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展示擎天柱,假手惹争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02:58 1

摘要:9月初,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在X平台发布了一段“随手拍”的视频,让我们首次一窥特斯拉擎天柱三代(Optimus Gen 3)的真实现场互动。而陪同出镜的,正是伊隆·马斯克本人。

9月初,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在X平台发布了一段“随手拍”的视频,让我们首次一窥特斯拉擎天柱三代(Optimus Gen 3)的真实现场互动。而陪同出镜的,正是伊隆·马斯克本人。

这段不足两分钟的短视频,没有华丽的包装,却意外地揭示了擎天柱身上的三大关键进展与技术瓶颈。本文将为你一一拆解。

一、亮点1:首次搭载Grok语音模型,能“聊天”的擎天柱来了!

在视频中,贝尼奥夫随口问道:“擎天柱,你在干嘛?”

这位机器人不紧不慢地回答:“我在这里,随时帮忙。”

虽然听上去有点“慢半拍”,但这正是特斯拉首次集成XAI的Grok语音模型。这不是传统指令识别,而是真正的AI语义理解。

但延迟也是明显的。业内分析师认为,目前Grok语音模型仍运行在云端,未来要实现本地化语音交互,对算力、内存、上下文动态加载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观点金句①】

“擎天柱的AI脑子已经开始思考了,但反应速度还在追赶人类的语速。”

二、亮点2:手部设计惊艳却引发争议,是真手?还是“假手”?

擎天柱三代的“手”,外观纤细,有指甲、有皮肤质感,逼真程度直逼仿生手。

但视频中,这只手全程未动,于是网友炸锅了:

• 有人说是“占位手”或审美用的假壳;

• 有人说为了防止竞争对手逆向工程,故意“套了个手套”;

• 更有传言称擎天柱的手差点走错技术路线,是马斯克亲自干预“救了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早在几个月前就说过:“手的工程复杂度,占了整个擎天柱的一半。”

下一代手部将具备22个自由度,能演奏乐器、穿针引线、甚至用手语交流。

【观点金句②】

“你以为是个假手,但它的复杂程度可能比你整条手臂都贵。”

三、亮点3:贝尼奥夫口误还是剧透?定价高达50万美元

视频中,贝尼奥夫随口说出一句话:“擎天柱能替代20万至50万美元的人工工作。”

这句话被两种方式解读:

• 是说擎天柱售价区间在20~50万美元;

• 还是说它能替代人类年薪20~50万美元的工种?

如果是前者,价格确实不便宜;但如果参考Model S初期定价,再看现在的Model 3和Y,大概率未来会随着量产大幅降价。

【观点金句③】

“当机器人成本下降,它不止能替你打工,它还能取代你。”

四、Figure 02来势汹汹,网友质疑擎天柱进展缓慢?

就在同一天,竞争对手Figure公司也发布了Figure 02机器人“洗碗机整理”的演示视频,流畅完成了盘子、碟子、茶杯的分类收纳。

于是网友纷纷对比:

• 擎天柱语音慢 → 延迟;

• 擎天柱步伐慢 → 谨慎;

• 擎天柱手不能动 → 假手?

有人甚至提出:“擎天柱是不是遇到了技术瓶颈?”

【观点金句④】

“Figure已经在干活了,擎天柱还在厨房门口犹豫。”

五、马斯克的回应:擎天柱是特斯拉未来80%价值!

面对质疑,马斯克并未回避。他在X平台放话:

“特斯拉未来80%的价值将来自擎天柱。”

同时,XAI语音团队也表示,他们正在为擎天柱、车载AI助手打造统一的语音大模型平台。

从“能听懂指令”,到“能理解语义”,再到“能自主完成任务”,马斯克正在复刻FSD的技术路径,把AI大脑与传感系统合二为一。

六、总结:这只“未完成的擎天柱”,正在成为未来劳动力的代名词

虽然这段视频更像一场“实验室随拍”,但透出的信号已经足够震撼:

• 语音AI → 迈入语义交互时代;

• 仿生手 → 成为最大技术挑战;

• 定价策略 → 为未来量产铺路。

马斯克亲自出镜,CEO随手拍,Grok团队同步发声。这不是公关片,但每一帧都透露出特斯拉的未来赌注。

【终极金句】

“当机器开始走路、说话、伸手时,人类的‘劳动力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

来源:爱车这一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