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一篇关于自闭症儿童上小学的文章,引起了很多普通儿童家长的不满,我想这个标题大概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事实上,也反映了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片面,缺乏了解。
前面一篇关于自闭症儿童上小学的文章,引起了很多普通儿童家长的不满,我想这个标题大概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事实上,也反映了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片面,缺乏了解。
我先用简单的篇幅说说自闭症的简单情况,再说特校和普校的事儿。
自闭症本身有很多种,像光谱一样,每个波长的都有,所以被称为谱系。
最差的谱系,与严重的精神疾病没什么两样,上课喊叫,咬人,什么都往嘴里塞。
最轻的谱系,只是有一些社交障碍,行为刻板障碍,比调皮的正常孩子好带好管得多,极其看重规则。
能力强的谱系,家长不说,外人看不出是自闭症。即便说了,人家也不一定相信,因为孩子没什么很严重的的行为表现。他有的问题,一般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能力差的谱系,也没人在乎他是不是自闭症,因为情况太严重了,在哪里都融不进去。不仅在学校没法子,在自己家里,家长也过不下去[苦涩]。是不是自闭症,都改变不了日子艰难的事实。但是呢,查不出具体有什么病,可能是未知但很严重的精神疾病吧。
就这样,一群差异很大的人,都被塞到了自闭症这个标签下。圈子里,很模糊但是比较简洁的划分方法是这样的,分成高功能自闭症和低功能自闭症两种。也有分成高中低三类的。
高功能与低功能的划分,是有变数的,不确定的。不像普通疾病那样,通过生物学手段确诊,很客观,所有患者的症状都极为相似。自闭症的确诊,是通过行为观察,与孩子沟通,与父母沟通,不客观,科技的东风没吹到这里。自闭症患者的共性很少,尤其是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儿童,病情找不到一模一样的。
我儿子是一个从中低功能,变成高功能的典型案例,曾经被一公一私两家幼儿园退学。现在一年级快结束了,学校没反应过任何棘手的事,说过的都是跟其它孩子一样的小事,没要求陪读,成绩凑合,课堂纪律表现也不是班上最差的。我主动找班主任聊过,没有大问题,整体顺利。
很多家长看到我儿子现在的表现,都怀疑是误诊了。只有他当年的两份ADOS-2评估报告还躺在那里默默诉说着无奈。
很感谢这一路走来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不管是劝退我们的老师,还是包容我们的老师,都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也间接促使我今天明明已经可以悄悄隐藏于人群中,远离这个圈子,但是依然在持续发声。
好了,再说说特校和普校的事。
高功能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能力很强,明说了别人也不见得相信的孩子,特校怎么可能要他?纯属浪费特校资源嘛。调皮的孩子哪都有,这些自闭症儿童不是最让人讨厌的。
特校的面试要求很高,一般的普校,报名后,只要户口等资料合格就可以了。特校不行,特校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特校虽然很少,也要看户籍。想去某个特校,必要条件也是“一套房”。
很多人说,那些低功能的呢?没有理由不去特校了吧?
事实上,特校的数量很少,班级也少,每个班的学生数量也很少,三少。即便只把低功能的孩子放到特校,现在的特校规模也得翻很多倍。
特校里的孩子,其实很吃财政资源,远远超过普校。如果特校扩建,我们这些打工人牛马该多交很多税了。不要指望从其它地方挪钱过来,最终的结果可能会终结在某位部堂大人的一句话上,“再苦一苦百姓,骂名美国担”。
强如美国,对自闭症人士的支持力度很大,财政压力也大。特朗普政府声称要从根本上解决自闭症问题,猜测就是因为财政,毕竟影响到总人口的2%了。其实不管谁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自闭症问题,谱系人士的家长都很开心。高功能的也开心,低功能的也开心,谁想终生带着自闭症的标签呢?只有伪装成阿斯骗流量的那些人不愿意摘下标签吧。
摸着其它国家的石头过河,目前看,最好的方案就是在普校里增加资源老师。
特校,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要求真的很高。再说一个反直觉的事情,特校肯定更希望招收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跟普校喜欢掐尖儿招聪明孩子一样,省事儿,还容易出成绩。
特校资源是根本瓶颈。假设,配置了足够的特校资源,我相信没有自闭症家长愿意让孩子继续在普校受那个罪,是一种精神折磨。
我写了那么多,如果能让部分圈外人知道自闭症是一个广谱的谱系概念,差异很大,我就知足了。毕竟社会对每一件复杂事情的了解,都要一点一点来。
来源:王雪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