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上海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在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正式拉开“犬风铃” 狂犬病防控试点工作序幕。启动仪式现场不仅为闵行区、浦东新区、嘉定区三大首批试点区授牌,还同步举办狂犬病区域净化创新技术论坛,以 “前端防控 + 技术赋能” 双轮驱动,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
日前,上海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在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正式拉开“犬风铃” 狂犬病防控试点工作序幕。启动仪式现场不仅为闵行区、浦东新区、嘉定区三大首批试点区授牌,还同步举办狂犬病区域净化创新技术论坛,以 “前端防控 + 技术赋能” 双轮驱动,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随着我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宠物经济已成为上海新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极。但与此同时,犬猫传播狂犬病的风险不容忽视—— 作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人兽共患病,狂犬病对人民生命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犬猫咬伤、抓伤需接受医学处置的人数超千万,防控工作刻不容缓。而科学研究早已证实,犬只免疫是预防人兽共患狂犬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当 70% 以上犬只完成疫苗接种后,即可形成有效免疫屏障,从源头上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正是基于“源头防控、关口前移” 的理念,2025 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 8 省 1 市启动 “犬风铃”——“犬免疫、人安全” 狂犬病防控专项行动。其中,“风” 谐音 “疯”,直指狂犬病(俗称 “疯狗病”);“铃” 谐音 “零”,象征 “狂犬病清零” 的目标。行动将通过基线调查摸清犬只底数、科学布局免疫接种点、动态评估免疫效果、强化全链条宣传培训等举措,同步探索城市与农村两类场景下的狂犬病综合防控模式,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性经验。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社会发出倡议: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元共治” 的狂犬病防控长效机制。以 “犬免疫、人安全” 为核心导向,行动将重点聚焦两大关键 —— 提升犬只免疫覆盖率、保障免疫效果稳定性,通过优化防控技术流程、集成多部门资源,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防控样板。为让市民直观感受防控服务,仪式现场还设置宠物义诊、养宠知识咨询、公益领养等便民环节,将 “专业防控” 与 “民生服务” 紧密结合。
据悉,本次“犬风铃” 试点启动活动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闵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古美路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多方协作确保试点工作落地见效。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犬风铃” 行动的直辖市,上海在狂犬病防控领域早已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免疫点管理标准、强化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举措,全市狂犬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目前,上海已建成 410 余个狂犬病免疫点,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提供全年无休的常态化免疫服务。2024 年数据显示,上海市注册犬只狂犬病免疫率已达到 100%,为试点行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启动仪式后,狂犬病区域净化创新技术论坛接续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野生动植物保护、海关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狂犬病区域净化的技术研究进展、多场景集成应用等议题深入研讨。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完善净化技术体系,为上海早日建成狂犬病净化区、推动防控工作迈向更高水平奠定技术基础。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