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沙城的街道上,装甲运兵车的履带碾过废墟,以色列国防军的枪声与空袭爆炸声此起彼伏。这座巴勒斯坦城市正经历着本轮冲突中“最残酷的阶段”。
装甲运兵车堵在平民家门口,装满炸药,计时开始——两小时内不撤离,“上西天”就是全家人的命运。
加沙城的街道上,装甲运兵车的履带碾过废墟,以色列国防军的枪声与空袭爆炸声此起彼伏。这座巴勒斯坦城市正经历着本轮冲突中“最残酷的阶段”。
以军将四辆装甲运兵车堵在一个大家族门口,车上装满炸药,要求这家人在两小时内出城离开,否则就要引爆炸弹,将全家“送上西天”。
这种自杀式装甲车堵门战术已成为以军清理居民区的恐吓手段。此前以军已经用这种手段威胁了当地好几个家族,绝大部分家族都选择了离开,前往加沙地带南部。
01 战事升级:加沙城遭遇“最残酷阶段”
以色列国防军近期显著加强了在加沙城的军事行动力度。过去几周,以军第188装甲旅和第828旅在加沙城地区开展行动期间,袭击并打死了数十名武装人员,拆除了地道竖井和地下隧道,并在平民区发现了隐藏的武器。
9月28日,在确认一名武装人员试图在一辆以色列装甲运兵车附近安放爆炸装置后,以军向该人员开火并将其打死。不久之后,以军在同一地区又发现了一个武装团伙,以空军战机随即将其消灭。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27日明确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正进入“决定性阶段”且不会停止,“直至实现所有目标”。这一表态清晰地展示了以色列政府继续推进军事行动的决心。
卡茨
02 人道危机:平民成冲突最大受害者
随着军事行动升级,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加深。加沙地带卫生部门9月28日发布消息称,过去24小时,以军军事行动已造成79人死亡、379人受伤。
自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6005人死亡,另有168162人受伤。
以色列军方继续要求加沙城居民撤离。以军称,已有约7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并向南撤离。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在以军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前,加沙城约有100万居民。
03 被扣押人员危机:军事行动引发新担忧
9月28日,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称,由于以军过去48小时在加沙城两处居民区展开猛烈的军事行动,卡桑旅与两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已经失去联系。
声明表示,这两名被扣押人员正面临生命危险,以军必须从当天下午6时起的24小时内暂停对加沙城相关区域的空袭并从那里撤出地面部队,以便卡桑旅找到并转移这两名被扣押人员。
卡桑旅要求以军立即撤至加沙第8街以南,并停止空袭24小时,以便设法营救这两名被扣押人员。以色列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04 撤离行动:大规模人口迁移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27日表示,目前已有超过75万名平民离开加沙地带。这一数字比24日估计的70万又有明显增加,表明撤离正在加速进行。
以军此前曾下令平民撤往其在加沙南部划定的人道主义区域。随着以军向加沙城纵深推进,近几日撤离人数明显增加。
不过,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误导巴勒斯坦民众,威胁他们撤离到加沙地带中部和南部的“人道主义安全区”,但继续对这些地区发动袭击。
05 军事损失:以军也付出沉重代价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非没有代价。9月18日,一支以军车队在加沙南部拉法地区行进时,打头的D9装甲推土机刚过,后面一辆悍马车就碾上了路边炸弹,造成四名士兵当场死亡。
自去年10月军事行动开始,以军阵亡人数已经达到895人,受伤6134人。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多少破碎的家庭?
更可怕的是心理创伤。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KAN的数据显示,军队中自杀的士兵总数已达到54人。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哈马斯在声明中具体披露被扣押人员所处居民区,这是没有先例的。以色列一个被扣押人员家属团体说,正同相关部门评估这份声明。
加沙城的居民们被迫在枪声和爆炸声中做出艰难抉择——是留在家里面对装甲运兵车可能带来的“死亡威胁”,还是冒险穿越战区前往未知的“安全区”。
来源:sky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