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以来,水晶文房供玩颇为流行,至清亦多见,乾隆朝廷更有工艺精湛的水晶雕件出现。但天然水晶中,多有杂质,在开采过程中,能有大块纯净原料存世已属难得,而且由于其质脆,加工不易。
近来比较多藏家咨询到水晶藏品,很多都是有年份的水晶珍藏,有些是手镯,有些是印章,还有一些小珠串等等。
每一件水晶之作都能看到古人的审美与极佳的技艺,都是工艺绝佳的结晶。
以前一直觉得水晶是近现代才有的,后来发现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把水晶研究加工得淋漓尽致了。
水晶工艺品存世不乏,据考古资料,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水晶制品。
明以来,水晶文房供玩颇为流行,至清亦多见,乾隆朝廷更有工艺精湛的水晶雕件出现。但天然水晶中,多有杂质,在开采过程中,能有大块纯净原料存世已属难得,而且由于其质脆,加工不易。
因此有一佳器实属不易。
拍场上常见是水晶瓶壶、水晶文房雅器、印玺和饰品,一起来欣赏,并且了解价位吧
汉 水晶辟邪 尺寸高5.5cm 成交价 HKD 336,000 RMB 309,019 中国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辟邪以天然水晶为材,透澈细洁。水晶古称水精,又称水玉,是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喜爱。
辟邪呈蹲踞之姿,头生独角,下颚长须,双耳竖立,张口露齿,双目圆瞪下视。四肢粗壮有力,右前肢上举贴于首侧,姿态生动,威而不露。
此件拍品整件水晶材质晶体润泽,辟邪神态安然,造型线条自然流畅,舒展有力,其体态劲健,一派遒劲古道之风,非良工而不能为,是件充满灵性之水晶佳器。
清乾隆 水晶九芝三联瓶 长20cm 成交价RMB 264,500 中国嘉德2023春季拍卖会
水晶质,光洁纯净,瓶细颈,阔腹,圆钮盖。
器身由盘曲的枝干将玉兰、宝瓶及灵芝连结并托起,整器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
自然逼真,工艺精湛,使世人得以窥见乾隆时期玉雕技艺之高超。
水晶质,光洁纯净,瓶细颈,阔腹,圆钮盖。器身由盘曲的枝干将玉兰、宝瓶及灵芝连结并托起,整器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自然逼真,工艺精湛,使世人得以窥见乾隆时期精雕技艺之高超。
清乾隆 水晶雕螭龙纹瓶 高(含座)20cm 成交价RMB 218,500 中国嘉德2023秋季拍卖会
清雍正 水晶铺首盖瓶 尺寸 高(with stand)22cm 成交价RMB 172,500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本品难得的是配有与瓶一体的底座,便整体更显挺拔庄重,瓶底刻有“雍正年製”款。
除了对工艺要求苛刻的水晶瓶,还有一些小巧的藏品,诸如文房用的一些雅器。
清中期 水晶刻竹纹镇尺 尺寸 24.1×3.5×2.2cm 成交价RMB 138,000 中国嘉德2022秋季拍卖会
此件镇尺呈长方条形,形状及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清代中期风格。天然水晶琢制而成,纯净无暇,剔透晶莹。器身呈竹节形,琢秀竹一竿,随风摇曳,竹节俊秀,细枝竹叶自下向上而出,叶片舒展,自然劲健。器雕工细腻,惟妙惟俏,竹中通外直,清高而有节,寓清正刚直之意。
边侧落:“香雪室”阳文款。“香雪”是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书房,由乾隆亲自参与营造,仿养心殿梅坞而建。
清 水晶花卉耳衔环洗 尺寸长15.5cm 成交价RMB 66,700 嘉德四季第54期·仲夏拍卖会
清嘉庆 水晶留皮螭龙纹笔筒 高14.5cm 成交价RMB 437,000 北京保利第14期精品拍卖会
清代似乎将雕刻技艺发挥到极致,不论是玉雕还是水晶雕刻都是极尽巧技,不论器物大小都是活灵活现,莹润细腻,古人在有限的工艺中将自然赋予的纯净材料运用到极致。
这是每一位藏家在欣赏此类藏品时的惊叹。
明 水晶山子 尺寸高7cm;长14.3cm 成交价 483,000 中贸圣佳2022春季拍卖会
以水晶制作笔山,自宋代起已是文人雅士中颇为风行之事,至明代更蔚然成风。古代文人以尚古简约为审美风尚,笔山的器型亦以此为特色。本品形姿天成,承宋以来的文人审美,颇有古雅之韵。
古人常爱白水晶,更是晶莹剔透,纯洁无瑕。
清早期 水晶雕云蝠纹两用式笔搁 长12.1cm 成交价RMB 126,500 2024中贸圣佳四季·迎春拍卖会
明代 水晶菩萨璎珞 尺寸宽15cm 成交价RMB 460,000 中贸圣佳2023春季拍卖会
这套璎珞便是以这样的佛教经典样式“忍冬纹”为核心创作,左右弧形构件由白、茶两色水晶穿插组合延展至肩部。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组非常珍贵的水晶御玺吧
清乾隆 御制黄水晶「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组玺三方(原配紫檀印匣)
尺寸2.6×1.4×4.3cm;2.1×2.1×4.6cm;2.3×2.3×5cm
成交价RMB 19,550,000
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乾隆玺印材质以和阗玉、寿山石为大宗,水晶印极罕。水晶古称水精,被视为祥瑞神异之物。考古资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水晶制品出土,又据唐末史书记载,水晶产地颇多,同时,又从大秦、波斯等国输入,故各类水晶制品出现较多。
明代以来以水晶雕文房供玩者颇为流行,至清亦多见,乾隆朝更有工艺精湛的水晶雕件出现。此三枚印章主体材质异常纯净,宛若冰晶,内部略见有天然纹理。
天然水晶为晶体,硬度为7,有难雕已碎的特性,因此在用作雕刻材料时多做大型简洁的雕刻,极少用来精雕细琢或刻字。
尤难于雕刻细劲的阳文元朱文篆。从故宫现存的玺印来看水晶材质者较为罕见,在乾隆即位前的雍正二年,造办处为14岁的四阿哥弘历刻制的一组六方印章中,即有一枚水晶章「存诚主敬」。在乾隆皇帝即位前所制的「宝亲王宝」(组玺)中亦有一枚「乐善堂」宝为水晶雕刻而成。
据《乾隆十二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匣作十一月初六记载,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各式印章六十四套传旨俱配紫檀木罩匣,其中就提到了三套「水晶宝三方」,其中很可能就包含此套三枚宝玺。
相关分享就到这里!(滴滴滴滴请允许编者插播一下)
有藏品需要咨询交流随时滴滴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