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珊成长在萍乡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母亲早年下岗,父亲在工厂的工资难以支撑一家三口的开销,夫妻俩常靠打零工补贴家用。"我不想像父母那样一辈子紧巴巴过日子",这个念头从她年少时就埋下种子。
1500元能做什么?对于江西姑娘曾珊来说,这是她创业的所有本金。
曾珊成长在萍乡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母亲早年下岗,父亲在工厂的工资难以支撑一家三口的开销,夫妻俩常靠打零工补贴家用。"我不想像父母那样一辈子紧巴巴过日子",这个念头从她年少时就埋下种子。
2010 年,大学主修贸易的曾珊毕业后,顺利拿到电视台实习主播的工作,在旁人眼中这是 "体面又稳定" 的好机会,可她干了没多久就辞职了。辞职后的曾珊回到萍乡卖起了汽车,最多时一个月能赚上万元,这在当时已是高薪。但半年后,她再次递交辞呈,这些工作赚钱都太慢。
2011 年初,偶然听说珍珠鸡养殖来钱快,而且珍珠鸡不仅肉质紧实,鸡蛋的含钙量也远高于普通鸡蛋。曾珊动了心。她没向父母要一分钱,用自己攒下的 1500 元,在网上订购了 500 只珍珠鸡苗,又求亲戚借了村里一间毛坯房当鸡舍。就这样,曾珊的养殖场算是 "开张" 了。
2011 年底,1000 多只珍珠鸡出栏,每只能卖到 160 元,扣除 30 多元的养殖成本,曾珊半年就赚了 10 多万元
赚到钱的曾珊没有满足,她发现珍珠鸡在当地餐馆很受欢迎,但小餐馆结账难、常压价,大饭店和经销商又要求 每周稳定供货 200 只以上。要扩大规模,就需要钱建更大的鸡舍、引进更多鸡苗,可手里的资金远远不够。这时,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成型:让父母卖掉家里唯一的住房。
那套房子是家里唯一的固定资产,也是父母晚年的保障。但最终,父母还是选择相信女儿,以 40 万元的价格卖掉了住房,一家人搬到养殖场附近的村里租房住。
拿到钱后,曾珊立刻扩大规模,引进 5000 多只珍珠鸡。2013 年,养殖场出栏珍珠鸡 1 万多只,通过与大饭店、经销商合作,销售额突破 100 万元。
可短暂的喜悦过后,曾珊却感到后怕,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更现实的问题是,珍珠鸡在江西市场的接受度有限,当地人更爱吃鸡蛋,不是鸡肉,她意识到,必须转型才能走得更远。
2014 年初,曾珊在邻居家发现了一种叫 "五黑鸡" 的本地鸡种 —— 黑毛、黑骨、黑肉、黑皮、黑内脏,产的蛋还是罕见的绿色,当地人称之为翡翠蛋。
经过考察,她算出一笔账:五黑鸡四个月就能产蛋,两天一枚,1 万只鸡一年光鸡蛋就能卖 100 多万元,老母鸡十个月后还能当肉鸡卖,每只 100 元左右。这才是适合江西市场的项目,曾珊果断决定放弃珍珠鸡,转型养殖五黑鸡。
就在这时,曾珊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她卖汽车时的老板,偶然得知她靠 1500 元起步养鸡,如今已有规模,既惊讶又佩服。
两人聊起五黑鸡项目时一拍即合,2014 年 6 月,前老板出资 300 万元,帮助曾珊把养殖场扩建到 300 亩,引进 10 万只五黑鸡苗,曾珊负责日常管理。有了资金支持,养殖场发展迅速,三个月内月销售额就从 10 多万元增长到近百万元。
可合作刚步入正轨,分歧就出现了。曾珊想针对有孩子的家庭做亲子活动,精准定位儿童市场;前老板却认为鸡蛋是所有人都能吃的,局限细分市场会丢失客户。争吵持续了半年,曾珊最终提出对赌:让她独立运营半年,如果销售额翻倍,就按她的思路来;反之,她就退出管理权。
没人想到,曾珊接下来的操作会震惊同行 —— 她把五黑鸡蛋分成不同等级,普通蛋卖 2 元多一个,小鸡产的第一枚蛋卖到 4 元一个,远高于当地 1.5 元的市场价。我的鸡蛋有两个优势,一是新鲜,只卖当天产的;二是细分,第一枚蛋个头小,适合宝宝吃。
更冒险的是,2014 年 12 月,曾珊发起点赞送鸡蛋活动,两个月内送出价值 10 万元的鸡蛋。可这场活动的点击量突破 10 万,当地宝妈几乎都知道了卖儿童鸡蛋的曾珊。
她顺势建立手机互联网销售渠道,发展出 2 万多名稳定客户,月销售额从 100 多万元增长到 200 多万元,年销售额突破 2000 万元 —— 曾珊赢了对赌,也保住了自己的管理权。后来,曾珊靠着 "个人 IP + 品牌化" 的打法,把鸡蛋卖到了全国各地,养殖场年销售额从 2000 多万元增长到 3000 多万元。
来源:投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