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下,苹果Mac mini主机产品销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而,鉴于国内大多数用户对macOS操作系统存在适应性障碍,Windows操作系统主机仍为市场主要需求。那么与Mac mini同类Windows系统迷你主机值得大家关注吗
在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下,苹果Mac mini主机产品销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而,鉴于国内大多数用户对macOS操作系统存在适应性障碍,Windows操作系统主机仍为市场主要需求。那么与Mac mini同类Windows系统迷你主机值得大家关注吗?相比传统品牌主机或者DIY主机来讲,这样的迷你主机产品还有优势吗?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传统DIY PC VS mini主机对于普通用户的优缺点对比:
目前的电脑主机市场中早不是几年前PC DIY与品牌主机当道的时代了,随着Intel 品牌把NUC交给华硕之后,国内各种类似的迷你主机也是有了井喷式的发展。其整体销量在主流的电商平台,甚至已经有了超越传统品牌主机的趋势。在电商平台上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自己的迷你主机产品,而且对于大品牌自营产品用户也不用担心其售后问题。相较于传统PC DIY主机,用户需通过逐一排查的方式定位故障硬件,并另行办理售后维修手续,该流程相对复杂且效率较低。迷你主机产品可享受为期三年的质量保证服务,用户仅需通过单一品牌官方售后服务渠道即可获得全面售后支持。
而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日常办公以及影音需求来讲。PC DIY主机或者品牌商用主机能做的,迷你主机一样可以完成。虽然迷你主机多是采用移动端处理器,但是不要小看其性能。同样在良好散热的加持下,其性能不会比传统PC差。甚至相比一些偷工减料的PC主机来讲,迷你主机可能还更靠谱。毕竟很多品牌主机你打开机箱之前,你是无法直接在网页端或者商品介绍的详情页内看到你购买主机的内部的散热有多减配。
当然传统PC DIY主机或者商务机型肯定在DIY扩展与升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毕竟更大的机箱尺寸,想要升级内存或者硬盘都可以方便下手。但是同样需要用户具有相应的PC DIY的基础知识,在选购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产品型号规格。
例如在考虑升级像是显卡这类硬件的时候,你需要知道原先品牌主机内电源的功率情况,以及预留PCIe供电线的情况才可以去选购合适的显卡。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显卡的长度,因为一般商务主机尺寸问题还是会遇到与显卡长度尺寸的兼容性问题的。
那么选购迷你主机或者是NUC产品后它还可以升级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毕竟迷你主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从早期NUC产品只是提供核心硬件,需要用户自行安装内存以及硬盘时代发展了这么多年后。现在的品牌迷你主机如铭凡这类迷你主机厂商就已经直接提供给用户预装好内存、硬盘以及正版Windows11系统的完整主机产品给用户了。
这样的迷你主机用户到手搭配显示器和键鼠就可以直接开机使用了,而且对于有升级需求的用户来讲,只要一把螺丝刀拆开后盖就可以根据需要加装SSD固态硬盘或者升级内存,整体配置升级的操作并不复杂,即便是女生也可以简单上手。
对于有更高性能追求的玩家,像是铭凡的迷你主机甚至还提供了QCuLink技术,可以方便玩家通过其扩展外接显卡扩展坞来实现外接显卡的扩展。
搭配铭凡自家的QCuLink显卡扩展坞只要一根线材链接,就可以方便使用外接显卡了。这样的扩展无论你是有游戏需求,或者专业生产力或者AI算力需求,它都是可以帮你实现的。
我这里自己也是铭凡 UM880 Plus用户,日常我自己就用通过QCuLink外接显卡扩展坞搭配索泰 RTX 5080天启OC显卡日常使用。扩展了独立显卡的情况下,日常游戏娱乐以及生产力使用都非常方便。
针对日常使用中迷你主机在集成显卡配置下可能无法适配高分辨率显示器高刷新率需求的顾虑,经实际测试验证,AMD 780M集成显卡的性能表现符合预期。该型号显卡可通过设备背部配备的DP或HDMI接口,稳定实现4K分辨率下的高刷新率输出功能。
只是要注意,如果是搭配HDMI线材的话,因为本身的带宽问题可能最高支持120Hz高刷。但是如果搭配DP线材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实测在DP线材连接的情况下是可以满足4K 160Hz高刷的。
迷你主机性能够用吗?
目前主流的 Windows主机主要采用AMD或者Intel处理器,市场上各家主打性价比的迷你主机多是AMD平台的。我自己用的铭凡 UM880 Plus这款就是采用的主流的AMD R7 8845HS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采用8核心16线程设计,最高频率可达5.1GHz,继承了780M核显。
CPU-Z查看铭凡 UM880 Plus迷你主机的配置参数,搭配的16GB x2 的DDR5 5600MHz 笔记本内存。通过CPU-Z的Benchmark测试可以看到8845HS的多核性能要与AMD R5 9600X台式机处理器的性能相当,但是单核方面还是要弱于桌面处理器的。
65W的处理器性能释放下,实测铭凡 UM880 Plus的3D Mark跑分成绩如图。通过实测结果也可以看到8845HS处理器的整体性能整体是相当于桌面千元级处理器性能的,而且整体性能释放不掉链子,没有出现因为长时间测试,处理器掉频降频的问题。日常使用的可靠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生产力方面通过Procyon的图片与视频编辑测试可以看到,其整体分数也是符合预期的。与同样千元价位的桌面处理器表现相当,而且32GB双通道DDR5内存在日常生产力表现中也可以为8845HS处理器提供足够的支持。对于具有生产需求的用户群体而言,完全可以安心使用。当迷你主机被配置为日常办公用途时,其性能表现完全能够应对常规工作负载的需求。
扩展方面,迷你主机的扩展性我觉得还是可以满足大部分玩家需求的。基本到手扩展M.2 的固态硬盘都非常方便,而且一般都是双槽内存设计。默认也都提供了双通道内存,后续有更高生产力使用需要的话,扩展32GB x2的内存也都十分方便。
像是我用的铭凡 UM880 Plus这款迷你主机附件就一共一个M.2 接口转QCuLink接口的附件,可以通过QCuLink来扩展显卡扩展坞使用。这个QCuLink接口附件完全按照内部接口定制,安装与一般M.2 SSD安装方式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接口很像是熟悉的DP接口,一样是直角梯形设计。但是接口要比DP接口小一些。
有显卡扩展需求的话,推荐一起购买铭凡自家的QCuLink的DEG1显卡扩展坞一起使用,注意的是需要自己根据配置不同搭配合适的电源。
DEG1显卡扩展坞提供了一个PCIe 4.0 x4的显卡插槽设计,可以根据显卡不同搭配ATX或者SFX电源,通过电源的24Pin线材与扩展坞的POWER接口连接。显卡需要根据具体显卡供电接口与电源供电接口连接。
这款DEG1显卡扩展坞虽然是PCIe 4.0 x4接口的,但是宽高达64GB/s,低性能损耗,与PCIe x16接口对比几乎无性能损耗。这样的话那么我手里的索泰RTX 5080 天启 OC显卡就刚好可以测试看看了。毕竟RTX 5080也一定是目前游戏玩家的首选了。
QCuLink的使用真的很方便,只需要使用QCuLink线材连接主机与扩展坞就就可以使用了。而且因为接口的不同,使用的时候也不会有接错线的风险。
一套接好的效果,如果需要网上也有3D打印的合体附件可以购买。网上还有很多3D打印的模型使得迷你主机和显卡扩展坞组成一套类似ITX的迷你主机的3D打印件。
这里我搭配的是我自己在用的索泰RTX 5080 天启 OC显卡做测试的,我也是第一次使用QCuLink外接扩展显卡的方式,所以对于其带宽是否影响显卡性能释放有所顾虑,这次正好测试一下看看。
实际通过对比9800X3D处理器搭配索泰 RTX 5080 天启 OC 显卡平台测试结果对比,实测可以看到铭凡 UM880 Plus通过QCuLink显卡扩展坞搭配RTX 5080显卡测试结果对比。
对于纠结QCuLink 显卡扩展坞是否担心影响显卡性能的玩家可以看一下对比测试,实际测试发现实际即便是PCIe 4.0 x4接口也没有对RTX 5080的性能有太大影响,实际性能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3DMark的Port Royal光线追踪测试对比中结果与之前测试一致,虽然性能略有差异但是整体并不影响,差异不到1%基本可以忽略。
游戏方面我这里测试了「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在4K分辨率下影视级画质下,开启光线追踪,设置为DLSS 4X游戏评价帧数与最低帧数对比如图。
实测下在这款游戏中实际游戏内Benchmark测试结果与之前3DMark测试跑分结果一致,显卡的性能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了。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看出以铭凡 UM880 Plus这款迷你主机为例,其实它的整体性能是足够满足目前大部分用户的日常办公与娱乐需求的。而且整体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无论是后期升级扩容使用,或者对于偏极客的数码玩家使用QCuLink来扩展独立显卡使用打游戏或者作为AI生产力工具它都可以很好的满足。同价位上你选择一台DIY的PC主机可能都不会有太好的配置选择,但是选择它则获得一台小巧的性能主机产品。
同类主机产品推荐: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分享也对迷你主机性能与日常应用场景有所了解,这里也分享一些不同价位的同类迷你主机给大家,以满足不同价位需求的玩家选择。
1K-2K价位:
MOREFINE摩方N150迷你主机
这个价位上的迷你主机选择,可能就是性能上不会那么强大。但是也同样可以满足一些办公娱乐需求。比如MOREFINE摩方N150迷你主机,通过产品命名也都可以了解这是一台Intel N150处理器的产品,这款N150处理器主要面对一些比如轻办公或者NAS设备使用。但是其功耗与价格也都会更合理,相对传统迷你主机它的体积更小巧,日常甚至可以做到随身携带。
N150处理器搭配12GB LPDDR5 4800MHz内存的组合,作为轻办公或者公司大屏展示甚至配合触摸屏当作商店自动贩售终端使用都很合适。
优势:低功耗设计,8cm尺寸机身方便携带与隐藏;
缺点:板载12GB LPDDR5内存不可扩展;仅支持2242规格M.2 固态,非主流2280规格,硬盘扩容成本偏高;
铭凡 UM750L Slim
2000元价格以内,对于需要更强日常办公娱乐需求的用户可以看看铭凡 UM750L Slim这款迷你主机。提供了16GB+512GB硬盘和16GB+1TB硬盘两个选择,两者差价140元,我当然是更推荐1TB SSD版本的了。性能方面都是采用R5-7545U这款处理器,虽然是一款低电压移动处理器,但是依旧也是6核12线程设计,日常办公娱乐都是足够的。
扩展方面双M.2 硬盘插槽设计,扩展存储方便。此外还提供了4个USB-A接口,其中正面两个微高速的USB 3.2 设计,一个Type-C设计的USB 4接口。此外HDMI与DP接口自然是标配,网络方面提供了Wi-Fi 6E无线与RJ45 2.5G网口满足所有用户扩展需求。
优势:高性价比,不到2K的价格可以买到16+1TB的配置;扩展接口丰富,满足日常使用需要;
缺点:硬凑的话,我希望在这个价位上可以有8745H这样的标压处理器版本可选。
2K-3K价位:
铭凡 UM880 Plus
这个价位上首推的就是我自己在用的铭凡 UM880 Plus,采用AMD R7 8845HS处理器,8核心16线程设计,可选32GB+1TB的版本,不论是内存容量或者硬盘存储空间都是可以满足主流用户的选择。此外扩展性方面也拥有不输普通PC的扩展条件,双M.2 SSD接口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扩展高速PCIe 4.0 SSD硬盘或者通过附带的QCuLink接口来扩展外接独立显卡使用。QCuLinke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
8845HS这两年也都已经经过市场考验,广泛的受到了玩家的认可。整体性能与功耗放在迷你主机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日常办公操作流程,对于有剪辑、图片编辑需要的用户也可以参考我上面的测试部分成绩,日常比较有强度的办公需求它都可以很好的完成。搭配QCuLink扩展外接显卡甚至可以满足极客玩家的游戏与AI生产力扩展需求,实测搭配像RTX 5080 显卡在测试中也不会有很明显的性能损失。
优势:8845HS处理器性能强大;32GB内存免去了大部分人扩展升级需要;QCuLink可扩展独立显卡;支持C口PD供电设计,外出携带方便;
缺点:硬说一个,单2.5G 网口设计,如果双网口的话就更强了。
铭凡 UM890 Plus
采用旗舰AMD R9 8945HS处理器,基于Zen4架构的高性能移动处理器,采用4nm制程工艺,拥有8核16线程设计,集成Radeon 780M核显(12CU/2800MHz),最高频率可达5.2GHz。其整体性能可以看作是铭凡 UM880 Plus的加强版,处理器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其780M的核显频率也更高,在轻度游戏中表现会更好。另外这颗处理器一样集成了NPU 对于AI算力有需求可想要本地AI加速的话会有一定优势。
其他方面与铭凡 UM880 Plus一致,一样的外观与扩展性表现。对于性能有更高追求,且预算充足的用户建议直接选择铭凡 UM890 Plus
优势:旗舰级处理器配置;32GB内存免去了大部分人扩展升级需要;QCuLink可扩展独立显卡;支持C口PD供电设计,外出携带方便;
缺点:与铭凡 UM880 Plus一样,只有单网口配置;
Apple Mac Mini (M4)
随着国补与学生优惠的双重补贴,M4芯片的Mac mini 16GB+256GB的基础版本价格从最初的3500元一路降到了最低只要2300+的价格,可谓是真香。Mac Mini至今还霸占着京东的主机销量榜首。从销量也说明了用户对其性能表现与价格的认可。
虽然设计上Mac Mini只有雷电4的Type-C接口设计,日常扩展需要用户自行搭配USB HUB扩展坞才能使用。但是仅巴掌大小的全铝外壳设计,无不透露着苹果产品的设计优势。M4处理器的强大性能加持,日常剪辑、图片处理器都不在话下。升级了16GB内存也更友好,当然苹果堪比黄金的内存和硬盘价格都是其最大的缺点。另外macOS系统对于小白用户也不是非常友好,因为操作习惯原因也劝退了很多用户,这也是目前二手市场会有很多Mac Mini的二手设备在出售的重要原因之一。
优势:不到3000的价格可以购买基础版的苹果Mac Mini主机,性价比优势明显;M4处理器性能强劲;16GB内存容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缺点:堪比黄金的内存和硬盘价格,大部分用户消费不起;
万元价位旗舰主机推荐
Apple Mac Mini (M4 Pro)
如果把预算放在万元,依旧选择迷你主机的话。也是有不少不错的选择的。比如采用M4 Pro芯片的Mac Mini就依旧是一个非常好的生产力选择,而且除了处理器的升级之外,内存与硬盘规格都同样升级到了24GB+512GB的配置,而且苹果也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可以根据配置需要进一步选择更高配的版本。毕竟只要预算充足,Mac mini最高甚至可以有30000+的配置可选,适合那些布置本地AI服务器或者极致生产力需求的用户选择。
优势:旗舰级的性能选择,生产力用户的最佳伙伴;
缺点:唯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的预算有限。
ROG NUC 2025
同样万元选择上,聊到NUC或者迷你主机那么一定会想到拥有独立显卡的ROG NUC了。今年ROG也带来了全新升级的ROG NUC 2025版,除了搭载了最新的Ultra 200HX移动处理器之外,最高可选RTX 5080独显的版本。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尺寸不过282.4*187.7*56.5mm的超迷你体积内,它最高可以让你拥有移动版的RTX 5080 显卡,整机250W的超强性能释放,简直就是性能怪兽,是追求极致性能玩家的不二选择。
整体外观设计上也是代表了目前最高水平的工业设计风格,充满赛博质感的外壳配合支持RGB灯光同步的ROG败家之眼logo设计,整体信仰拉满。其他方面也毫不含糊,内置雷电 4接口,最高可以实现4块4K屏幕的现实输出。尽管该产品需支付万元级别的费用,但其所提供的卓越体验实为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您不容错过的尊享之选。
优势:最高可选U9 275HX+RTX 5080显卡,250W的性能释放也是目前迷你主机中独一份的选择;雷电4接口、Wi-Fi7无线网卡;ROG 败家之眼灯光;
缺点:唯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的预算有限。
好了,以上就是这样,本文内容旨在为用户选购迷你主机提供专业参考与选购建议。诚挚欢迎各位用户通过评论区提出咨询或分享选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我会积极回应你的评论。
来源:glb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