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两次访问北京,这位被西方称为“核谈判女掌门”的外交官,以打破朝鲜外交史纪录的“一月双访”频率,重返中国的外交节奏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025年9月,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两次访问北京,这位被西方称为“核谈判女掌门”的外交官,以打破朝鲜外交史纪录的“一月双访”频率,重返中国的外交节奏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而结合时间来看,或许她此次随身携带的,是金正恩交付的特殊任务,在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这一历史性节点前,为朝鲜争取最大的外交资本与战略空间与支持。
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更是“里子”的博弈,从随行人员到独当一面的主角,崔善姬的角色转变折射出平壤的战略意图,在半岛核博弈的棋局中,中国既是关键斡旋方,更是朝鲜打破外交孤立的“破局钥匙”。
9月5日下午,崔善姬率团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此次访问未提前发布公告,仅在代表团抵达后由外交部发言人确认“应中方邀请进行工作访问”。
与以往朝鲜高层访华通常配备的军事或经济顾问团不同,崔善姬此行仅携带外务省亚洲一局局长和两名翻译,这种轻装简从的安排被解读为“专注于双边高层沟通”。
中方接待规格超出常规。国务院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席间特别安排朝鲜传统冷面作为主菜,这一细节被韩国《中央日报》解读为“中方展现对朝文化尊重的刻意安排”。
会谈持续3小时20分钟,较原定计划延长40分钟,双方讨论议题涵盖半岛无核化框架调整、中朝经济合作区建设及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等7项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崔善姬此行携带了金正恩亲笔签署的三份文件,既是为了巩固中朝双边关系,也是为了半岛长期稳定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
三份文件中,其中修订后的《中朝经济合作五年规划(2026-2030)》,更是首次将稀土开采技术合作列入优先项目。
在这之后的为关于建立“半岛事务联合工作组”的提案,建议中朝每月举行副部级视频会议,以及针对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联合应对方案草案,涉及情报共享与军事演习协调机制。
一个月后的 9 月 27 日,崔善姬的第二次访华则更侧重 “务实合作与战略协作”,随行人员除外交部官员外,还新增了朝鲜贸易省、农业省、能源省的代表,这一人员构成变化暗示会谈议题从安全领域延伸至经济合作。
但不仅是中朝之间更进一步的合作,据参与会谈的中方人士透露,崔善姬两次访华均承担着超越常规外交的特殊使命,而外界对 “特殊任务” 的猜测则广泛聚焦于平壤将迎来劳动党建党80周年之中。
10月10日,平壤将迎来劳动党建党80周年,这不仅是一场国内政治的盛典,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朝鲜归来”的外交舞台,阅兵式上,导弹将列阵,军队将齐步,但真正较量的,是台下各国代表的座次与态度。
俄罗斯已宣布由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率团出席,规格之高,意味深长,朝鲜迫切希望中国能以对等姿态回应。
不是派一名普通特使,而是派出足以匹配这一历史时刻的高层代表,最好是政治局常委或副总理级以上领导人,甚至能在阅兵后与朝方举行正式会谈。
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正名”,朝鲜要向世界宣告,它不再是被孤立的“弃子”,而是拥有战略伙伴、具备国际话语权的主权国家,而中国,就是这场“正名仪式”中最关键的一环。
但崔善姬的任务,远不止于一场阅兵的座次安排,她更深层的使命,是为朝鲜的“外交破局”铺路。
近年来,朝鲜在联合国屡遭制裁,国际空间被不断压缩,而现如今金正恩选择主动出击。
他释放信号,愿意与美国接触,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放弃“无核化”这一先决条件,承认朝鲜作为“拥核国家”的现实地位,这是一种“以实力求对话”的新策略,既不退让,也不闭门。
而在这场可能重启的美朝互动中,中国的作用至关重要,朝鲜不希望被“绕开”,更不希望中国在未来的谈判桌上成为“旁观者”,因此崔善姬此行,正是要向北京“通气”,我们想谈,但要和你们一起谈。
她也在探询中方对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的“END进程”(交流—关系正常化—无核化)三阶段方案的态度,试图与中方协调立场,共同推动一条“双轨并进”的新路径,即安全机制建设与无核化谈判同步推进,而非单方面让步。
与此同时,现实的生存压力也不容忽视,尽管面临国际制裁,中朝经贸往来却在悄然升温,今年前8个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8%,中国在粮食、能源、医疗等领域的支持,成为朝鲜经济的重要“输血线”。
因此崔善姬此行,也在为更多务实合作打开门路,从边境贸易到基础设施,从能源供应到技术援助,每一份协议都关系到朝鲜百姓的日常生计。
更深远的是,面对美日韩近期频繁的联合军演,尤其是“里根”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半岛东部海域,朝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
此时加强与中国的高层互动,不仅是外交姿态,更是一次战略示警,我们并非孤军奋战,中朝关系依然是地区稳定的“压舱石”。
特别是在俄罗斯因国内事务难以高调出席阅兵的背景下,朝鲜更需强化对华关系,以构建更为平衡的“中朝俄”战略三角。
崔善姬的密集访华,终将朝鲜的“国际面子工程”与核武博弈赤裸裸地推至台前,当平壤以阅兵为舞台试探大国底线,中方面临的不仅是礼仪性回访的难题,更是半岛无核化原则与地缘现实之间的平衡考验。
一个月内两次访华的罕见频率,背后是中朝对当前地区局势的共同关切与战略协作需求,而这场外交风暴的结局,或许将决定朝鲜能否在“以武促谈”的险棋中,真正撬动国际制裁的坚冰。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朝鲜宣布将于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之际实施大赦》——新京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460604580402949&wfr=spider&for=pc
《一个月内第二次!朝鲜外相本周又将访华,将首次与王毅单独会晤?》——上观新闻——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989554.html
来源:铃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