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众一边骂滤镜厚得能防弹,一边手指诚实地点开下一集,把《许我耀眼》拱进都市爱情榜前三。
“赵露思的脸怎么肿成发面馒头了?
”——昨晚十点,这条弹幕刚飘过,腾讯视频实时热度又往上窜了三百点。
观众一边骂滤镜厚得能防弹,一边手指诚实地点开下一集,把《许我耀眼》拱进都市爱情榜前三。
荒诞吧?
更荒诞的是,豆瓣只有5.2分,却没人舍得弃剧,像围观一场慢速车祸:都知道会碎,都想看碎成啥样。
先说脸。
医美博主甩出对比图,从《偷偷藏不住》的清爽到如今的“硅胶感”,间隔不过四百天。
剧组还搞“双标滤镜”:女主磨皮开到十级,隔壁温峥嵘的皱纹高清得能数根数。
观众忽然懂了——原来“阶级差距”不用靠剧本,镜头就直接写脸上:年轻的、有流量的,才有资格被柔光捧在云端;老戏骨只能裸脸迎着4K,演着“恶毒上层”,顺带给真实世界留一道裂缝。
再说剧情。
穷姑娘假造简历混进金顶主持人圈,三集搞定豪门婆婆,七集让金融大佬为她挡酒。
教育专家跳脚,说教孩子“撒谎能改命”;社畜们却苦笑:真相比剧更悬浮——现实中,光一个实习名额就能卷掉半条命。
编剧把韩剧《安娜》+《天空之城》拆成零件,胡乱拼成国产盲盒,却精准踩中打工人的隐秘爽点:谁不想一键跳过996,直接空降顶层餐厅?
骂完继续看,是怕自己连做梦资格都没有。
导演梁胜权第一次拍现代戏,把古装那一套“慢动作+旋转镜头”原封不动搬来,结果总裁走路像御剑,女主转身带鼓风机。
观众吐槽“水土不服”,其实更像平台算法故意喂的“错位糖精”:知道你会翻白眼,但数据证明,白眼也算停留时长。
于是,悬浮成了 KPI,逻辑让位于热搜,连“抄袭”都能变流量密码——抄得够明显,争议才够爆炸。
最惨的是演员本人。
赵露思刚官宣进组电影《穿越黑暗的你》,广场前排留言清一色“脸先回春再说”。
陈伟霆想借这部剧转型“都市硬汉”,却被弹幕喊“还是回《老九门》挖矿吧”。
唯一赢家是温峥嵘,皱纹出圈,片约大增,证明“自然老”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讽刺得很,当滤镜把年轻人泡成塑料娃娃,真实反而成了最高级的美颜。
剧还没播完,平台已把“医美”“阶级”“抄袭”做成关键词包,精准推送给每一个曾骂过的ID。
你每一次愤怒点击,都在为下一部更悬浮的S+贡献燃料。
观众骂、平台笑、演员肿、编剧抄——闭环形成,没人能下车。
至于价值观?
早被拆成流量零件,按斤称卖。
所以,别问“国产剧何时能拍点真实的”。
真相是:我们一边嫌弃假,一边用播放量投票给假;一边嘲讽脸僵,一边把自然脸逼到无戏可拍。
等哪天“5.2分”真的劝退所有人,或许市场才会心疼地放下磨皮按钮。
但在那之前,《许我耀眼》的灯火不会熄——它照见的不是都市爱情,而是整个娱乐圈赤裸的KPI:骂声也是声,烂尾也是尾,有数据就能耀眼。
至于脸会不会更肿、剧情会不会更离谱,Who cares?
下周更新,热搜见。
来源:湖畔安然听蛙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