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伟穿警服带货被拘,解禁后商务涨价流量更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2:51 2

摘要:娱乐圈的“戏精”年年有,但像嘎子这么会整活儿的,还真是让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直呼刺激。

娱乐圈的“戏精”年年有,但像嘎子这么会整活儿的,还真是让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直呼刺激。

谁能想到,昔日抗战剧里的憨厚少年,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顶流,结果因为一套警服,被现实狠狠“执法”了一回。

这波操作,放在任何年代都可以拍成一部黑色喜剧。

更离谱的是,刚出来没多久,有关嘎子的祝福视频、产品推荐、肖像授权,价格直接起飞,不涨价都对不起这波“流量劫”。

说实话,这瓜要不是亲眼见,谁能信?

娱乐圈有句老话,叫“塌房塌得越狠,流量涨得越猛”。

这话放在嘎子身上,妥妥的。

你还记得前两年罗某舟道歉那场直播吗?

粉丝痛哭、榜单狂飙,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广告商们一边装作正义化身,一边悄悄打电话问商务:“下架了吗?不下赶紧上!”网友们这回也是同一个剧本——“嘎子出事了?先别急着骂,抖音祝福视频还能买吗?”热梗刷屏,“嘎子警服带货”直接抢了热搜C位,这剧本谁写的,得加鸡腿。

说回事件本身,嘎子谢孟伟在直播间穿了身正儿八经的警服,还特意加了“拍戏现场”几个字,试图给自己留个台阶。

奈何网友们眼睛比鹰还尖,立马报警。

警方效率也是没话说,拘留七天,官方通报、账号封禁、戏份全删,这一套连招操作,堪称“圈内大快人心”。

本以为嘎子要凉,结果他这边刚解禁,商务那边的价格通知就来了,比原价直接上调1.5倍。

你要是觉得荒唐,那你还真是太年轻,资本的嗅觉比谁都灵,管你正负舆情,流量就是钱。

这事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真就消失了。

可嘎子不同,他属于那种“翻车还能翻红”的体质。

类似的例子不少,前有某流量小生塌房后,粉丝集体自发控评,品牌连夜换人,第二天代拍都涨价三成。

还有年初某歌手直播失言,虽然广告大片全被撤,但线下商演报价逆势翻番。

奇葩吧?

但这就是娱乐圈的真相:流量大于一切,狗血剧情反而拉高身价。

商务公司也不傻,嘴上说“我们很谨慎”,但实际上,产品检测报告、营业执照这些流程都能过,嘎子的祝福视频、产品带货依然有人抢着排队。

5万一年的肖像授权,3年打包只要10万,不怕你翻车,就怕你没热度。

网友在评论区玩梗:“嘎子哥,下一场穿什么?消防服还是道士袍?”玩笑归玩笑,真掏钱的还不少,毕竟谁也不想错过流量爆点。

同时,圈内人看得更透。

商家其实不在乎你是不是正面形象,只要能带货,能出圈,哪怕你昨晚还在热搜翻车,明天的广告照样能谈。

只要流量在,只要话题度高,翻车也是资源。

难怪有网友调侃:“娱乐圈没塌房,商务就像咸鱼没人翻。”这才是最真实的现状。

这波嘎子的翻红,也不是单一案例。

前有“顶流翻车,商务溢价”,后有“半红不紫,打工人风评逆转”。

关键在于,这两年整个圈层的心态都变了。

网友越来越不信人设,反而更爱看“事故现场”,品牌更愿意花钱买风险流量,谁能把话题顶到热搜,谁就有议价权。

哪怕你的戏份被剪,账号被封,商务照样不耽误,毕竟“流量是唯一的信仰”。

到头来,娱乐圈就是一场大戏。

今天你穿警服翻车,明天你带货涨价,后天又有人因为你一句“梗言”蹭热搜。

观众在屏幕前一边吐槽一边秒进直播间下单,圈内人表面正气凛然,背地里算盘打得啪啪响。

谁能想到,玩梗、翻车、涨价,这套流程居然成了流量明星的标配剧本。

就像那句老话,“你以为的结局,往往只是下一场流量的开场”。

娱乐圈里,热度永不眠,瓜田常青。

来源:海上看日落的旅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