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白鹿原》时,张嘉益对女演员李梦大喊“滚蛋”,随即换成了自己的学生,后李梦戏份全被删?时隔多年,真相终于曝光了……
拍《白鹿原》时,张嘉益对女演员李梦大喊“滚蛋”,随即换成了自己的学生,后李梦戏份全被删?时隔多年,真相终于曝光了……
电视剧《白鹿原》自播出以来,就被视为国产剧的高峰之作,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这部作品开拍之初,曾爆发过一场轰动娱乐圈的“换角风波”。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实力派演员张嘉益;另一位,则是曾出演女主角“白灵”的女演员李梦。这场风波的始末,直到六年后才终于真相大白。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耗时六年创作的史诗小说,小说刚问世时,就被誉为“东方的百年孤独”。导演刘进读完原著后深受震撼,决心将其搬上荧幕。剧组在筹备过程中力求还原小说的厚重与深度,演员选择极为谨慎。
男主角“白嘉轩”由张嘉益出演,而女主“白灵”最初的人选是李梦——更关键的是,这个角色,是原作者陈忠实亲自钦点的。
但谁也没想到,拍摄刚进行三个月,就传出了李梦被剧组“踢出”的消息。这在娱乐圈掀起不小波澜,很多人质疑:是不是张嘉益为了捧自己的学生,才逼走李梦?
据当时传出的说法,张嘉益曾在片场当众怒斥李梦“滚蛋”,随后剧组迅速更换女主角,由张嘉益的学生孙铱接棒。如此戏剧性的转变,一度引来外界猜测不断。
李梦也表示自己是被“强行替换”,甚至有声音质疑张嘉益“徇私”,将资源留给自己的学生。面对争议,张嘉益没有多言,只是说:“我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即使再来一次,我仍然会坚持原来的选择。”
直到六年后,在《我就是演员》第三季中,李梦的出场让这桩旧事再次被提起。评委张纪中当场质问:“听说你很难搞?”李梦一时语塞。另一位评委李成儒更是直击核心:“当年拍《白鹿原》,你为什么被换掉?”
李梦低头沉默,过了很久才说:“我不知道。”
李成儒接着点破真相:“如果不是你跟制片人闹翻了,谁会轻易换掉一位演员?”李梦哽咽回应:“我其实是一个性格很有缺陷的人。”
这一番话,终于让当年的风波水落石出。
据剧组内部知情人透露,李梦虽然在角色上投入颇多,也确实认真钻研过“白灵”的人物形象,但她在剧组期间的表现却让人头疼:
她常因对角色理解不同而私自修改剧本、要求“加戏”或“减戏”,拍摄期间时常情绪不稳,还出现罢演、迟到等影响进度的行为,最终导致剧组忍无可忍。
导演在左右权衡后,不得不做出更换演员的决定。而张嘉益在此之前已提前推荐了孙铱,顺理成章接棒出演“白灵”。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白鹿原》播出后反响热烈,豆瓣评分高达9.2分,成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国产剧之一。
尽管播出初期曾因内容尺度等原因被紧急下架一个月,但重播后依然赢得观众和业界一致好评。
这部剧最终荣获金鹰奖、白玉兰奖和飞天奖三大奖项,成为名副其实的口碑与荣誉双收之作。
剧中的“白嘉轩”一角,由张嘉益诠释得淋漓尽致,稳重、隐忍、刚正不阿,他将一个时代父辈的厚重感深深刻进观众心中。
而《白鹿原》的原著小说,自1993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累计发行超过500万册,先后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陈忠实先生生前对《白鹿原》倾注了毕生心血,2016年4月29日,他在西安与世长辞。告别仪式当天,他最钟爱的《白鹿原》手稿,就枕在他的颈下,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这部作品不只是对一个家族命运的描写,更是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沧桑巨变的缩影。
小说开篇那句“白鹿原上白鹿村,白鹿村里白鹿人”,拉开了两大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纷争序幕。
白家和鹿家之间围绕土地、风水、信仰、婚姻展开较量,掀起一幕幕家族与时代碰撞的悲喜剧。
小说中,白灵的纯真与反叛,白嘉轩的刚烈与忍让,鹿子霖的阴险与狡黠,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而复杂,代表着那个时代不同的命运走向。
令人惋惜的是,为了过审和时长控制,电视剧中被删去了整整四万多字的重要情节。而正是这些内容,最能揭示人性的深层挣扎。
好在,当初陈忠实先生留下了完整的原稿。现在,这部无删减的《白鹿原》终于得以面世,让读者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乡土中国,看到那个年代农民的血泪史,也看到中国人骨子里不屈不挠的坚韧力量。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让人沉思良久的书。
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中国农村、真正的家族命运、真正的人性善恶,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无删减的《白鹿原》。
目前,这本未删减的经典之作,售价仅39.8元,无论是自读还是赠人,都是值得收藏的文学精品。
真正的文学,不仅仅是阅读的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
来源:榆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