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款外贸优品转内销 京东京喜助力数千家粤企“内销突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8:19 1

摘要: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外向型特征显著,外贸体量长期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已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结构性调整,国际贸易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广东外贸急需进一步提升抗风险和抗压的韧性能力,构建适应国际竞争的长效


关税战硝烟弥漫,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这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权宜之策,更是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

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外向型特征显著,外贸体量长期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已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结构性调整,国际贸易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广东外贸急需进一步提升抗风险和抗压的韧性能力,构建适应国际竞争的长效机制。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京东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早在今年4月就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并持续通过自营供应链能力和优势,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京东旗下京喜自营,持续推进落实京东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已与义乌、福建、广东等地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厂货百补”计划和平台资源赋能等多项举措,帮助多个产业带的外贸企业转型内贸。

这仿若是一场“及时雨”吹拂到广东这一外贸大省。携手京东京喜,广东正在打造一个个出口转内销的区域典范。

外贸企业急转舵

一款在京东京喜自营平台上售价10元左右的香薰机,收获了消费者一众好评。可消费者们不知道,生产这款产品的工厂老板,今年自家贸易生意像是坐了一次“过山车”。

东莞贝莱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福平回忆,自己的工厂产能每天能达到8万台,之前一直做海外贴牌代工。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订单量够大,大客户一次就能下单10万台。去年,刘福平开始与京东京喜自营合作,尽管刘福平自诩“电商平台小白”,但在京喜自营采销的帮助下,很快就上手了,依托京喜海量消费趋势指引,采销指导选品与营销策略,工厂积压的近百万台内贸款香薰机,上线没多久就售出近半。

今年以来,受到关税摩擦的冲击,外贸订单量一下腰斩。

“广东4、5月份回南天,电子元器件一遇潮就白费了。”刘福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工人们的饭碗都要砸了,积压在仓库的库存也不知道怎么办。”

基于国内和海外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外贸商家在内销和外销渠道上的产品会有较大差异,这也是不少外贸商家转内销的痛点。转型初期,刘福平也担心自己的货在国内不好卖。京喜自营和贝莱团队快速跟进,上品、推品,外贸款香薰机目前已卖出六万台,公司其他原本销往欧美的大地薏米饼干、蒟蒻果冻等食品也逐步有了销量。

在京喜平台上清完180多万个内外贸库存后,贝莱将品类拓展至休闲食品、家清和百货日化等,目前已在京喜上线了2800多款商品。

尝到转型甜头后的刘福平充满干劲,他透露,目前正积极布局“大牌平替”C2M反向定制,“希望能在京喜孵化出下一个高质价比的爆品”。

和贝莱商贸不同,深圳名十方贸易有限公司一直有自己的电商团队,公司成立四年,主要生产淋浴花洒、厨房龙头和厨卫配件。

受到关税影响,名十方在传统外贸渠道上的订单急速下滑,库存严重积压,只能将重心收回国内市场。公司在今年4月中旬正式入驻京喜平台,以花洒支架、花洒喷头、地漏等卫浴小件商品为核心品类,主打“高适配性+亲民价格”策略,目前有近1000个SKU。

依托小件商品低单价、京东物流包邮的优势,匹配消费者“局部替换、低成本焕新”的需求,名十方入驻第1个月就突破6万单,上线3个月超15万单、销售额近百万,同时还填补了公司下沉市场渠道的空白。

“京喜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起量快。未来我们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平台共同打造爆品。”深圳市名十方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木子满怀憧憬。

星星之火“燎”出产业带一片天

贝莱商贸和名十方并非孤例。在广东,还有很多受益的外贸企业。2025年至今,京东平台已累计为1700多家广东省外贸企业的15万款商品提供曝光。而在京喜自营,其广东产业带共有4000多家内外贸企业,年至今订单量超过1.5亿。

广东蓝天是新中国最早的民营制造企业之一,前身“国光厂”成立于1955年,距今已有70年历史。作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活化石”,从1988年投资拥有三台注塑机,到如今的一百二十多台注塑机,从一款脸盆到现在两千多款产品,始终向全国各地输送质美价廉的产品,并逐渐开启外贸业务。

近年来,受海外市场需求萎靡影响,国外客户订单下降,蓝天积极拓展内销渠道,与京东京喜自营合作,依托京喜的类自营模式,规避自建电商团队的资源消耗,仅需专注生产管理与发货环节,借力平台加速出口转内销。今年以来,与京喜自营的合作产线从1条扩展至3条。

4月以来,广东蓝天已在京喜自营卖出15万单,奶油风收纳箱成为爆品。目前,京喜自营平台全年成交金额已占公司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从事平板保护套的生产与销售深圳市展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京喜找到了第二发展曲线。

今年关税风波来临后,展杰的外贸业务降至原来的40%,公司发力与京喜自营的合作,4月至今已销售近6万单产品。面对未来局势,展杰继续深化出口转内销战略。一方面,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完善供应链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与产业带企业的接触过程中,京喜自营发现有太多好商品没有走出去,依托“厂货百补”计划,对包括广东在内的产业带商家进行百亿补贴,又落地了产业带爆品计划,今年计划携手产业带企业打造1000个百万单民生爆品、10000个十万单民生爆品,全力打通好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与此同时,京喜还让产业带中小商家实现“0入驻费、0推广费、0扣点”入驻,大幅降低转型成本,为广东及其他产业带苦于开拓国内市场的中小商家,带来了逆势而上的希望。

出口转内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坚持长期投入和不断改进才能最终见效。

那么,外贸产品如何才能在内销市场站住脚?根据南方日报记者的走访,归纳总结出三点:一是价格有优势;二是产品有亮点;三是品质有保障。在京东京喜的助力下,外贸商家正在不断打磨这三大特色,以求在内销市场大放异彩。

点点星光相汇聚,便是璀璨银河。在当前国际形式复杂的情况下,京东京喜的助力让广东外贸企业抗住了压力和贸易逆流,内贸转型之路正越走越宽,彰显出广东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京东京喜“架桥”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外贸企业面临库存积压、出口受阻等难题。京喜自营则凭借自身供应链优势进行“架桥”,帮助外贸企业扩大内销“朋友圈”。

据京东京喜采销介绍,京喜采销通过整合战略零售资源和特色活动,有效促进商品销售增长。

贝莱商贸是首批参与上述活动的企业之一。京喜平台通过秒杀频道、直播、渠道京东联盟CPS等关键营销玩法,以及每月18号的大促日和王牌单品资源位,为贝莱商贸提供了商品业绩增长的支持。此外,京东还为贝莱商贸等企业提供了政策匹配和活动资源,帮助其解决库存周转与消化问题。这些举措在提升商家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采销介绍,只有通过审核的优质厂商,京喜才会进一步扶持。京喜自营坚持“厂货优选”的业务模式,在挑选合作厂商时,关注厂商的资质及核心产品的产能等关键信息,同时从品质、工艺和包装等方面严格审核商家样品。

很多“出海”多年的外贸企业其实都具备优秀的生产能力,产品品质过硬,只是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存在不熟悉国内市场、缺乏运营经验等挑战,缺少一张通向内贸的桥。

“采销团队则会帮助这些商家梳理货盘,指导产品设计贴合国内消费者的审美,并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产品定向筛选,同时优化营销策略。”

京喜自营依托京东供应链优势,通过“类自营”运营模式接管企业从选品、线上运营、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到客服售后等全链条工作,让企业只需专心搞好生产。从商家的反馈来看,方便、快捷、省心成为关键词。

名十方贸易的李木子提到,“我们只需要把控好产品的质量跟产出,其它由京喜团队全链路运营。”

贝莱商贸的刘福平也曾尝试过入驻其他电商平台,但短时间内就草草结束,原因是其他平台的售后成本高,团队难以维持。

而京喜平台不仅提供运营指导,还支持京东物流配送,且物流成本由平台承担,保证用户良好的配送体验,减少售后成本。“京喜平台客户素质也比较高,很少会出现无理由‘仅退款’,也不会有乱七八糟的找茬。”刘福平表示。

实际上,除了广东产业带,京喜自营多措并举进行架桥,还全方位帮扶义乌、福建等产业带的外贸企业突破转型内销的现实困境,助力优质厂货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出口转内销政企合作加码

为了让更多外贸优品在国内市场扎根,除了外贸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电商平台及当地政府步调一致,多方合力。

广东省内海关聚焦市场和企业需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内销的政策措施。

其中,广州海关落实简化内销征税手续、优化集中内销等政策,放宽内销集中纳税申报时限,支持企业开展加贸货物转内销业务;深圳海关设立内销咨询办理专窗,联合地方推广“同线同标同质”认证,组织企业参与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支持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开拓国内市场。广东今年还计划以市场化办展模式举办内贸版“广交会”。

为响应内外贸一体化,京东先后在广州、东莞、汕头、揭阳主办或参加招商大会共计14场,助力企业加速融入京东生态体系,为“转内销”“拓内销”提供新动能。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观察到,“出口美国的产品中有一些优质产品此前未进入国内市场,借助这一时机推向电商平台,能带来良好的顾客体验,”庄帅指出,当前,这场由关税战引发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中国消费市场格局。当出口级品质商品以“同品质更低价”策略进入国内,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惠,更通过“鲶鱼效应”倒逼本土企业升级。“这场转型是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一跃,未来或将诞生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中深刻认识到,曾经以“世界工厂”之姿扬帆出海的中国外贸企业,如今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将目光和产能,从熟悉的国际航线,调转向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

在这场战略迁徙中,京东在商务部及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对扶持外贸企业做好规划布局,精心设计出一套“组合拳”,为这些在转型门口徘徊的企业,铺设一条通往内销成功的快速通道。

京东京喜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规模,扮演着“引水人”和“加速器”的关键角色:

不仅编织出一张细密而强大的赋能之网,帮助产业带企业渡过难关;更在探索一条以数字化驱动产业转型、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路径。

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出口转内销”将成为一项长远发展规划,京东京喜也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带连接,以“质价比”为核心,驱动中国优质产能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

-内容转载自南方日报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