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短十天不到,张雪峰、户晨风、蓝战非三位顶流接连出事,账号不是被封就是被限流,个人用户甚至被禁止关注。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句话放在眼下的网红圈,真是再合适不过。
短短十天不到,张雪峰、户晨风、蓝战非三位顶流接连出事,账号不是被封就是被限流,个人用户甚至被禁止关注。
曾经他们是流量密码,如今却成了反面教材。
事实证明,光靠流量撑起的江山,终究立不住。
张雪峰的走红,最初是靠“讲解高校”的短视频。
2016年那段《7分钟解读34所985》的视频,让他从一个普通讲师变成了“考研名嘴”。
一夜之间,名气和身价双双起飞。
后来张雪峰开始带课、上综艺、直播卖课,逐渐成为教育圈顶流。
逢高考、考研季,他的出现总能收割一大波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成了无数考生心中的“稻草”。
可随着课程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也水涨船高。
一张所谓的“梦想卡”要12999元,其他课程更是高达两万。
对焦虑家长来说,买课成了心安的寄托。
张雪峰不止一次在直播间语出惊人。
那句“文科行业说白了就是服务业”,直接把不少专业和从业者拉下水,气得学生家长和网友直呼“拉踩”。
道歉没几天,他又在直播间故弄玄虚,用半遮半掩的手法吊胃口。
张雪峰已经从老师变成了“卖焦虑的商人”。
9月24日,多个平台出手,张雪峰的账号被禁止关注。
面对外界的质疑,他只甩下一句“是账号问题”,还强调“很快能解决”。
可这一次,网友并不买账。
因为他早已忘了初心,把教育当成了流量的工具。
户晨风的遭遇,更像是“飘了”的报应。
这位百万博主,靠“国外购买力挑战”起家,拍的是一些小众题材视频,逐渐混出了名气。
可火了之后,他的言辞越来越过火。
先是公开贬低用安卓的人“不配和我说话”,接着又从学历到职业,把网友踩得一文不值。
这样搞对立的方式,虽然带来了流量,却也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扒出,户晨风一场直播能进账上万,还故意晒后台截图,炫耀自己赚得多。
久而久之,这种优越感越来越重,他索性把“崇洋媚外”和“贬低国人”当作人设。
现在好了,账号被全网封禁,视频也被下架。
本该是社会观察,结果变成了挑拨对立;本该靠作品出圈,最后靠争议收场。
蓝战非是典型的“人红心飘”。
出身草根,早年靠游戏代练糊口,后来因为打职业,被人看中,从此一脚踏进电竞圈。
退役后转型做主播,赶上《绝地求生》爆火,他直接涨粉百万,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主播。
那几年,蓝战非的人气不断攀升,代言不断,视频报价一度飙到150万。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财富。
可蓝战非并不满足,还在直播间放出狂言:“九位数都小看我。”
这话彻底击碎了粉丝的幻想。
老一辈一直坚信“读书改变命运”,而他却不断强化“当网红更赚钱”,对青少年的三观冲击极大。
今年,蓝战非先是注销了5家公司,紧接着账号被限制。
曾经被视为励志草根,如今却成了“误导青少年”的典型。
钱可以赚,但底线不能丢。人一旦失去敬畏,离翻车也就不远了。
从张雪峰到户晨风,再到蓝战非,他们的下场其实早有征兆。
一个拿“教育焦虑”做生意,把家长的无助变成盈利工具;一个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把对立当流量;还有一个沉迷炫富,把价值观引到歪路上。
当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割韭菜、赚快钱时,迟早要被现实“清算”。
平台封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警醒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观众的信任。
流量不是万能的,失去底线的流量,更是一场灾难。
网红这条路,走到最后拼的不是噱头,而是底线和责任。
流量可以让人短暂爆红,但不能长久立身。
教育该有敬畏,言辞需要分寸,价值观更要守住。
这三位网红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警钟。
红得快,可以;但红得久,靠的从来不是嘴炮,而是底气。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