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春时节,红霞满枝。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岭上果园的樱桃种植基地,晶莹剔透的樱桃缀满枝头,果农、游客穿梭林间采摘鲜果,直播间里入园采摘的门票销售火爆,果园旁的农家乐挤满了客人……一颗小樱桃,描绘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
朝天区沙河镇
□冉金鹭
暮春时节,红霞满枝。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岭上果园的樱桃种植基地,晶莹剔透的樱桃缀满枝头,果农、游客穿梭林间采摘鲜果,直播间里入园采摘的门票销售火爆,果园旁的农家乐挤满了客人……一颗小樱桃,描绘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
近年来,沙河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小樱桃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路。
一颗红果,盘活小乡村
“以前樱桃成熟了,我们要摘下来自己背到城里或者路边去卖。今年村上安排了直播帮我们售卖樱桃,同时我们在果园采摘务工,樱桃卖得好,自己也能挣工钱。”一大早,白虎村村民俞德华一边采摘樱桃,一边高兴地说,樱桃产业发展起来了,靠着在果园务工,一年也能挣不少钱。
沙河镇有着悠久的樱桃栽植历史。沙河樱桃个大色鲜、皮薄汁多、口味甘甜,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全镇樱桃种植面积2.5万余亩,带动4000余名群众增收。
“我是刷到了直播,特意导航过来的。”游客周玉娟提着亲手采摘的樱桃,向笔者展示着自己和朋友们拍摄的照片。
农旅融合让樱桃产业更添活力。近年来,沙河镇构建了樱桃种植、农旅融合的产业链。每年樱桃成熟季,“樱桃采摘”“樱桃的花样吃法”“游园”等活动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
同时,白虎村的民宿、农家乐创新推出了以樱桃为主食材制作的美食——“珍珠丸子汤”,吸引游客品尝。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德介绍,樱桃采摘季开启以来,附近的群众仅是售卖茴香饼、干豇豆、萝卜干等特色小吃和农产品,平均一天能挣得300元左右。
科技赋能,提升“含金量”
“只要19.9元,一大一小进园畅吃……”在岭上果园,主播正在展示、介绍树上缀满的樱桃,售卖采摘入园门票。
“今年我们在传统销售的模式上,增加了线上直播售卖门票的方式,不仅线下配送产品,还为游客提供入园体验采摘。”果园主董刚介绍,自4月20日开园以来,平均每天有千余人入园采摘,最高峰达到 2200 余人次。
面对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挑战,该果园打出“科技牌”,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精心筛选的中草药有机水溶肥料,有效提高了樱桃的产量和坐果率。
“这个肥料里面所含的复合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能被植物体快速吸收;中药所含的碱类物质对害虫具有驱避成虫、抑制繁殖作用……”董刚说,果园内种植樱桃 30 余亩,今年预计樱桃总产量 4 万斤左右、收入 50 万元。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畅销”,从“单一鲜食”到“多元开发”,沙河镇樱桃产业的蝶变印证了特色农业的振兴潜力。在这片红色的甜蜜事业中,科技与传统交融,生态与经济共舞,不仅让青山变“金山”,更让农民变成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受益者。
朝天区沙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在品种改良、数字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樱桃的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