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又有新后续,律师列出5大诉求,9年老客户要起诉,直戳痛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20:10 1

摘要:西贝预制菜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连官方都下场,本来想着过了这么久应该就能翻篇了,可是谁曾想,一位自称吃了9年西贝的老客户直接把西贝给告了,而且这位老客户还是一名律师。

[心]西贝预制菜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连官方都下场,本来想着过了这么久应该就能翻篇了,可是谁曾想,一位自称吃了9年西贝的老客户直接把西贝给告了,而且这位老客户还是一名律师。

9月26日,律师郭乘希把西贝两家公司和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给告上了法庭,称他们存在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作为西贝老客户,郭乘希总共消费了超8600元,并要求西贝进行赔偿相关损失和公开道歉。

郭乘希会成功吗?西贝这次又会做出什么回应?

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贾国龙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这次捅出大娄子的竟是一位在他家吃了九年的忠实顾客,这场风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危机,是由专业律师亲自上阵,真不知道西贝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和舆论风波。

郭乘希身份有点特殊,她不仅是累计在西贝消费超过8600元的资深食客,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她这次提起的诉讼,索赔金额近3.6万元,虽然不多但矛头直指西贝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对贾国龙而言,这恐怕比单纯的舆论谴责要棘手得多,因为他面对的可能不再是网友的口水,而是法院的传票,作为消费者,郭乘希有着充分的“受害者”立场,超过六千二百元的小程序充值记录和遍布全国的消费记录,是她拿得出来的实证。

但转身她又成了冷酷的“攻击者”,这位曾代理过慰安妇案的律师,拿出的证据链堪称维权范本,多年的消费记录、西贝自相矛盾的致歉信、现场广告打印件,甚至连对方拆除广告牌的照片都一应俱全。

更关键的是,她还申请了“诉前证据保全”,这一专业法律手段直接锁死了对方毁灭证据的后路,反观被告席上的西贝,这家餐饮巨头并非初犯,2021年,惠州分店的面筋被检出大肠埃希氏菌超标。

2019年,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点名,更早些时候,还被南京市场监管局处以超过41万元的重罚,这些记录加上近期发布的《七岁的毛毛》煽情文章引发群嘲等拙劣公关,都暴露出其应对危机的笨拙,在一个专业的律师面前,这些做法几乎是致命的。

郭乘希的诉状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消费者为西贝的高价买了单,到底买到了什么?这起诉讼的关键点就是对品牌溢价与产品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别的疑问,当消费者怀着“现点现做”的期待支付高价时,得到的却是复热的冷冻半成品。

这种感觉就像,花着现做的钱吃着微波炉复热的菜,这种行为触及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底线,所以这些诉讼直击要害,指控西贝用预制菜冒充现做的菜,并长期使用“有机”等词汇进行虚假营销。

西贝使用转基因大豆油却未进行显著标示,这等于默默替消费者做出了选择,最离谱的莫过于儿童餐的销量数据,2023年宣传年售400万份,到了2024年的证书上,却摇身一变成了累计销量超4000万份。

这种惊人的数据矛盾,暴露了其营销宣传的随意与虚假,也让其品牌信誉变得无比廉价,所以郭律师要求的不仅仅是三倍赔偿和公开道歉,而要求西贝在全国门店公示完整配料表和预制菜信息,就是要彻底撕掉这张模糊不清又价格昂贵的价签。

无论法院最终是否受理,判决结果如何,这场诉讼的价值已经远超案件本身,可以预见,一旦郭乘希的诉求得到支持,对西贝而言可能是一场灾难,这或许会点燃导火索,引发全国范围内其他消费者的“雪崩式”跟风诉讼,那种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当然,网络上的大家并非一边倒,有人视她为消费者代言人,也有人质疑她蹭热度,但这种争议本身恰恰放大了事件的传播力,让“预制菜透明化”这个原本比较小众的话题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奶茶行业,当监管要求商家必须标注是否含有“植脂末”后,一场配料透明化的行业行动就此展开,今天的西贝案,很可能成为餐饮业的“奶茶店时刻”,郭乘希那句旨在推动食品安全立法规范的个人陈述,也将这场个人维权提升到了推动公共利益的高度。

这场由一名律师老顾客发起的诉讼,已经不是一般的消费纠纷,它是一次由专业力量发出的控告,这件事给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在高品牌溢价赛道上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信息透明早已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营销口号,而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底线。

消费者或许可以接受工业化的预制菜,但他们绝不接受被当作傻子一样的蒙蔽和欺骗,餐饮店里的菜单,必须由企业自己工工整整地贴上,并且清晰地告知消费者店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否则迟早会有人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为广大消费者争取本该有的权利。

信息来源:

来源:好时光放映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