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高层自信发言:一旦中国先进技术失效,我们能凭借强素质获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7:21 1

摘要:这是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近日在播客节目中的一番“自信发言”,这几乎可以看成美军高层近期对华认知的一个缩影。

“中国的技术确实令人惊叹,但一旦所有技术都失效的话,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下战斗。”

这是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近日在播客节目中的一番“自信发言”,这几乎可以看成美军高层近期对华认知的一个缩影。

一边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进步,一边又反复渲染“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还试图用“兵员素质强”给自己和士兵打气。

值得一提的是,德里斯科尔还在节目中忍不住感慨:“中国能着眼长远,容忍短期阵痛,这恰恰凸显了我们的弱点,美国政府体系总迫使我们关注短期利益。”

他坦言中国在人工智能、博士培养、专利数量上的成就“令人难以置信”,甚至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能快速转化为战争潜力。

不过,德里斯科尔那番的“自信”发言,几乎建立在中国“过度依赖技术”、美军士兵“素质强”的猜测上。

在他看来,中国“过度依赖技术”,但本质上似乎是美军自己正陷入“既想靠技术压制,又怕技术失效”的两难。

说到底,他的这番表态,更像是一场给美军和美国民众看的“信心秀”,他试图用“士兵素质优势”掩盖美军在征兵、装备、战略规划上的多重困境。

而这番“押注士兵素质”的表态,细品之下,也更像是在技术优势松动后的一种战略转向,表面上是强调“素质强”,实则不经意间透露出对中美军事技术差距变化的认知。

要知道,过去大半个世纪里,美军的自信几乎都铆在技术优势上,他们习惯了用装备优势碾压对手,从未把“士兵意志”当作胜负的关键力量。

可如今主动提起“技术失效后靠素质取胜”,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曾经握在手里的技术“护城河”,正在被一点点填平,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被反超。

这种转向尤其耐人寻味的是,美军高层如今信奉起的“意志决定论”,恰恰是中国军队在“钢少气多”年代淬炼出的精神内核。

曾经,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把“战斗意志”和“指挥能力”当作弥补代差的关键,也正是靠着这份精神,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看似不可能的仗。

现在美军反过来拾起这个理念,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军队战略智慧的一种间接承认。

只不过,他们可能没想明白,中国军队的“气”从来不是孤立的,过去是“钢少气多”,现在是“钢多了,气更足”,技术力量和精神力量早已拧成了一股绳。

这种情况下喊出“靠士兵素质赢”,反倒有一股“气不足”的感觉,毕竟,如果真有绝对技术优势,怎么会寄望于“技术失效”这种假设场景?

更关键的是,中美军队的发展逻辑本就不同。

中国军队的技术进步,始终围绕“保卫国土、维护和平”的目标,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歼-35的列装,都是为了构建更好的和平,让潜在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中方也早就多次强调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还坦言,在战略布局上,中国能做10年乃至30年的战略布局,美国在这一点难以与中国竞争。

总而言之,当美军高层开始强调他们的“素质精神”时,更多能感受到的是他们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焦虑”。

来源:菲常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