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新提出「CRD」,跟OKR是怎么回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1:16 1

摘要:2024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首次提出一个新的管理理念「CRD」,2025年云栖大会,开始公布CDR落地实践。这个CRD到底是什么?跟OKR是怎么回事呢。

2024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首次提出一个新的管理理念「CRD」,2025年云栖大会,开始公布CDR落地实践。这个CRD到底是什么?跟OKR是怎么回事呢。

一、CRD是什么?

CRD,是 Customer-centric Assessment(客户导向评估)、Review(动态评估)和 Development(协同发展)的缩写。

CRD具体含义:“C”代表以客户价值为目标的管理策略;“R”涵盖动态工作评价与人才培养体系;“D”则强调公司、员工及领导力三者间的和谐共生。

通俗的话来说,它是一个希望让组织能像生命体一样,持续感知环境、快速调整、并不断学习和进化的管理框架,其核心是“以客户价值为核心,以数据驱动为引擎”。

反正怎么听,都觉得这个理念过于前沿和抽象。

1、CRD理念的提出(2024年)

在2024年,阿里首次提出CRD,强调的是一个理念和方向。

阿里云HR副总裁孙中元当时介绍:“CRD系统是面向AI时代,以客户价值为核心,以数据驱动为引擎的创新管理体系。”

孙总的意思是,CRD需要连接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高效协同生态。

另一个阿里云HR副总裁徐莉说,“借助AI,对组织来说,能够随时准确分析全局人才数据,通过数据看到人的技能发展和敏捷匹配的机会。辅助决策,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组织会更扁平、敏捷,靠近客户一线的团队更自主、高效。”

结合阿里云HR高管们的意思,反正AI时代来了,组织也得跟着“变”。

2、CRD系统的落地(2025年)

经过一年的探索,在2025年的云栖大会上,CRD开始展现出了更具体的落地应用。

阿里云HR副总裁蔡亮分享了四大核心实践:

(1)动态组织识别:通过“3R实时岗位职责分析”智能体,像雷达一样实时扫描组织,发现团队和岗位在实际运作中发生的真实变化,让管理层能看清组织的“本来面貌”。

(2)智能人才供血系统:利用AI进行任务与人员的动态匹配,像智能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把合适的机会(任务、项目)精准推荐给最合适的人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绩效与发展一体化:AI不再是简单的提效工具,而是成为管理者的“协作者”,实时追踪目标进展,识别风险,并提供高质量的反馈建议,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和成长。

(4)“战场即大学”学习模式:将真实的工作任务直接转化为学习场景,让员工在挑战、反馈和支持中边做边学,实现能力的快速迭代。

蔡亮总结道:"明天的组织形态不是规划或发明出来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被发现和总结出来的。"

从四大实践内容来看,感觉CRD更像是一种价值主张,穿过这个“壳”,背后四大实践更像是阿里云的“组织产品”。

三、阿里云提出CRD有什么背景?

阿里云提出CRD管理理念,主要感受到AI技术对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两个驱动因素:

(1)技术浪潮倒逼组织变革

AI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比如“通义灵码”AI程序员编写大量代码),更在重塑生产关系。阿里云意识到,未来组织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AI新员工”,人类与AI协同工作将成为常态。

正如阿里云CHO方晓敏所言,当技术以“周”为单位迭代时,传统的组织节奏已然落后,AI的“涌现性”和“颠覆性”正倒逼组织重构。

(2)组织必须拥抱不确定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倾向于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它前进。但在高度不确定的AI时代,清晰的路径往往不存在。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在本次论坛上分享的观点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如果你第一天就是想给人家看到一个完美的东西的话,你是永远做不成事情的。世界一定是从这么不完美,你还愿意给别人看到,你才有机会做一个可能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这意味着,组织必须拥抱不确定性,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优解,这就需要一套能够支持这种“动态进化”的系统。

三、 CRD与OKR、KPI有什么关系?

要理解CRD,最好将其与我们已经熟悉的KPI和OKR放在一起看。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诞生于工业化时代,核心是量化考核。它像一辆汽车的仪表盘,关注各项运行指标是否正常,确保效率和质量,是现代管理的基础,KPI不足之处是容易僵化,难以应对快速变化。

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兴起于硅谷互联网时代,核心是目标对齐。它强调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拆解出关键成果,使整个组织方向一致,鼓励创新和突破,它更关注“我们想要去哪里”。

CRD (Customer-centric, Review, Development):面向AI时代,核心是组织进化。它不仅仅关心“目标是什么”(OKR擅长),更关心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目标应该如何动态调整?如何支持组织和员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持续成长。

所以,CRD 不是取代OKR或KPI,而是一种演进,可以这样理解:

KPI/OKR更像是“导航的目的地设定”,告诉你终点在哪里以及关键路径。

CRD则更像是“一套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它当然也关心目的地,但它更强调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车辆(组织)如何实时感知路况、做出避障或超车决策、平稳执行、从每一次驾驶中学习经验,最终让这辆车变得越来越“聪明”,能适应各种复杂路况。

四、CRD会适合什么样的公司?

CRD理念过于先进,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适用,根据演讲嘉宾的内容,CRD适合的土壤包括:

适合高知识密集型行业:如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研发、咨询、设计等领域,工作复杂、变化快,适合CRD所倡导的敏捷、动态和成长模式。

快速变化或激烈竞争中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CRD的“感知-进化”模型能帮助它们更快地响应市场。

数字化基础比较好的组织:CRD强调数据驱动,如果企业没有在线协作工具,业务流程数据没有沉淀,那么CRD所需的“燃料”就不足,难以运转。

领导者拥有开放思维:CRD要求管理者拥抱“模糊目标”,敢于授权,愿意试错,并真正相信员工发展的价值。如果管理层依然固守传统的命令控制模式,CRD将难以推行。

五、CRD 给 HR 带来什么启发?

在CRD 理念影响之下,结合阿里云实践,CRD对HR可能带来的升级:

1、HR需要懂数据智能

比如说阿里的HR 团队不再只是被动招聘,而是用 AI 实时盘点全公司人才库存,当业务部门有新需求时,系统能自动推荐内部合适人选,实现 “人岗智能匹配”。这要求 HR 既要懂业务需求,又要懂数据智能。

2、HR要像产品经理一样

进入AI时代,HR不能只满足于制定规章制度,更要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能让组织和员工自发学习、协同进化的系统或“生态。正如蔡亮建议的“三步走”——以数据为燃料、以智能为引擎、以人为本——正是对这一角色的完美诠释。

3、HR要成为人机协作桥梁

阿里云HR 团队会定期组织 “AI 工具实操课”,帮员工学会用 AI 提效,还设计了 “人机分工指南”,明确哪些工作适合 AI 做、哪些需要人类完成。因此,未来的 HR,必须既懂人的需求,又懂 AI 的特性,才能搭建和谐的人机协作生态。

4、HR的工作重心是日常赋能

在阿里云的实践中,AI 成为绩效辅导的 “助教”—— 它能实时追踪任务进展,给管理者推送 “员工需要反馈的信号”,还能根据员工表现推荐学习资源。这意味着 HR 要把工作重心从 “年底算分” 转移到 “日常赋能”,而且还得会设计 “战场即大学” 的成长路径,让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无缝衔接。

CRD不是来取代 OKR 和 KPI 的,就像当年OKR 没有彻底取代KPI 一样。KPI 适合管 “确定性业务”,OKR 适合管 “探索性目标”,而 CRD 适合管 “AI 时代的组织进化”——三家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

用通俗的话总结——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车,KPI 是 “仪表盘”,监控行驶状态;OKR 是 “导航仪”,明确前进方向;CRD 就是 “智能驾驶系统”,不仅能导航,还能自动调整车况、优化路线,甚至帮乘客成长为更好的 “驾驶员”。

前几天,在我们「懂业务」直播中,回答实战会员提问中,建议HRBP新手入局三个建议:一要看业务数据,二会听一线声音,三会项目复盘……

进入AI时代,「懂业务」下一台阶,看来是要能搞清楚组织生态,且要保持持续的学习。

--想解锁更多直播、会员活动,可扫码加入我们--

【实战会员9月安排如下】

来源:HR实名俱乐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