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广元了吗?“吉祥之鸟”朱鹮现身朝天潜溪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4:33 1

摘要:上午十点左右的河边,阳光刚好,摄影爱好者杨树操本来只是出来遛娃,偶然发现了几只白色的大鸟。靠近一看,头和脚竟是橘红色,不是白鹭而是朱鹮。说实话,我看到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震惊:五只朱鹮在河边低空飞行、结队觅食,最后在树枝上歇着,像是在城市旁边开了一个小小的自然展

5只“吉祥鸟”在广元河边悠哉散步,无人机拍下半小时画面——惊喜还是打扰?

上午十点左右的河边,阳光刚好,摄影爱好者杨树操本来只是出来遛娃,偶然发现了几只白色的大鸟。靠近一看,头和脚竟是橘红色,不是白鹭而是朱鹮。说实话,我看到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震惊:五只朱鹮在河边低空飞行、结队觅食,最后在树枝上歇着,像是在城市旁边开了一个小小的自然展。杨树操回家取了无人机,记录下近半小时的画面,鸟群对无人机并不惊慌,这种罕见的平静更让人感到幸运和心疼。

这次出现并非孤立事件,当地村民说自五月起这些朱鹮就常来这里停留,官方也把朱鹮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好消息:或许是河流生态改善、湿地恢复,或是人类活动在某些地方减缓,给了这些敏感物种一条喘息的缝隙。更重要的是,这种在四川境内首次确认的夏季栖息行为,说明保护措施和栖息地连通性开始出现积极信号,这对正在为下一代担忧的我们来说,是一丝安慰。

但兴奋之余,我也有警惕。无人机拍摄带来了绝佳画面,但并非总是安全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朋友小李的经历:他去年用无人机拍候鸟,结果惊动了整个鸟群,鸟儿慌乱起飞,几天后那片湿地再也没见过它们的身影。我并不是反无人机,而是想说一个界限问题。惊喜不能成为干扰的借口,记录自然的热情不应以牺牲野生动物的安全为代价。我们享受美景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守护者,而不是打扰者。

所以当你在野外偶遇像朱鹮这样的受保护动物时,应该怎么做才算负责任呢?首先保持距离,用长焦镜头而不是靠近身体去追拍,尽量保持安静,别用闪光灯或高声喧哗,也别试图投喂或吸引它们靠近你的地方。其次,如果想记录,不妨先联系当地管理机构或保护组织,了解是否有允许的拍摄时段或方式,必要时遵守临时管控要求。最后,把你的影像和发现反馈给专业机构,这样既能增加科学监测数据,又能避免重复打扰同一群体。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种偶遇可能会越来越多,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随着生态修复和环境意识提升,更多珍稀动物会重新利用边缘栖息地,这既是成功,也是责任。不仅要鼓励公众参与观察和保护,还要建立社区级的巡护机制、对摄影爱好者进行行为引导、对无人机使用设定合理规范。未来的方向应当是把公众的好奇心转化为主动的保护行为,而不是无序的观光或猎奇。

说到这里,我想强调一条话:珍稀不是用来展示的标签,而是需要守护的保险箱。看到朱鹮在我们身边出现,是惊喜更是提醒。我们可以为能够目睹这样的瞬间感到幸运,也应该把这种幸运转化为长期的耐心和行动,比如支持当地栖息地保护、参与志愿巡护、在社交平台传播科学观念而非追求流量。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罕见动物?当时你做了什么,心里有什么纠结或感动?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吧。

来源:湖水碧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