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1997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多个省市向新疆选派大量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在干部支援和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援疆
2025-09-29 14:35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1997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多个省市向新疆选派大量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在干部支援和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带着专业知识、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与新疆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援疆新举措、新成果,精准实施并取得成效。让新疆迎来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民生受益最多的时期。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今日的新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天山南北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小编收集了部分省区产业援疆成果展示新时代的新疆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美好画卷。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2025年9月20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落实“疆油疆炼”、推动新疆南疆资源就地转化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当地原油深加工能力,实现炼油向高端化工转型,为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核心优势显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新建240万吨/年加氢裂化、150万吨/年连续重整、80万吨/年乙烯裂解、80万吨/年芳烃联合等16套炼化生产装置。同时,对现有的350万吨/年2号常减压等4套装置进行改造,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面建成。
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青松新疆矿业有限公司大平滩煤矿,从遗留问题攻坚、运力网络搭建、资源勘探保障、煤质提升规划等方面同步发力,谋划建设选煤厂运煤道路、铁路专用线,以多手段完成地质勘探,探明2.47亿吨储量,并规划配套洗选系统,打通“井下-选煤-外运”全链条,形成“点线联动”能源运输通道,成为国家能源集团在疆煤炭耦合新能源发展的示范标杆、南疆能源安全的核心支撑力量。
这一煤矿的开发建设,不仅有望将当地的煤炭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更对推动地区煤炭工业的整体进步、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加速新疆库拜煤田煤电煤化工产业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25年7月20日,由江苏南通援疆工作组倾力打造的伊宁县青创园直播基地迎来首次大场直播,这标志着南通援疆“电商助农+就业增收”模式在伊犁河谷落地见效。针对中小微企业孵化难题,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投入800余万元改造闲置园区,打造青创园平台,迄今引进企业35家,实现年产值94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个,有效激活本土创业生态。工作组在青创园建设直播基地,助力周边家庭妇女成长为熟练运用直播平台的“带货达人”,推介西梅、薰衣草、黑小麦等伊犁特色产品,拓宽增收渠道。
国产采棉机的龙头企业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深耕新疆十余年的浙江援疆企业,围绕棉花播种、管理、采收等生产全过程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其全疆生产线自制件供应率达90%以上,自动化生产程度达75%以上。国内市场保有量行业第一,2024年出口销售额占比接近半数。公司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市场,2023年首次实现采棉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出口中亚,一批批四行箱式采棉机源源不断通过霍尔果斯口岸中转运往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西北油田是中国石化上游第二大油气生产企业,矿权登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探区资源量76.31亿吨油当量,开发塔河油田、顺北油气田等9个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1.472亿吨、天然气401.2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端牢能源饭碗作出重要贡献。图为西北油田深地工程跃进3-3XC井。
2023年8月30日,新星新疆绿氢公司在新疆库车全面建成了全球最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实现了我国绿氢工业化规模应用零的突破,为我国绿氢工业化应用提供示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石化力量。
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2004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自治区级“库车化工园区”,2009年加挂自治区高新技术工业园,2010年8月更名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47.97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石油天然气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是自治区级油气生产加工特色产业集群、自治区首批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2023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盘活土地等资源要素上榜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园区目前注册企业378家,其中规上企业6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已初步形成以能源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战略新兴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主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2024年,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园区总产值550.17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3.78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73亿元,同比增长10.03%;财政收入14.0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6.56亿元,同比增长15%;外贸进出口额2.92亿美元,同比增长52.1%。
2024年,上海钻石交易所会员上海甄钻珠宝有限公司在上海援疆前指和莎车分指的支持下,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注册成立了碳索芯材,建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公开信息显示,MPCVD是通过微波电磁场激发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实现材料沉积的技术。该方法无须电极放电,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金属污染,可在低基底温度下实现金刚石薄膜的高速生长。
该项目不仅首次给莎车带来芯片产业的新材料,也给莎车带来了高纯半导体气体氢气7-9N提纯生产线、6N高纯度甲烷的提纯生产线、大工业制冷生产线,这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装备,是攻克“卡脖子”工程的基础,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2024年该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对口援疆“科技造血”典范,预计带动南疆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南岸农田每年大约排放7600万立方米压碱水,形成了面积达4300余亩的盐碱水域。近年来,当地不少企业尝试用现成盐碱水搞海鲜养殖,但均以失败告终。2023年9月,浙江省组织援疆科技特派团赴疆开展科技帮扶。来自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特派员,通过“一人一企一业”“一团一中心一特色链”模式,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创新活力。
作为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舒妙安和浙江大学博士董伟仁联合研发出“盐碱水的‘类海水’调控技术”,帮助当地企业首次在沙漠边成功养殖2000尾龙胆石斑鱼。在宁波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欢的指导下,3万只青蟹也在当地喜获丰收。
新疆盐碱地约占全国盐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开展海鲜养殖潜力大、效益好。据初步测算,工厂化养殖的龙胆石斑鱼,亩产值可达50万元。利用盐碱水养殖海鲜,既能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活海鲜,又能为养殖户增收,还能充分开发新疆的盐碱水资源,前景一片光明。
浙江援疆自2017年8月以来,持续推进产业援疆“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通过建设农产品直供基地、加工联盟、运营联盟和门店终端网络等,构建了完善的“疆果东送、浙产西进”体系,工程累计带动销售农特产品近300万吨,销售额超300亿元。
“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充分发挥浙江市场大省、电商强省优势,建立健全“疆果东送、浙产西进”流通网络,带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提升发展。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如今,该工程已成为受援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浙阿两地携手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江苏连云港援疆工作组投入1.035亿元援疆资金建设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通过无土栽培、智能环控等先进技术,成功培育出亩产超25吨的“科技番茄”,为边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走进产业园智能大棚,番茄藤蔓垂挂,果实饱满晶莹,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该产业园采用椰糠基质栽培,结合智能温控、二氧化碳回收等系统,产出的番茄沙瓤多汁、糖度适中,其中“霍尔果斯番茄”和“霍尔果斯樱桃番茄”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据介绍,园区年产番茄近7000吨,年产值达9000万元,产品75%销往新疆本地,25%进入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
喀什地区莎车县地处南疆盛产红枣,但土地贫瘠,红枣收成全靠天,为了改变当时的情况,援疆企业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引水渠、打水井、种枣苗、收集各类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打造1200亩国家级红枣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在戈壁滩上建设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2011年,厂房还没建设完成的情况下,就收购了当地农户300吨红枣,收来的红枣晒满了戈壁滩,首条红枣产线在接近零下20度的环境下投产。新疆素有“水果天堂”的美誉,但是受制于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运输流通成本高、损耗大、标准化程度低等现实情况,闽龙达工厂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鲜果冻干设备,就地采摘就地加工鲜果。既解决了大量鲜果来不及卖、储存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市场的消费需求。
针对莎车丰富的巴旦木种植资源,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还成立了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在莎车县引进国际上先进榨油技术生产巴旦木油和核桃油,并采用短时压榨技术、微米级过滤工艺,使得冷榨坚果油不仅可以凉拌,还能热炒。
2020年南疆首个藜麦深加工生产线投产。目前已有藜麦系列产品:藜麦能量棒、藜麦巴旦木果蔬谷物粉、藜麦燕麦等,已成为健康人士的首选主食和代餐食品。
2023年,企业投资在喀什地区的第三家工厂——新疆疆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开展林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核桃油生产,枣、沙棘、红萝卜等饮品生产和牛轧糖生产。
杭州全额援建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自2014年杭州实施“电商援疆”工程以来,阿克苏市电商产业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0.04亿元。阿克苏市也因此获评首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
杭州援疆先后引入阿里乡村电商学院、遥望商学苑落户阿克苏,线下线上梯次开展“天山计划”“蒲公英计划”“追梦计划”“领航员计划”系列电商人才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天山计划”培训班53期、培训学员4687人,“蒲公英计划”培训班24期、培训学员567人,“领航员计划”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67人。培育工信部高级电子商务师10名、初级电子商务师20名,阿里巴巴商学院淘员外(阿克苏)培训基地特聘讲师17名;涌现20余位年销量过千万的电商人。米尔扎提·喀米力入选农村电商优秀个人,王敬改、黄娟入围2024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作为湖北省“产业援疆”重点项目 ,新疆普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25日,是一家位于新疆双河市荆楚工业园区的国有企业 ,主要从事节能镀膜玻璃的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档节能建筑、高速铁路机组生产等领域,销往南北疆、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营业收入达1.94亿元 ,2024年1月至11月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 。
2024年7月21日,重大产业援疆项目——湖北联投新疆中外服亚欧国际汽车城·阿拉山口东风汽车国际商城项目揭牌及出口整车首发仪式在阿拉山口举行。该项目由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运营,总投资2.5亿元。项目将通过整合汽车、汽配及整车改装资源,打造面向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车及汽车零部件展销及出口基地。项目填补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汽车进出口专业服务平台的空白。
上海艾特海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克拉玛依注册成立克拉玛依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克拉玛依的优良自然条件,结合数据中心最节能的液冷技术,让绿色算力在戈壁扎根,全年平均能耗指标PUE控制到1.1以内,数据中心辅助系统能耗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碳和水冷智算中心目前已上线7000P智能算力,应用于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推理业务,为服务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赵娜
特别致谢: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博州融媒体中心等单位
来源:图片中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