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12日至18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顺利举行。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有着重要意义,它是筑牢强国语言基石的关键举措,更是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
今年9月12日至18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顺利举行。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有着重要意义,它是筑牢强国语言基石的关键举措,更是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跨区域的商务合作日益频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让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业家、商人顺畅沟通,减少因语言不通造成的误解与沟通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例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普通话的广泛使用使得各地人才汇聚,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从文化传承与交流层面而言,普通话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经典的诗词歌赋、文学名著,只有通过标准的普通话诵读与讲解,才能让更多人领略其中的韵味与内涵,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下,普通话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像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开展的中文教学活动,让越来越多外国人通过普通话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文化。
推广普通话,学校是主阵地。教师应提升自身普通话水平,在课堂内外以身作则,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授课与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通过举办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行业,如交通枢纽的工作人员、旅游景区的导游、餐饮场所的服务员等,都应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用语,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优质语言服务;媒体要发挥传播优势,制作更多推广普通话的公益广告、专题节目,营造全社会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使用普通话,提升政务沟通效率与服务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摒弃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地方特色。二者应和谐共生,普通话助力人们融入更广阔社会,方言则维系着地域文化的根脉。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推普周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筑牢强国语言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