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脚,王健林刚因为万达的债务问题,喜提“限制高消费”套餐,成了大家口中“坐不了头等舱的老首富”。
曾经的王氏父子
大王和小王这事儿,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前脚,王健林刚因为万达的债务问题,喜提“限制高消费”套餐,成了大家口中“坐不了头等舱的老首富”。
后脚,儿子王思聪,就因为一笔1210万的合同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跟着上了热搜。
父子俩以这种方式“同框”,上一次还是在财富榜上指点江山。
现在,一个在法院的被执行人名单里,一个在限高令上。
这风水轮流转的速度,比万达广场的电梯还快。
大家感慨的,不是他们欠了多少钱。毕竟对这个级别的家族来说,一千多万,放以前可能就是王思聪买块表、攒辆车的钱。
大家感慨的是那种巨大的反差感:一个定下“一个亿小目标”的男人,和一个曾经被称为“国民老公”的顶级富二代,怎么就落到了为这点“小钱”而被法院点名的地步?
这背后,不是简单的个人债务问题,而是一个庞大商业帝国在时代浪潮下的剧烈摇晃。
王思聪那一千多万的执行单,就像是巨轮漏水时,从船舱里飘出来的一只拖鞋,不起眼,但预示着船底下已经是个大窟窿了。
爹的困境:一场输不起的豪赌
想看懂王健林的麻烦,得把时间拨回到几年前。
老王这辈子,一直在赌。
赌对了,就是万达广场遍地开花,他就是中国首富。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压垮他的,是两场惊天豪赌。
第一场赌局,是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
当时老王觉得港股给的估值太低,对不起他这个地产龙头。于是他引入投资者推动公司私有化,还签了 “对赌协议”:承诺在2018 年 8 月 31 日前回归 A 股,要是未能如期上市,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 12% 和 10% 的利息。
结果呢?政策收紧,A股的大门对他关上了。这场赌局,他输了。欠下的债,成了万达身上第一道沉重的枷锁。
如果说第一场是失算,那第二场赌局,就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了上去。
为了解决债务,老王想了个新招:把万达广场的运营业务打包成珠海万达商管,再去香港上市。2021 年,万达为珠海万达商管引入新一批投资者,并签订对赌协议,承诺在 2023 年底前完成上市,若失败则需回购 380 亿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
这就像一个赌徒,在输光了本金后,又借了高利贷,想一把翻盘。
结局我们都知道了,珠海万达商管四次冲击港交所,四次失败。上市的钟声没敲响,催债的闹钟先响了。
万达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是“高杠杆、高负债”的金融游戏。用银行的短期贷款,去搞十几年才能回本的商业地产。这套玩法在水大鱼大的时代没问题,可一旦水源被切断,对赌失败,这艘船立马就得搁浅。
所以我们看到了什么?老王开启了疯狂的“卖卖卖”模式。
从上海、杭州的核心万达广场,到万达电影的控股权,再到北京的总部大楼。能卖的,几乎都卖了。今年5月,更是把48个万达广场的管理权打包卖给了太盟等机构。
这已经不是“轻资产转型”了,这是“砸锅卖铁还债”。但窟窿太大,卖资产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债务到期的速度。
根据 2025 年 5 月 27 日中国日报网的报道,大连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金额为 74.2 亿元,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被执行总金额约1.39 亿元。
这次的“限高令”,只是冰山一角。
儿子的麻烦:一张过期的“父爱信用卡”
再来看王思聪。他那一千多万,说穿了,是他创业失败留下的“后遗症”。
当年他拿着王健林给的5个亿,风风光光杀入直播行业,搞了个熊猫互娱。烧钱挖主播、砸流量,玩得风生水起。但风口一过,资金链断裂,熊猫互娱在2019年破产,留下了20亿的烂摊子。
那时候,万达还撑得住。据说他妈林宁掏钱帮他平了不少事。王思聪的“父爱信用卡”,额度还很高。
但现在不一样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老爹的万达母舰都在漏水,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去管儿子那艘早就沉了的小舢板?
所以,这次的1210万,没人帮他扛了,只能他自己面对。
王思聪的困境,其实是一代“资源型富二代”创业的缩影。他们起点极高,不缺钱,不缺人脉,能轻易踏入最热的风口。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是建立在父辈资源和资本泡沫之上。一旦泡沫破裂,自身缺乏扎实的商业逻辑和风险控制能力,摔下来比谁都惨。
曾经的“娱乐圈纪检委”这两年肉眼可见地低调了,微博停更,长居海外。昔日的风光,终究是被现实的账单磨平了棱角。
万达自救:从“帝国”退回“管家”
父子同困,归根结底还是万达这棵大树出了问题。那万达还有救吗?
老王现在的策略很清晰,就两个字:收缩。
他正在拼命地把万达从一个“重资产”的地产帝国,转型成一个“轻资产”的商业管理公司。
什么意思?就是以后万达广场,地不是我的,楼也不是我的,我只负责运营管理,收租金和管理费。从“房东”变成“管家”。
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它能快速回笼资金,砍掉沉重的债务,让公司变得更轻、更灵活。
但这条路同样不好走。
首先,做“管家”的前提是,商户们得活得好,有钱交租。在现在这个消费大环境下,实体商业本身就在承压,想持续收到高额租金,难度不小。
其次,品牌价值的流失。当“万达广场”不再姓“王”,当它变成一个可以被随时交易的金融产品,它在消费者和商户心中的分量,必然会大打折扣。
王健林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必须在债务彻底压垮公司之前,完成这次惊险的“断尾求生”。他没跑路,还在努力还债,这一点,比某些同行要体面得多。
王健林和王思聪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商业江湖从狂飙突进到理性收缩的巨大转折。
一个代表着那个靠胆识、杠杆和时代红利就能建立帝国的旧时代。
一个代表着那个靠资本、流量和父辈光环就能在风口上起飞的泡沫时代。
现在,两个时代都落幕了。浪潮退去,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张张冰冷的法院传票,和一场前途未卜的自救。
江湖再无神话,只有最朴素的四个字:欠债还钱。
来源:曹小灵比比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