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私域直播成养老骗局,几颗鸡蛋让55岁以上老人无路可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38 1

摘要:一位退休大妈,坐在家中打开手机,看到一场号称“专为老人准备”的保健品直播。主播推销的神奇产品宣称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价格不贵,折扣多多。她心动了,点进了链接,最终花了几百元买下了“神药”。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一位退休大妈,坐在家中打开手机,看到一场号称“专为老人准备”的保健品直播。主播推销的神奇产品宣称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价格不贵,折扣多多。她心动了,点进了链接,最终花了几百元买下了“神药”

图源:央视新闻

几天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没有感觉到有效,甚至连退款都成了难题。

更可怕的是,这已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在精心搭建的私域直播间里,5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同温水中的青蛙。

营销者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关怀”与“福利”渗透,逐步将他们引向那个以健康为名的消费陷阱。

从益生菌到羊奶

“神药”骗局榨干老人

上海的王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于关心家人健康买下的10盒益生菌,竟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还意外撕开了一个庞大私域直播骗局的口子。

图源:央视新闻

在直播间里,主播将那些小小的益生菌颗粒吹得神乎其神。“对肠胃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专门抑制幽门螺杆菌!”每一句话都像量身定制,精准敲打在王女士对家人健康的担忧上。她果断下单,换来的却是家人的反对与埋怨——“不敢吃!”

图源:央视新闻

带着家人的疑虑,王女士向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举报,由此揭开了一桩虚假销售案的画皮。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这款益生菌不过是一款日常食品,其宣传的疗效全是镜花水月。

图源:央视新闻

而这,只是骗局冰山一角。套路更深的是其“狡兔三窟”的设计。

直播里不展示实物,让你无从比对;

直播后才能在微信群通过秘密链接购买,逃避平台监管;

图源:央视新闻

线下提货门店根本没有产品陈列,造成“宣传与实物分离”的假象。

更绝的是,面对执法人员的追问,门店方一脸“无辜”。一句"我们只负责提货",既划清了业务边界,也规避了可能产生的售后风险。

这种“金蝉脱壳”式的架构,让监管固定证据难上加难。 最终,该门店因组织观看18场虚假宣传直播,销售6720元,被处以2万元罚款。这笔账,怎么看都像是对违法成本的一种讽刺。

图源:网络

同样的戏码,还在不同城市轮番上演。

在另一家名为“垦道臻选”的门店里,执法人员推门而入时,只见一群老年人正围着一位自称“老师”的销售人员,津津有味地听着所谓的“健康课”。而台上推销的“灵芝孢子油软胶囊”,正被吹嘘成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更让人心惊的是,执法人员发现的一本手写培训笔记,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们的“养猪”流程。

而在国科优选的另一个直播间里,主播的台词更是胆大包天。“我们天天在吃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大家记住了,你完全不需要那么多药,一杯羊奶就给你解决了!”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竟然是为了推销一款普通的羊奶粉

图源:央视新闻

从益生菌到羊奶粉,骗子的“忽悠大法”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普通食品一经他们口中说出,立刻变成“万能神药”

在天津类似的套路也没缺席。70岁的刘先生,就在“潇洒甄选”直播间里,对一套“藏红花四件套”着了迷。

图源:央视新闻

听着主播信誓旦旦地宣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有失眠毛病的刘先生立马下单,结果所谓的安眠神话,在无数个清醒的夜晚面前不堪一击。

据央视记者一看产品标签,执行标准明明白白写着:纺织产品。所谓能治病的藏红花四件套,不过是一床普通的被子。

从一粒益生菌到一杯羊奶,再到一张床单,在私域直播的话术里,万物皆可成“神药”。这已不是普通的消费陷阱,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老年人健康焦虑的精准诈骗。

直播的“暴利”游戏

一颗鸡蛋引入鱼池,三毛钱红包完成收割

这些骗子是如何一步步把精明的爸妈们“请君入瓮”的?整个过程,堪比一部精心设计的“钓鱼”手册,每一步都算准了老年人的心理。

第一步:精准下饵,愿者上钩。


“国科优选”的布局策略充满算计,专攻社区公园、老年活动中心与菜市场。这些都是他们目标用户每日的固定生活动线。

图源:央视新闻

店门口的海报,堪称一幅精心绘制的"老年诱捕器""免费有机粉丝""天天红包雨""现金大奖抽不停"。每一个字都精准敲在老年人的心坎上。一旦你心动进店,店员便会热情引导你完成关键一步:

图源:小央视频

这个群可不简单,它被包装成一个"55岁以上专属俱乐部"。年龄这把锁,巧妙地将最可能识破骗局的年轻人隔绝在外,确保这场"精准围猎"能在封闭环境中顺利进行。

第二步:门槛筛选,构筑信息茧房。


进了群真正的筛选才刚刚开始。想要获得优惠券或者福利,还得先通过身份验证和答题考核

图源:央视新闻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留下的都是最精准、最顺从、最易受影响的“优质客户”。他们被圈在一个纯粹的信息茧房里,外界的声音很难穿透,里面的话术则日夜熏陶。

第三步:话术洗脑,贩卖焦虑与希望。


群里每天准时发放带密码的直播链接,内容从“健康科普”悄然过渡到“神奇产品”。主播的台词模板基本都从老年慢性病,腰腿疼痛等常见问题着手,句句堪称经典,掏肝掏肺。

图源:光明网

第四步:数据造假,催生冲动消费。


直播间里,点赞逼近百万,评论区热火朝天,“抢完了抢完了!”的催促声不绝于耳。然而,这一切很可能是彻头彻尾的幻象。

央视调查发现,有科技公司专门为私域直播提供数据篡改工具和“机器人暖场”服务。即便直播间里一个真人都没有,屏幕上也能呈现出万人空巷的抢购盛况。在这种精心营造的稀缺和从众氛围下,老年人很难保持冷静。

图源:央视新闻


一旦你付了款,骗局的最后一道闸门就会落下。直播链接结束后即刻失效,无法回看,交易记录无处可查。

当你发现上当想找人理论时,很可能群主已经一声不吭地将你踢出群聊,门店也可能一夜之间改头换面,让你投诉无门。

据国科优选官网显示,业务遍及全国600多个市级行政区,超过5000个经销商。这恰恰暴露了这个骗局已经完成了从零散作案到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危害性呈指数级增长。

图源:小央视频

仅限55岁老人进群

中老年人成“最优客户”

骗局之所以长盛不衰,不是因为它有多高级,而是因为它精准地命中了一部分人心中“想信、愿信、甚至不敢不信”的软肋。

当一个个“国科优选”们用“55岁”的年龄线画出圈猎的围墙时,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偏偏是他们?

首先,健康焦虑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痛点。 随着身体机能自然衰退,各种慢性病找上门来,对健康的担忧。不法分子鼓吹的“一杯羊奶替代所有药”、“一床被子消炎止痛”,正是利用了他们对现代医学的无奈以及对“简单奇迹”的渴望。

图源:光明网

其次,情感缺失是他们无法言说的空虚。 那些直播间里的“家人们”、门店里热情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正是子女因忙碌而可能忽略的陪伴、倾听与恭维。这种“情感按摩”让很多老人深陷其中。

图源:豆包

再者,信息鸿沟让他们成为“易感人群”。 他们对新兴的直播模式、私域流量缺乏概念,无法辨别经过精心包装的话术与科技造假。

同时,他们又有稳定的退休金和一定的积蓄,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有支付能力”的理想目标。

图源:网络

看这类直播骗局,虽然与“山屿海”、“鑫慷嘉”等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理财骗局形式不同,但内核一样——都是利用信任进行收割。当老人们因为相信,而用高价买下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益生菌、羊奶和床单时,这种无声的掠夺,更让人叹息。

写在最后

随着私域直播和精准营销的日益猖獗,许多老年人不仅受到虚假宣传的困扰,也渐渐陷入了信息操控的漩涡。

面对精心设计的骗局,单凭告诫老人"不要贪小便宜"显然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用更温暖的方式构建起坚固的防线。

子女用心的陪伴,往往是最有效的"防骗疫苗"——多一次耐心的倾听,多一次用心的交流,用真挚的亲情填满父母的情感空缺,让那些虚假的关怀无处遁形。

同时,要让父母牢记一个核心原则:任何宣称普通食品、用品能治病的,都涉嫌欺诈。教会他们在交易时保持警惕:不轻信神奇疗效,不点击陌生链接,坚决不进行私下转账。

在这场守护战中,监管的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必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付出沉重代价。执法部门需要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巡查,畅通投诉渠道,形成持续震慑。毕竟,防范永远胜于维护权益。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来源:品牌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