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日媒统计,从2020年开始,日本结婚率日渐下滑,男性未婚率达到25%以上,女性未婚率也高达16.4%。
“每一次结婚都是增值”,这是在日本东京地铁上滚动播放的一则广告。
如今,年轻人不结婚已经成为全球都头疼的大难题。
然而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各个国家无论怎样努力,仍旧显得苍白无力。
据日媒统计,从2020年开始,日本结婚率日渐下滑,男性未婚率达到25%以上,女性未婚率也高达16.4%。
2023年,经济能力比较低下的穷人更是在这个占比中显得尤为突出,年收入在200万日元以下的男性,未婚率已经高达76%。
这已然成为日本迫在眉睫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后,2024稍有提升,同比增长了2.2%,但这仍旧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这一切的根源到底从何而来?面对如此困境,原本就属于性压抑之国,又如何蹚出一条明朗之路?
日本结婚率低下,一切还得从现有结婚市场说起。
日本结婚有多夸张,令人错愕。
在日本,结婚比中国面试一份工作都难,先要历经投简历、面试、笔试等一系列闯关行动,才有可能“杀入”相亲行列,而许多人甚至在前几个环节就被刷下去。
即便进入相亲行列,还要根据经济能力接受“婚活”市场的调配,被调到A的才能进入高级会员群。
何为“婚活”,这是日本比较流行的一种叫法,其实就相当于婚介所,但是比婚介所要多一些项目,比如要经历形象培训、恋爱技巧等。
别小瞧这些项目,一般人根本去不起,更别说那些经济能力低下的穷人了。
之前,日媒曝出一位40多岁的男子,在经历婚恋培训班后,从白领变成负债累累。
原来,30岁之前一直忙于工作,30岁后开始考虑终身大事,但是毫无恋爱经验的他只能依托婚恋培训班。
刚开始他报名参加了“如何赢取女生芳心”的课程。
但是整套课程下来,他感觉并没有学到实质性内容,为了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他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决心,成为会所高级会员。
历经半年时间后,仍旧一无所获。
无奈,他又转战下一个培训班,学习对待女性礼仪、如何让女性感到愉悦、如何更好地取悦女性等一系列课程。
这一系列课程下来,光学费就50万日元。
一年下来,这位男子的工资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些高昂的培训费,为了弥补花掉的这些费用,他开始研究起自己并不擅长的投资项目,结果可想而知。
如今这位男子只能白天上班,晚上出去兼职打工还债。
在婚活市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网友曝出,他的一个同事,每月需要花费近12万日元进行婚恋课的学习,这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何其不是一种经济压力,但为了脱单,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然而,有些人甚至连进入的门槛都没有。
一位电车维修工,只因收入低下,连续参加40多场相亲会都被拒之门外。
在日本,经济基础是结婚敲门砖,而300万—500万日元仿佛也成了日本男性一个阶层最直观体现。
日本一家机构调查发现,如今日本民众结婚,经济能力排在第一,其次才看别的条件。
在日本,年薪在300万日元以下的男性是拉低结婚率的关键因素,结婚率只有18%,而年薪在300万—400万日元之间,结婚率相对高,达到52.2%。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20世纪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代,整个日本经济开始趋向低态势,不少企业为了生存,开始降薪裁员,并开始改变员工的用工形式,从原来的雇佣关系改为非正式雇佣关系。
这样的行径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改变,反而随着社会前行,成了一种普遍用工制。
在2023年,非正式雇佣工达到2100多万,20-35岁青年的年收入平均在250万—300万日元之间。
这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捉襟见肘。
这样低额的工资和生活的窘境,让不少日本女性产生了以结婚为跳板改变生活的想法,但这样的恶性循环,直接让日本男性无力承担。
面对高额相亲费用,这些人均不到300万日元的男性便成了时代背景下最无辜的缩影,连结婚资格都没有。
来自大阪饭店的员工自述,自己月薪18万日元,根本就进不了婚活市场,更别说找到结婚对象了。
这样的婚姻观显然已经不存在什么真情实感,只要经济能力到位,一切就是最好的情感。
即便如此,日本男女比例的失调,仍旧不能完美地解决结婚率上升的问题,甚至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跟婚姻擦肩而过。
如今这种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历经时代经济的此起彼伏,社会层级差异化等多维度的因素而成。
幸福的前提是,必须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面对这样的局势,日本如何走出困局呢?本就被称为“东亚第一性压抑国”的日本,如何确保人口持续上涨呢?
首先得有改变现状的姿态和意识,大数据时代,不仅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之前的非正式雇员模式也逐渐在瓦解,个人平台的无限扩大,这不失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
其次,提升结婚率最基本的就是改变现有制度,让每个人都能结得起婚,婚姻市场面对所有人开放,而非经济能力直接决定人生下半程。
当然,如今结婚率的骤减,也不全然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今时代文化的冲击。
纵观整个社会层面,结婚率下降不只是日本面临这样的现状。
就拿我国来说,2024年,中国结婚率仅为4.3%,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的数据显示虽有上升,但是较十年前相比,竟少了一半。
这不仅是时代文化的冲击力,也是新一代人对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
在当代,不婚不育成了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尤其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与其背上结婚生子这样的经济压力,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得轻松一点。
这样的选择,对于新一代来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结局其结果是人口下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我国不少地方开始出现刺激性结婚政策。
比如像浙江为了鼓励年轻人结婚,在领取结婚证当天可以直接领取1000多元的消费券。
但这样的举措,对于年轻人来说,根本解决不了婚姻后带来的一系列高额的经济开销,所以,即便如此又能够刺激到多少年轻人呢?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却选择不婚,这显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都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世界难题,每个国家或许都该从自身考虑了。
来源:玄月九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