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量砸中的“鸡排哥”:炸到中暑,每天睡三四个小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4:41 1

摘要:“轰隆!”景德镇的雷雨砸在伞面上,可街头的队伍没散——从上海坐高铁来的姑娘攥着伞柄,闪送员大哥第6次排队代购,排在队首的男生已等了3个半小时,只为一口“鸡排哥”李俊永炸的6元鸡排。9月27日下午,当骑着三轮车的李俊永出现在街角,人群瞬间涌成包围圈,而这位连续多

“轰隆!”景德镇的雷雨砸在伞面上,可街头的队伍没散——从上海坐高铁来的姑娘攥着伞柄,闪送员大哥第6次排队代购,排在队首的男生已等了3个半小时,只为一口“鸡排哥”李俊永炸的6元鸡排。9月27日下午,当骑着三轮车的李俊永出现在街角,人群瞬间涌成包围圈,而这位连续多日只睡三四个小时的摊主,眼里只剩翻腾的油锅和满场的期待。

这场流量风暴来得猝不及防。48岁的李俊永做小吃摊二十三年,从酱香饼到鸡排,摊位没挪过地方,靠“4点半后只卖学生、比散户便宜1元”的规矩攒下老客。直到他“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调侃、“别亏待自己肚子”的暖心劝购被传到网上,6元鸡排突然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网友说他“把三轮车开出了迈巴赫的气势”,账号开通5天粉丝就破27万。

流量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是连轴转的透支。凌晨两三点,李俊永还在和妻子备料腌肉、熬制酱料,睡三四个小时就得起身,下午3点出摊后,原定8点半的收工时间天天拖到晚上10点半。两个油锅连续工作16小时,钢板热到发红,他被裹在热浪里,一边盯着鸡排炸制火候,一边哑着嗓子回应顾客,连“谁不吃辣、谁要多孜然”都记在心里。9月24日,高温终于让他扛不住中暑,还是热心市民送来风扇才缓过来,可醒来第一句竟是“别关火,顾客还等着”。

家人劝他歇一天,他死活不肯:“大老远来的人吃不到,我良心不安。”舅舅和侄子全来帮忙裹粉、打下手,城管特意加班维持秩序,夜市办划出专门等候区,可队伍还是从街头拐到街尾,有人凌晨四点就来占位,淋着大雨也不肯走。即便实行每人限购四块,每晚仍有顾客空手而归,他本想7点截单,终究还是狠不下心作罢。面对镜头,他总说“热爱就不觉得累”,可家人知道,“这么多摄像头围着,他心里早有压力了”。

更难得的是流量中的清醒。有人劝他搞加盟、做直播带货,全被他拒绝,只说“顾客排队够累了,折腾这些就变味了”;他主动公布鸡排制作过程,强调“没有科技与狠活”,鸡腿肉选当天鲜货,孜然要先炒再磨。这份坚守让老客更认可——有拄拐的老兵专程赶来,有追随十年的熟客说“就信他的实在”。

当夜幕降临,最后一块鸡排递到顾客手中,李俊永瘫坐在路边,看着空掉的油桶,嗓子哑得发不出声。这场流量盛宴里,他没涨价、没跟风,只守着“让顾客吃得开心”的初心。正如网友所言:“我们排队等的不是鸡排,是快节奏里少有的真诚。”只是没人愿看到,这份真诚要靠“每天睡3小时、炸到中暑”来维系。

或许“鸡排哥”的走红早已注定——在机械话术充斥的消费时代,他用一句暖心话、一份扎实味道,戳中了人们对烟火气的向往。但流量终会褪去,希望那时的他,既能守住小摊的初心,也能睡个安稳觉。毕竟,真正的好味道,从不需要靠透支身体来支撑。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