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检之星|【典型事迹展播】罗艳光:一颗忠诚心,一身干净气,一副担当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7:42 1

摘要:罗艳光,罗田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三级检察官。过去他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军校学员、排长、副政治指导员,连长,指导员等职,荣立过两次集体三等功和一次个人三等功。2007年转业到县检察院工作后,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检察官、检察官,在刑检、自侦、技术部门

罗艳光,罗田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三级检察官。过去他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军校学员、排长、副政治指导员,连长,指导员等职,荣立过两次集体三等功和一次个人三等功。2007年转业到县检察院工作后,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检察官、检察官,在刑检、自侦、技术部门工作。

从军营到检察院、从迷彩服到检察蓝,改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忠诚与担当。十七年里他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把“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刻进了日常:对每一份工作都用心、办每一个案子都上心、帮每一个群众都热心。这“三股劲儿”,就像他身上的 “标签”,贴得牢,看得真。有人说他是“老黄牛”,革命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哪个岗位都能把工作干的漂亮。其实他并不老,今年才刚满50岁,但是在他身上我们确确实实地看到了“老黄牛”精神。

忠诚为魂:

从“门外汉”到办案能手的蜕变

2007年,36岁的罗艳光告别军营转业,在多数人选择“轻松岗位”时,他毅然投身充满挑战的检察院。

面对法律业务“从零起步”的困境,他以“为党履职、守护法治”的理想信念为精神引擎,制定“魔鬼学习计划”:每日清晨5点起身背记法条,把“党的法治要求”刻进脑海;午休时间埋头刷司法考试真题,将“人民对公正的期盼”融入笔尖;下班后坚守办公室剖析典型案例,把“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的政治责任,落实到每一次啃硬骨头的学习中。仅用三年,他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0年,他攥着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成绩单,打开抽屉,望着那十几本写满批注的笔记,笑了……这是他从军人到法律人,最踏实的“转业证”。

凭着这份执着和坚守,罗艳光同志能力日益精湛,连续9年被黄冈市检察院抽调办理司法机关腐败案件,共参与办理职务犯罪侦查20余件,其中三件被评为优秀典型案例。2019至2025年,其办理的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质效突出,连续获市院表扬;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罗田县政法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干净为基:

铁面无私“黑包公”的坚守

罗艳光同志皮肤黝黑,更有着包公那股认法不认人的“轴劲儿”,同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黑包公”。

今年在办理张某受贿案时,他提出量刑建议为三年一个月。那阵子说情的电话快把他手机打爆了,甚至有人堵到家门口。“松松手改成三年以下,能缓刑,大家都好看。”他严肃反驳道“好看?老百姓觉得公正才叫好看!”

同张某在一个系统工作的爱人也出来说情:“你就不能装装糊涂?”他却给爱人讲起部队的事:“在部队站岗,差一步就可能出乱子。办案子也一样,松一寸,公道就偏一尺,咱得对得起身上这抹检察蓝啊!”

最终,案件依法审判,老百姓拍手称快:“罗检察官这腰杆,挺得直!”

有位律师说:“罗检察官这个人油盐不进,有点“轴”,但他处事公道,我们服!”其实这是对他公正执法最好的评价。

担当为要:

司法为民暖人心的情怀

“检察官同志,我就靠这点钱活,现在没了可怎么办?”从检十七年,罗艳光始终忘不了走访廖某挪用资金案中受害困难群众的那个场景,被挪用低保钱的老人蜷缩在冰冷的被窝里,两眼泛着泪光······133 万啊,那是 200 多户低保户的 “救命钱!

那阵子他像上了发条一般:白天扎进讯问室和证据堆,跟廖某掰扯每一笔资金流向;晚上往民政局跑,拉着工作人员商量临时救助方案。最终,民政部门启动应急救助,老人们的米袋子有了着落;廖某听他讲起那些老人的困境,悔恨不已,主动全额退赃。案子办结后,他却没停手,针对制度漏洞,向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更严格的低保资金监管机制。该建议还被市院作为优秀样板推广,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有人问他:“案子办完了还折腾啥?”他说:“咱办案子,不光要把钱追回来,更要让老百姓以后不受这委屈——这才叫真担当!”

罗艳光就是这样一个人:没说过啥豪言壮语,却用十七年的日子告诉我们——忠诚,就是把岗位当战场,干一件成一件;干净,就是腰杆挺得直,夜里睡得香;担当,就是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揣在心上。这位普通的基层检察官,他的故事,有涓涓细流般的温暖力量,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法治之花,守护着人民心中的正义之光。

来源丨罗检在线

来源:黄冈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