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润德英才,每年的教师答辩,如同一次秋日的盘点,叩问教育的初心:我们如何能带给孩子们更好、更专业的课堂?这场坚持,关乎学生的成长,也照亮教师自身的修行。
六载传统,相约耕耘
万里丹山桐花开
只为雏凤清于老凤声
润德英才学校教师答辩又来了
且看三大学科如何辩
在润德英才,每年的教师答辩,如同一次秋日的盘点,叩问教育的初心:我们如何能带给孩子们更好、更专业的课堂?这场坚持,关乎学生的成长,也照亮教师自身的修行。
三大学科乘AI
深耕课堂思维活力与个性节奏
为学习效果负责,为成长路径奠基,是我们的不变承诺。各学科组将新课标要求与AI技术深度融合,把宏大的育人目标,细化为可执行、可评估、可优化的教学路径。我们坚信:教师精准发力,学生才能展翅高飞。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花园,那语文、数学、英语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苗圃。今年,我们的老师又带来了哪些精心培育的“新品种”和“新养法”呢?
1
语文组:思辨为舟,AI为桨
语文组的答辩,展现了一场宏大而精密的课程重构。其“思辨×AI”语文架构(英才校本基础、思辨全息阅读、思辨涵泳国学、思辨个性写作)不仅是课程模块,更是育人哲学的体现。
细微处见真章:在基础知识AI化教学中,他们并非简单地将生字词交给AI,而是设计了严谨的“前测-分层投放-重点教学-多题型练习-后测”闭环。
例如,在中段年级的试点中,教师详细记录了AI智能体如何根据前测数据,为不同学生推送专属的字词练习,教师则腾出精力,聚焦于对易错字词的溯源讲解和语境运用。
教学措施具象化:低段游戏化教学的路径极为清晰。一年级“AI戏剧创编”,学生使用“美际剧作家”智能体,从角色设定、台词生成到最终合成短剧,全程沉浸。
二年级的“主线型游戏课堂”,则以“探险地图”贯穿整课,识字闯关环节对接在线游戏平台,朗读挑战环节引入小组PK与“朗读徽章”即时奖励体系,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感可触的关卡任务。
素养落地有依托:对于“勤于实践的创客”目标,他们规划了具体产出:联合写作平台征集“梦境”主题习作、设计班级“互评角”和“习作推荐角”,让写作从作业变成可分享、可互动的作品。
2
数学组:思维为核,实践为镜
数学组的汇报,清晰地勾勒出学生从“数理大师”到“思维大师”再到“设计大师”的进阶路径,而每一步都有扎实的举措支撑。
AI协同的深度实践:在数学数理大师层面,AI的应用远超工具层面。三年级实现进行个性化练习,教师并非“放羊”,而是定期导出数据报告,分析班级共性薄弱点,用于下周的集中讲评,实现了“AI精准个练”与“教师集中攻坚”的完美结合。
思辨能力的巧妙孵化:数学思维大师层面,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数学思辨阅读课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单”,引导学生记录“我读出的问题”、“我的理解”和“我还可以怎么玩”,将静态阅读变为动态的思辨过程。
数学思辨魔术校队课,则让学生在研究“读心术”、“神奇纸牌”等魔术的奥秘时,自然经历“假设-验证-总结”的完整探究流程。
真实问题驱动的项目学习:数学设计大师的亮点在于三年级财商课程。它被细化为“建立货币概念-单一购物场景-多物品预算管理-真实场景实践”四个阶段,学生不仅在课堂模拟,更会在校园义卖等真实场景中解决“找零错误”、“打折计算”等实际问题,真正实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3
英语组:交际为桥,文化为根
英语组的老师们心怀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们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更能用思辨清晰地思考。于是,他们的四柱培育体系(润德基础、魔法单词、国际理解、原版阅读)为孩子们营造充满趣味的“国际交流场”。
“说”的目标分层落地:为实现“100%大胆说,80%自信说,40%流利说”的卓越口才目标,路径非常清晰。校内,通过“班级-校级-校外”三级赛事平台层层选拔;校外,新引入高级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展示机会。
阅读闭环的精细管理:原版分级阅读的实施路径堪称典范。低段利用阅读平台,构建“每周小循环(线上阅读打卡)-每月大阅读(班级主题活动)-期末总庆典(成果展示)”的完整闭环。高段则推向项目化,让阅读成果可视化、思维化。
AI赋能个性化辅导:AI在英语组扮演了“永不疲倦的私人教练”角色。在口语训练中,AI提供高效正音反馈;在课后,智能体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推送专属的单词和句型巩固练习,实现了“课堂高效输入”与“课后精准巩固”的无缝衔接。
聆听智慧的回响
专家眼中的成长与光亮
在答辩现场,以润德英才学校蓝继红总校长领衔的专家团不仅是用眼睛在看,更是用心在感受。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教育,是让每个细节都蕴含温度”
老师们的教学计划里,藏着一份难得的“精细”。无论是语文老师为不同年级精心挑选的晨诵诗集,数学老师对学生草稿本书写规范的重视,还是英语老师为每次阅读活动设计的趣味任务,都让人感动。
教育并非遥不可及的理念,恰恰藏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 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用心,汇聚成滋养孩子成长的涓涓细流。
“科技赋能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看见人”
润德英才的老师们展现了一种难得的理性:AI是出色的工具,但教师的爱、洞察和引导才是教育的灵魂。
老师们聪明地把重复性、标准化的练习交给AI处理,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时间,去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去点燃他们的好奇,去回应他们成长的困惑。
这种人机协同,不是用科技取代教师,而是让科技助力教师,回归到最有创造性的育人工作中。
“最终的成果,是写在孩子眼睛里的光”
“评判一堂课、一个课程是否成功,标准或许可以很简单——那就是看孩子们的眼睛里有没有光。”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语文思辨后的豁然开朗,看到了数学解题时的专注投入,也看到了英语表达中的自信从容。
教育最美的样子,莫过于此:知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了探索世界的钥匙;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成为了一场师生共赴的美好旅程。
撰文:品宣中心
一审:李家建
二审:曹 璐
终审:蓝继红
润德英才学校
RUNDE VERSATILE ACADEMY
一所有更多优质选择的学校
中高考、艺考、国际留学
多元升学出口
来源:成都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