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82年深秋,同州城的城门被撞开时,尘土混着血腥味飘了三里地。朱温穿着染血的铠甲踩过护城河的冰碴,靴底黏着碎箭羽,正清点俘虏时突然停了脚。
882年深秋,同州城的城门被撞开时,尘土混着血腥味飘了三里地。朱温穿着染血的铠甲踩过护城河的冰碴,靴底黏着碎箭羽,正清点俘虏时突然停了脚。
俘虏们缩在墙根,个个冻得缩脖子,破衣烂衫遮不住瘦骨。最边上一个女人低着头,乱发粘在脸上,可朱温总觉得那身形眼熟。
他往前挪了两步,女人吓得往人堆里钻,手腕上晃过个银物件。朱温眼睛一挑,快步走过去:“你抬头,让我瞧瞧。”
女人浑身发抖,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大人,我没犯事,求您饶了我。”她死死攥着袖子,像是要藏什么东西。
朱温蹲下身,铠甲摩擦出声响。他指着女人手腕漏出的银镯:“这镯子缺个口,咋来的?”女人脸唰地白了,想把镯子往衣服里塞。
“宋州城外王家酒肆,你忘了?”朱温的声音软了些,“那年夏天,你给过一个饿晕的少年半块麦饼。”
这话一出口,女人猛地抬头,脸上的泥都挡不住惊讶。她盯着朱温看了半天,眼泪突然涌出来:“你是当年那个小叫花子?”
朱温点点头,眼眶也热了。二十年前的事儿,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他老家在宋州砀山,爹早死,娘带着他改嫁到刘家,天天受气。
十五岁那年,他实在受不了,偷跑出来找活干,走到宋州城外就饿倒了。太阳晒得地面发烫,他觉得自己快断气时,有人递来碗凉水。
睁眼就看见个姑娘站在跟前,手里拿着半块麦饼,还带着蒸笼的热气。他狼吞虎咽吃完,姑娘又摸出个银镯:“拿去换钱抓药,看你脸都烧红了。”
他接镯子时手一抖,镯子掉在石头上磕了个口。他想问名字,姑娘笑着摆手,转身回了酒肆。那镯子换了两副药,救了他一条命。
后来他跟二哥投了黄巢起义军,打仗总冲在前头,从普通士卒熬成了将领。882年二月,黄巢派他打同州,他打了半年才攻下来 。
城里的俘虏多是百姓,战乱中没来得及逃。这女人说,酒肆后来被乱兵烧了,丈夫死在逃难路上,她带着儿子流落到同州,城破时跟儿子失散了。
朱温立马喊来亲兵:“全城找个五六岁的男孩,穿蓝布褂子,左额有颗痣。”又解下自己的棉袍披在女人身上,“先去我营里歇着,给你弄热饭。”
亲兵们都愣了,平时朱温对敌人狠得很,这回却对个俘虏这么客气。可没人敢多问,赶紧分头找孩子。
傍晚时分,亲兵把孩子抱了回来。小男孩冻得小脸通红,扑进女人怀里哭个不停。女人抱着孩子,对着朱温连连磕头。
朱温赶紧扶她起来:“当年你救我时,可没求回报。”他让人搬来两袋粮食,又给了些碎银子,“先安心住着,等战事平了再说。”
有人私下问他,犯得着对个乡下女人这么上心吗?朱温叹口气:“我当年快饿死的时候,半块麦饼就是命。这恩不能忘。”
那会儿朱温正跟唐将王重荣对峙,打了好几次败仗,向黄巢求援军还被孟楷拦住了 。他心里正烦,可对着这母子俩,语气总放柔。
女人后来才知道,眼前的将军就是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她总说自己就是随手帮个忙,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能认出来。
过了些日子,朱温要调兵去打华州,问女人想不想回老家。女人说想,他就派了两个亲兵护送,还备了马车和盘缠。
临走前,女人把银镯摘下来要还他。朱温笑着推回去:“这镯子磕了口,正好留个念想。比金子还值钱。”
后来朱温叛了黄巢,投降唐朝,唐僖宗赐他名“全忠”,让他镇压起义军 。他一路升官,成了宣武军节度使,最后还建了后梁当皇帝。
有人骂他心狠手辣,杀了不少人,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可他对当年赠饼的女人,一直记着情分。
听说那女人回老家后,朱温还让人送过两次粮食。直到女人去世,送粮的人才停了脚。宋州一带的老人,都知道这事儿。
朱温这辈子争议大,做过不少狠事。但他没忘了饿肚子时的半块麦饼,没让好人白帮忙。这一点,比很多当官的强。
乱世里人命如草芥,可一点善意就能暖一辈子。朱温再凶,心里也装着当年的恩情,这就够让人念想的。
老百姓不怕穷,就怕好心没好报。那女人当年随手帮了个穷小子,换来了后半辈子安稳,这就是善有善报。
文献来源:
1.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
2.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
3.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中华书局1956年版)
4. 抖音百科,《同州之战(唐朝末年同州之战)》
来源:穿越时空的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