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深人静,灯火已然熄灭,四下沉入一片安谧的黑暗。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只亮一盏昏黄的台灯,借着那一圈暖光,仔细地将那对领花别在新熨好的常服领角。灯下,军装泛着温润的光泽,像藏着岁月的密语。这身军装,在我们家传了三代。每一次交接,都静默如星河交替,不着痕迹,却自有千
夜深人静,灯火已然熄灭,四下沉入一片安谧的黑暗。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只亮一盏昏黄的台灯,借着那一圈暖光,仔细地将那对领花别在新熨好的常服领角。灯下,军装泛着温润的光泽,像藏着岁月的密语。这身军装,在我们家传了三代。每一次交接,都静默如星河交替,不着痕迹,却自有千钧。
霎那间,记忆忽然飘远,落回十六年前一个阳光清澈的上午。那天早上,邻里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坐满了人,电视荧屏亮着,男女老少屏息凝神,共同注视着国庆60周年阅兵的盛大画面。而在我们家,爷爷紧攥着那只用了多年的旧茶杯,指节微微发白。他的目光被直播画面中一支正步走过的迷彩方阵牢牢锁住,眼眶有些发红。忽然,他颤着声音唤我:“雪儿你看,战士们多精神。”他苍老却依然有力的手指指向屏幕,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爷爷穿军装,你爸爸也穿军装,到你这儿……可不能断了。”
爷爷的军装照。
我好奇地追问起爷爷的故事。他曾是团里的电话兵,整天守着一台老式的磁石总机。有一次,他在田埂上刚把断掉的线接好,耳机里就传来了急呼:快接卫生队,有个战士晕倒了。他赶忙插好塞绳,连通了电话。因为他的及时反应,那名战士得救了。后来卫生队的护士讲,如果再晚一会,可能就有生命危险。爷爷总把“军装是责任”挂在嘴边。看着他回忆往事时眼中掩不住的光亮,我忽然懂了,这身军装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在他的影响下,我选择了参军入伍。可是新兵连的军旅生活,并不像爷爷讲述中那般带着传奇色彩。三公里跑到肺像要炸开,战术训练爬得浑身青紫,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紧急集合都让人手足无措。在训练最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一次练军姿,汗水流进眼里,蜇得生疼,膝盖也早已麻木,似乎不会打弯儿了。一股说不出的委屈猛地涌上心头。那天晚上,我拨通了爸爸的电话。才听到他的一声“喂”,我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
父亲的军旅照。
等抽泣声稍微平复,那头传来爸爸温和却坚定的声音:“雪儿,爸知道你苦。当年我比你还要狼狈。练习端枪,枪口挂三四块砖头,扛几十斤木桩跑十公里都是家常便饭。”我攥着手机,慢慢止住眼泪,把听筒贴得更紧。“那时的我跟你一样,晚上经常偷偷躲在被子里哭,甚至后悔为什么追着你爷爷的步伐穿上了这身军装。”他继续说,“后来1997年遇到大洪水,我在江堤上守了整整十天,脚背泡得像是发面馒头。可我不敢停,因为片刻的歇息,就可能让洪水钻了‘空子’,危及老百姓的生命……正是平时练就的那点耐力,让我能扛着沙袋在泥地里来回跑,能蹚着水把老人从村里背出来。要是当初怕苦偷懒,真到了关键时刻,别说保护别人,自己都撑不住。”
爸爸的声音软下来,带着心疼:“再坚持坚持。等你以后回头看,就会明白,今天咽下的苦都不会白费。”
挂了电话,我走到窗边,看见器械操场上还有战友在夜训。月光清亮,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每一个动作里都透着不服输的劲儿。
从那以后,每次站军姿,汗水依旧蜇眼,可我的背挺得越来越直;每次跑三公里,喉咙依旧火辣,可脚步却越来越稳。那些曾经让我畏难叫苦的磨练,正在不知不觉间打磨着我,给我以力量。后来,我凭借在部队里锤炼出的韧性,考上了军校。四年光阴匆匆,如今我走出军校大门,即将走向新的岗位。我知道未来还有无数挑战:岗位上的新课题、带兵时的千头万绪,都在前方等候。
军校毕业时与家人合影。
但我不再畏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爷爷的执着、爸爸的坚守,想起自己从列兵到学员这一路走来的足迹,我就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和信心。窗外的风穿过营区的香樟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爷爷在轻轻地说:“齐步走!”我挺直脊背,迈向新的军旅征程。
这条路,我们三代人,正一步接一步地走下去。
文字整理:任贵
责任编辑:闫珂
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