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前道设备技术门槛高,从光刻到刻蚀,每一步都考验精密控制能力。北方华创能在这个“高手林立”的赛道站稳脚跟,靠的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从12英寸硅晶圆设备到先进制程工艺支持,它的设备已进入多家晶圆厂生产线,成为国产芯片制造的重要支撑。
芯片制造分前后两道工序,前道是硅晶圆变裸芯片的加工,后道是裸芯片的封装测试。
这两项分工中,中国都有相关的设备厂商,排在全球靠前的位置。
前道设备领域,北方华创是咱的“扛把子”。2025年上半年,这家企业杀到全球第七;去年全年更是冲到第六。
要知道,前道设备技术门槛高,从光刻到刻蚀,每一步都考验精密控制能力。北方华创能在这个“高手林立”的赛道站稳脚跟,靠的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从12英寸硅晶圆设备到先进制程工艺支持,它的设备已进入多家晶圆厂生产线,成为国产芯片制造的重要支撑。
后道设备领域,香港的ASMPT(先进科技)更是个“狠角色”。这家成立50年的企业,在全球封测设备排名第四,是中国后道设备企业的最高位。
它前头只有日本的Disco、荷兰的Besi和美国的Kulicke & Soffa三家。ASMPT的看家本领是芯片贴装、引线键合和表面贴装技术,这些设备在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
翻开它的客户名单,几乎全球头部的封测企业都在列——从存储芯片到先进逻辑芯片封装,从CIS到HBM,ASMPT的设备覆盖了大部分主流应用场景。在中国市场,它更是“通吃”所有封测企业,成为国产替代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从北方华创的前道突围到ASMPT的后道领跑,中国芯片设备企业正在全球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这些企业不是靠“讲故事”起家,而是靠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一步步爬坡。它们的进步,直接推动着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进程——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意味着芯片产业链更少受外部因素掣肘,产业安全更有保障。
有人问,中国芯片设备企业凭什么能崛起?答案其实挺实在:就是埋头苦干,把每个技术细节抠明白,把每个客户的需求吃透。北方华创的工程师们可能正在实验室调试第N版设备参数,ASMPT的研发团队可能在优化第M代贴装精度。这些“看不见”的努力,最终都转化成了全球排名榜单上的数字变化。
芯片产业的竞争,从来都是一场“耐力赛”。从设备到材料,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环节都需要持续投入和耐心积累。而中国企业的故事,正是在这种“坚持”中,一步步写下新的篇章。
来源:只说数码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