱料,通过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化发展,如今已成为预制菜领域的“新宠”,入选“湛品”后更打开了全国市场的大门。
品牌化带来的不仅是产品价值的提升,更是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对农户而言,“湛品”品牌意味着稳定的收购渠道和更高的收益,不少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了“抱团发展”;对企业而言,“湛品”品牌为产品赋予了地域背书,降低了市场推广成本,推动企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对湛江而言,“湛品”已成为城市农业的“金字招牌”,助力打造“湛江产、湛江造”的区域品牌形象,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造势:节庆搭台让“湛品”走进大众视野
“没想到湛江有这么多好吃的!海红米粥喷香,生蚝干炖鸡汤鲜掉眉毛,我买了满满一大袋,回去给家人尝尝。”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的“湛品”集市上,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女士提着装满特产的购物袋,兴奋地说道。这场以“湛品入湾·共享丰年”为主题的集市,不仅是湛江农业丰收的展示窗口,更是“湛品”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桥梁。
此次“湛品”集市暨湛江市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特设55个展位,汇聚了来自湛江各县(市、区)的百余种特色农产品。从深海捕捞的鲜鱼、精心晾晒的生蚝干,到田间种植的百香果、火龙果,再到深加工的海红米饼干、荔枝果脯,每一款产品都带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在遂溪荔枝展位前,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用新鲜荔枝制作果汁,清甜的果香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在雷州金鲳鱼展位,冷链展示柜里的冰鲜金鲳鱼新鲜饱满,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着“从渔网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的冷链保障体系,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湛品”的新鲜与品质。
除了线下集市,湛江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湛品”的影响力。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湛江丰收节”“寻味湛品”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本地网红、农业带头人通过直播带货,让“湛品”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野;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湛品”专区同步上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来自湛江的优质农产品。据统计,丰收节期间,“湛品”相关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不仅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更让“湛江味道”深入人心。
节庆活动的成功,让湛江看到了“以节兴农、以节促品”的巨大潜力。未来,湛江将继续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海洋文化节等重要节点,策划更多形式多样的“湛品”推广活动,让“湛品”不仅是农产品的标签,更成为承载湛江文化、传递湛江温度的载体。
拓界:全球布局打通“湛品”出海“快车道”
“以前我们的金鲳鱼出口,要经过好几层中间商,利润被压缩不说,还经常面临订单不稳定的问题。现在通过‘湛品’全球采购商库,直接对接海外采购商,订单量比以前多了一倍!”湛江某水产企业负责人张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湛品”全球化布局的核心价值——打破信息壁垒,让湛江优质农产品直接对话全球市场。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湛品”全球采购商库正式上线启动,这一平台整合了来自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的200余家海外采购商资源,涵盖农产品贸易公司、大型商超、餐饮连锁企业等多个领域。通过平台,湛江的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发布产品信息,与海外采购商在线洽谈、签订订单,实现“田间地头”与“全球餐桌”的无缝对接。同时,平台还提供报关、物流、检疫等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农产品出口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事实上,“湛品”的全球化布局早已开始。近年来,湛江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湛江港这一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推动金鲳鱼、对虾、荔枝等“湛品”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泰国曼谷的某大型超市,湛江产的冻品金鲳鱼占据了水产区的重要位置,包装上醒目的“湛品”标识成为品质的保证;在欧洲的中餐厅,吴川烤鱼预制菜成为菜单上的热门选择,让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了“湛江味道”的独特魅力。
“湛品”出海不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标准的输出。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湛江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湛品”质量标准体系,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环节。例如,针对欧盟市场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湛江对出口的荔枝、龙眼等水果实施“从果园到口岸”的全程监管,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欧盟标准。这种“以标准促出口、以质量赢市场”的理念,让“湛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未来:全链发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动机”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湛江对“湛品”品牌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让“湛品”成为湛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在品牌培育方面,湛江将继续加强“湛品”品牌申报组织工作,扩大品牌覆盖范围,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同时,建立“湛品”品牌动态管理机制,对入选品牌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湛品”品质始终如一。此外,湛江还将加大对“湛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湛品”的品牌声誉。
在市场拓展方面,湛江将启动“湛品”全国行计划,组织“湛品”走进京津冀、江浙沪、川渝陕等地区,通过举办推介会、设立展销中心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湛品”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持续深化“湛品”全球采购商库的建设,吸引更多海外采购商入驻,推动“湛品”出口规模持续增长。
在产业链升级方面,湛江将聚焦“湛品”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前端,加强良种培育和技术研发,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在中端,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后端,完善冷链物流产量,建设产地仓、冷链配送中心,确保“湛品”新鲜直达消费者手中。此外,湛江还将推动“湛品”与文旅产业融合,打造“湛品”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体验湛江自然风光的同时,品尝“湛品”、购买“湛品”,实现“农旅融合、以旅促农”。
从南海之滨的沃野与蓝海,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再到全球市场的舞台,“湛品”正以蓬勃的生命力,书写着湛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湛品”将成为湛江的一张亮丽名片,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湛江方案”。
来源:唔話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