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园区累计集聚企业283家,联合腾讯等团队深化数字健康创新转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9:07 1

摘要:在9月28日举行的第7届“健康中国・思南对话”上,作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资源整合集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功能性载体,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宣布,历经多年培育发展,已构建起国内外创新要素高效交汇、深度融合的产业高地。截至2025年9月底,园区累计集聚企

在9月28日举行的第7届“健康中国・思南对话”上,作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资源整合集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功能性载体,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宣布,历经多年培育发展,已构建起国内外创新要素高效交汇、深度融合的产业高地。截至2025年9月底,园区累计集聚企业283家,总注册资本约29亿元,创新资源持续加速汇聚,产业综合能级实现稳步提升。

8项签约扶持健康产业链扩容

为推动理念落地,会议集中举办8项重磅发布与签约仪式,涵盖生态构建、人才保障、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由黄浦区副区长沈丹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等共同启动“广慈思南(中港汇)医学转化创新生态发布仪式”;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费予清、黄浦区副区长王槐等见证 “园区人才企业年金计划” 启航,该计划作为上海市同类政策在黄浦区及国家级园区的首次落地,彰显引才留才决心;瑞金医院学科规划与大设备管理处处长林靖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西门子医疗、商汤医疗、健康云数字科技等单位代表,完成“瑞金医学数字人合作联盟”发布,融合光子CT与3D扫描技术构建高精度人体模型。

产业协同项目方面,园区与威高医疗、诺瑞铂共建医疗器械及生物技术验证中心,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创新实践平台,构建以临床需求为起点、以医护人员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是践行“科研对接临床”理念的有效示范路径。

园区与腾讯健康联合打造“AI+数字健康科技中试平台”,以AI+Science、AI+Medicine、AI+Health三大板块为核心,基于可信医疗大模型加速多模态技术融合,构建覆盖弹性算力支撑、生物信息分析、医学科研协作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平台。未来瑞金医院、园区将与腾讯健康持续深化协作,加速“临床需求牵引—数据智能驱动—成果快速转化”创新闭环。

与MERCI团队及广东希灵医疗合作的“肿瘤诊疗创新孵化器”签约落地,由国家“十四五”时期课题成果转化课题组组长耿秀彦等见证,聚焦复发转移患者系统化解决方案;同时完成“转化示范型高端非公医疗机构”签约及4家新引进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入驻仪式,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

推进区域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精准医学如今进入关键窗口期,应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这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广慈—思南园区响应黄浦中央科创区部署,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策源地,形成特色转化服务品牌,“健康中国建设需全球携手,希望各界以创新魄力与务实担当主动作为。”

2025年上半年黄浦GDP达1714亿元(同比增长5.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2%),均列中心城区第二;2024年健康服务业税收29.8亿元,较“十三五”末提升72.3%。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未来将强化广慈—思南园区的平台功能,构建以数字科技和生命健康为核心的“2+1”现代产业体系。目前该区域已集聚多领域龙头企业,两个特色创新产业科技园区成功立项,联合瑞金医院培育8家生物医药企业。“下一步区内聚焦世博浦西片区‘中央科创区’规划,以数字科技、生命健康为核心产业方向,将打造全球创新要素融汇之地,诚邀企业英才扎根发展。”

宁光介绍,瑞金医院联合黄浦区共建广慈—思南园区,推动多领域跨界融合,国产首台套质子治疗装置、开源病理大模型等标志性成果已成功落地;2024年医院新增126项发明专利,其中80%进入转化流程,15个项目实现产业化。未来,医院将深化“医产学研企”协同,主动融入黄浦中央科创区建设。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指导,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等多单位联合承办。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