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观里观新书,16米长卷复活烟袋斜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36 1

摘要:9月29日下午,《燕京旧影长卷 古街古道古村:烟袋斜街旧影图卷》新书推介活动在什刹海边上的广福观举办,以“留住古都记忆 寻觅燕京旧影”为主题,出版方北京日报出版社邀请该书作者、著名民俗学家何大齐,与读者共话烟袋斜街的历史风情,解码老北京中轴线文化脉络。

9月29日下午,《燕京旧影长卷 古街古道古村:烟袋斜街旧影图卷》新书推介活动在什刹海边上的广福观举办,以“留住古都记忆 寻觅燕京旧影”为主题,出版方北京日报出版社邀请该书作者、著名民俗学家何大齐,与读者共话烟袋斜街的历史风情,解码老北京中轴线文化脉络。

据介绍,该书收录了八旬民俗学家何大齐历时50年采风、访谈、构思、绘制完成的三部民俗风情长卷,其中《烟袋斜街旧影图卷》原长16米,细致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烟袋斜街的市井繁华。画中不仅有广顺号、黎光阁裱画铺等53家店铺,干果摊、茶摊等20余个摊位,磨刀、卖糖葫芦等20余个游商形象,更刻画了294位市井人物,生动还原了老北京的生活百态。活动现场,16米长的《烟袋斜街旧影图卷》原画作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完全按原画复制,背面还收录了作者采风的速写原稿,兼具收藏与文化价值。

“我1940年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一直没离开过北京。”活动现场,何大齐分享了自己与烟袋斜街的深厚渊源。他回忆,小时候住在西四附近的西黄城根,护国寺、白塔寺、鼓楼等老北京地标都离家很近,“这里是老北京民俗集中的地方,五行八作的典型人物都是我画速写的对象,少年时的这些速写,为我日后画民俗风情积累了丰富素材。”

为精准还原烟袋斜街风貌,他还遍访商铺字号后人、当地老住户,用画笔留存下消逝的历史场景。

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重要节点,烟袋斜街形成于元代,见证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北京日报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版此书既是对中轴线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也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老北京的街巷灵魂与民俗温度。

活动现场,作者、读者畅所欲言,围绕老北京文化、中轴线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各抒己见。分享结束后,与会者共同游览烟袋斜街,感受街景之美。

北京日报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读者通过阅读走“进”书中、走进街巷,在阅读与走访中触摸北京历史脉络,感受中轴线文化魅力,让老北京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持续传承。

记者:张骜,程功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