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特1.22亿续约落定,火箭小将伊森崭露头角,天赋或可比肩伦纳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4:40 1

摘要:你知道火箭队的塔里·伊森吗? 他的身体条件几乎和科怀·伦纳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身高2.03米,臂展2.17米,大手23.5厘米。 可火箭管理层现在死活不肯给他开大合同,这事儿听起来简直离谱! 一个天赋堪比超巨的年轻人,居然在续约桌上被冷落。

你知道火箭队的塔里·伊森吗? 他的身体条件几乎和科怀·伦纳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身高2.03米,臂展2.17米,大手23.5厘米。 可火箭管理层现在死活不肯给他开大合同,这事儿听起来简直离谱! 一个天赋堪比超巨的年轻人,居然在续约桌上被冷落。

杜兰特那边倒是顺风顺水。 名记Jake Fischer爆出消息,火箭和杜兰特基本敲定了2年1.22亿美元的顶薪续约。 这位37岁的老将场均还能轰下26.6分,三分命中率43%,妥妥的得分机器。 杜兰特留下,火箭的争冠窗口至少再开两年。

可伊森的团队直接甩出4年1.1亿到1.2亿美元的报价,火箭却只愿给9000万。 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桌上一度冷场。 伊森上赛季场均12分6.4篮板1.7抢断,防守效率挤进联盟前20,这样的数据放在市场上绝对抢手。

火箭的薪资表已经亮起红灯。 球队总薪资1.43亿美元,离奢侈税线只剩4400万空间。 杜兰特一人占去5471万,要是再给伊森2500万年薪,明年申京、史密斯的续约压力直接爆表。 总经理斯通手里这把牌,怎么打都烫手。

伊森的伤病隐患更让火箭头疼。 右膝积液的老问题让他过去两个赛季出勤率不到60%,队医甚至建议限制他打背靠背比赛。 NBA圈内人都懂,“玻璃属性”的球员签长约风险太大,万一变成第二个奥登,球队就得砸手里。

但伊森团队咬死不放价码。 他们搬出市场行情对比:勇士的库明加水平一般,起薪却拿2500万;尼克斯的阿奴诺比直接签下5年2亿顶薪。 伊森的数据和天赋丝毫不逊色,凭什么要打折? 甚至有分析师直言:“伊森比小史密斯更值钱! ”

火箭的锋线配置本就拥挤。 杜兰特和史密斯锁定首发,伊森只能挤到侧翼位置。 可数据显示他打大前锋时防守效率106,改打侧翼后暴跌到114。 这种错位消耗可能进一步压榨他的价值,球队当然得掂量掂量。

10月20日是续约截止日,只剩不到一个月时间。 如果谈不拢,伊森明年就会成为受限制自由球员。 尼克斯和快船早就虎视眈眈,等着开高价挖人。 到那时火箭要么匹配报价,要么眼睁睁放走这颗新星。

联盟内部流传着更棘手的消息。 有球队愿意用首轮签加年轻球员换伊森,火箭甚至开始评估交易方案。 但伊森的防守稀缺性又让管理层犹豫——放走他,等于自断一条臂膀。

杜兰特的续约反而简单得多。 降薪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德州免州税的政策能让实际收入差不了多少。 老将求稳的心态加上争冠机会,这笔买卖双方都满意。

伊森的训练师最近放出风声,说他苦练背身单打和跳投,决心转型持球核心。 这种野心恰恰是火箭担心的——万一练不出来,高薪合同就成垃圾资产。 但球迷论坛已经炸锅:“留着杜兰特却放走伊森,火箭是不是瞎? ”

薪资专家算过一笔账:如果伊森签下均薪2500万的合同,2026年火箭核心阵容薪资将突破1.7亿。 老板费尔蒂塔的钱包再厚,也得掂量奢侈税账单的厚度。

更微妙的是更衣室氛围。 史密斯刚签5年1.22亿,伊森若拿得更多,难免引发比较。 年轻球员的嫉妒心可是球队化学反应的隐形炸弹。

裁判圈子里还有人调侃:“伊森那双大手简直是为抢断而生的! ”可惜篮球不是只看天赋的游戏。 伦纳德当年也是从防守做起,但马刺赌对了。 火箭敢不敢赌?

交易市场上突然浮出第三方球队。 据说有东部队伍愿意出即战力换伊森,帮火箭缓解薪资压力。 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可能让球队深度暴跌。

杜兰特在采访中隐晦提到:“年轻核心的成长决定上限。 ”这话听起来像在给管理层递话。 老将的眼光毒辣,他到底站哪边?

球迷们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吵翻天。 有人晒出伊森抢断杜兰特的动图,配文“留不住他就等着后悔”。 另一边反呛:“玻璃人配不上顶薪! ”争论越演越烈。

火箭老板上次公开露面时,被记者追问伊森话题直接黑脸离场。 这种回避态度更让外界猜测内部矛盾不小。

数据分析网站更新了伊森的估值模型:防守贡献值联盟前15,但进攻效率只排中游。 这种“偏科”画像正是谈判僵局的根源——你说他值3000万,我说他只值2000万。

训练营开幕当天,伊森和总经理斯通在场地边低声交谈了十分钟。 记者们伸长脖子也没听清内容,但两人表情都不轻松。

联盟高管私下透露:“伊森的市场价绝对超2500万。 ”可火箭的报价卡在2200万不动,这300万的差价背后,到底是精明算计还是过度保守?

杜兰特续约发布会上,记者把问题抛给斯通:“伊森会是下一个离队的哈登吗? ”总经理抿嘴一笑:“商业决策不能感情用事。 ”这官方辞令简直滴水不漏。

更衣室里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伊森团队要求加入交易否决权,被火箭一口回绝。 这种特权通常只给超巨,24岁小伙子的要价确实大胆。

球探报告里写着伊森的短板:半场进攻依赖转换,三分稳定性不足。 但这些缺点在防守光环下显得模糊——毕竟伦纳德早期也被诟病进攻粗糙。

薪资空间像一把锁,锁住了火箭的操作余地。 明年夏天还有范弗里特的合同要处理,他的十字韧带撕裂让球队雪上加霜。

有意思的是,伊森最近点赞了一条网友评论:“火箭不给顶薪,纽约等着接盘。 ”这种社交媒体小动作,谈判中算不算违规操作?

专家论坛分成两派:一派说“溢价签伊森不如交易换即战力”,另一派反驳“放走未来DPOY就是犯罪”。 争了半个月也没结论。

训练师放出一段伊森练习后仰跳投的视频,动作像极了年轻版杜兰特。 这种营销手法高明,但能打动管理层吗?

队友申京接受采访时打圆场:“塔里是我们的重要部分。 ”可被追问细节时立刻转移话题。 更衣室的沉默往往说明问题。

讽刺的是,火箭球探当年用17号签捡漏伊森时,还被称为神操作。 现在续约却像在拆炸弹,早知如此会不会当初就拿去交易?

洛杉矶媒体已经开始畅想伊森穿快船球衣的画面,说他搭配伦纳德能组成恐怖锋线。 这种外界诱惑更让火箭焦虑。

杜兰特的历史级签约映照下,伊森的续约拉锯显得格外刺眼。 一边是稳赚不赔的巨星投资,一边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青春赌局。

谈判桌下的暗流比台面上更汹涌。 有消息说伊森团队联系过其他球队探口风,这种操作是否越界? 联盟规则里可藏着不少灰色地带。

球迷举着“留下伊森”的标语出现在训练馆外,这种压力会不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 职业体育终究是生意,但情感因素总在暗处发酵。

数据分析师指出:伊森每36分钟篮板数排锋线前五,这种稀缺属性在季后赛价值连城。 可常规赛的出勤率又能撑起多少场?

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双方却连第二次会面都没安排。 这种冷处理是谈判策略还是崩盘前兆? 恐怕只有斯通自己清楚。

火箭的队史充满类似抉择:当年放走帕森斯被骂蠢,后来证明是躲过毒药合同。 这次会重演历史还是改写剧本?

更衣室里的杜兰特系紧鞋带,看了眼对面半场练球的伊森。 老将和新人之间,那根无形的线到底会拉紧还是断裂?

来源:游戏战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