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悼词》爆哭!吉亚玛提演30年遗憾,观众:心痛到窒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7:22 1

摘要:最近《黑镜》第七季的第五集《悼词》直接刷屏了,我刷到好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哭到停不下来”,连《Vulture》《赫芬顿邮报》这些评论媒体都夸它,说这是“本季最令人心碎的一集”,甚至可能是“近年来最好的《黑镜》剧集”。

最近《黑镜》第七季的第五集《悼词》直接刷屏了,我刷到好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哭到停不下来”,连《Vulture》《赫芬顿邮报》这些评论媒体都夸它,说这是“本季最令人心碎的一集”,甚至可能是“近年来最好的《黑镜》剧集”。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黑镜》还会走老路子,讲点科技多吓人的故事,结果看完《悼词》才发现,这次它把科技当背景板,专戳人心里最软的“遗憾”那块儿,难怪大家都扛不住。

《悼词》里的主角是保罗·吉亚玛提演的菲利普,一个年纪不小的男人。

卡罗尔走了,这个他曾经深爱又亲手弄丢的女人,让他得用一枚数字芯片重温过去,才能写出悼词。

这芯片挺有意思,能让人“跳进”旧照片里,像真的回到过去一样。

菲利普就靠着它,把和卡罗尔的那些事儿全翻了出来,有在伦敦街头浪漫求婚,结果被当众羞辱的尴尬;有他自己出轨,把两人信任全毁了的糟心;还有卡罗尔彻底离开后,几十年没联系的空落落。

看着菲利普在虚拟记忆里翻旧账,我其实挺有感触的。

他不光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多冲动、多自负,还慢慢发现了一些当年没注意到的真相,那些可能改变两人命运的细节。

可再怎么发现也没用啊,卡罗尔已经不在了,遗憾就像刻在心里的印子,擦不掉了。

老实讲,这种“能回头看却不能回头改”的感觉,比单纯的遗憾更让人难受,就像你知道哪步走错了,却连重新迈一步的机会都没有。

保罗·吉亚玛提演这个角色是真的绝,他没靠大喊大叫煽情,就用眼神、语气里的小细节,把菲利普那种几十年的悔恨和孤独全放出来了。

你看他回忆出轨那段,眼神躲闪着,好像还在回避当年的错;读悼词的时候声音有点哽咽,那股子“想说对不起却没人听”的劲儿,一下就把人带进去了。

我后来查了下,吉亚玛提本来就擅长演这种复杂的小人物,之前《杯酒人生》《大空头》里他就演过不少纠结的角色,这次菲利普的“遗憾感”被他演得特别真实,一点不飘。

这集的灵感其实挺私人的,导演布鲁克自己说,是因为失去父亲后,在葬礼上亲自读悼词的痛苦经历,才想出来这个故事。

搞不清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旦故事里藏着真真切切的个人经历,就特别容易让人共情。

“悼词”这东西本身就带着回忆和告别,布鲁克把自己的痛放进剧情里,菲利普写悼词的过程,就成了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和卡罗尔告别的过程,根本不像科幻故事,倒像在看身边某个人的真实经历。

之前看《黑镜》的其他集,比如《马上回来》《你全部的历史》,虽然也讲记忆和科技,但总带着点“科技会害了人”的警示,看完会有点怕。

但《悼词》不一样,它里的芯片就是个回忆工具,没搞出什么伦理危机,反而温柔得很,就想提醒大家“珍惜当下”。

我本来想,《黑镜》不就靠犀利的科技批判出圈吗?后来发现,这种温柔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科技再厉害,也比不过人心底的情感,这可能才是《黑镜》最特别的地方。

《悼词》能让这么多人破防,根本不是因为剧情多曲折,而是它戳中了每个人都有的“遗憾”。

谁这辈子没后悔过啊?可能是没说出口的道歉,可能是没抓住的人,可能是当初脑子一热做的错决定。

《悼词》把这些遗憾摆出来,用菲利普的故事告诉大家: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就算科技能帮你把回忆翻出来,也改不了结局。

我身边有个朋友看完跟我说,她想起自己奶奶走的时候,有好多话没来得及说,现在想起来还难受。

其实大家哭菲利普的故事,本质上是在哭自己的“没来得及”。

就像菲利普对着虚拟的卡罗尔说不出对不起一样,我们也有好多话,只能对着空气说了。

如此看来,《悼词》没给一个完美结局,反而让菲利普在遗憾里找到一点释怀,这种不圆满才更真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不是所有遗憾都能补上,能学会和遗憾和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后再说说《黑镜》这个IP,从2011年开播到现在,它一直靠剖析科技阴暗面成了文化符号,之前首相直播那集、《白熊》的残酷现实秀,都让人看完忍不住想“科技别发展太快了”。

但《悼词》让我发现,它不光能警示科技,还能借着科技讲透人性。吉亚玛提说他读完剧本被深深打动,这种情况不常见。

我觉得他说的对,《悼词》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冰冷的科技想象背后,藏着最真实的人性和最温热的情感。

说实话,看完这集我也想了想自己的遗憾,最后得出个结论:既然没有能倒带的记忆芯片,不如现在就把该说的话说了,该珍惜的人抓住了。

别等以后像菲利普一样,只能对着回忆后悔,那才是真的不值。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