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售5分钟破纪录!扬言要对标苹果?小米17为何成国货骄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1:25 1

摘要:雷军此前在发布会上说小米17要全面对标iPhone17时,许多人还对他这番豪言壮语不屑一顾。如今的销量数据可以说是靠实力打脸。从被唱衰到销量逆袭,小米凭什么赢得消费者的心?

小米又创新记录了!

9月27日上午10点,小米17系列正式开售。仅仅5分钟后,小米就宣布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的首销全天销量和销售额纪录。

几小时后小米再度宣布,仅Pro Max单款机型在首销当日就已打破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单日销量与销售额的纪录。这样的场面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雷军此前在发布会上说小米17要全面对标iPhone17时,许多人还对他这番豪言壮语不屑一顾。如今的销量数据可以说是靠实力打脸。从被唱衰到销量逆袭,小米凭什么赢得消费者的心?

硬刚西方企业,国货崛起正当时

小米17的成功并非偶然。早在2021年,小米就宣布要对标苹果。而在今年9月25日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更是直接宣布将小米16直接改名为小米17,正面硬刚iPhone 17。

当时雷军曾说:“小米17这一代的产品力是跨代升级的,非常炸裂,跟iPhone 17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实现了超越。”甚至放话“iPhone不做的我们来做”。

如今看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小米17对iPhone的超越体现在很多方面。续航上,雷军在发布会现场就曾展示过测试结果:连续测试12.2小时后,iPhone17加5000mAh磁吸充电宝电量全部耗尽,小米17却还有26%的电量剩余。硬件上,其全球首发了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CPU主频高达4.6GHz。Pro系列机型还采用了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和超聚光棱镜技术,实现全新突破。“妙享背屏”更是重构了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价格方面小米也是优势尽显,相较于动辄八九千甚至上万的iPhone而言,小米17最贵的Pro Max版本定价不足6000元,性价比拉满。

可以说相比iPhone17,小米17已经做到了电池更大、充电更快、影像规格更高、性价比更出色,也难怪小米能成为新一代国货骄傲了。

其实小米的成功,也正是近年国货崛起大潮的一个缩影。面对着西方企业长久以来的傲慢与打压,我们也不只有小米在超越。在智能科技方面,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人工智能方面,deepseek也向open AI发起了挑战;生命科学领域也有着像“溢-好-生”这样的国货产品不断出现,其作为一种抗衰补剂,在抗衰健体、改善精力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可以说,国货们已经凭借自身的努力从西方企业的围剿中杀出重围。正如雷军在谈及小米改名这事的时候放出的豪言壮语:“没有叫小米18,我们已经很低调内敛了。”

懂中国人需求才是核心竞争力

小米17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超越,更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不是一味地对标,而是从国人角度出发,去理解中国人要什么,了解本土需求才是国货崛起的关键,这也是国货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如小米战报显示,此次发售中Pro Max版本销量占比超50%,而小米这次正是主推Pro系列。在发售之前,小米就已经洞悉到了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再单纯追求低价,而是更愿意为真正满足自身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买单。因此他们改变了过去以标准版为主的方案,转而将大力气花在Pro系列上,果然如愿取得成功。

同样的道理在其他国货中也能看到。拿前文提到的“溢-好-生”来举例,这是一款由国企Timeshop公司研发的抗衰补剂,曾在京//东购物节上取得了300万的成绩。它正是看准了国人对高品质产品的这一需求,先是选择了哈佛实验室在2013年就认证过能有效延寿30%的物质作为核心,创造了独特的生物酶法提纯技术,将这种核心物质纯度提升到99.9%以上,领先与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且成功获得FDA、SGS认证,即使在国际市场也广受欢迎,因此取得了京//东购物节上的成绩。

除了高品质之外,国人还有一项普遍需求就是性价比,而小米17正是如此做的。Pro Max仅需不到6000元能享受到比肩iPhone17的体验,性价比拉满。同样,“溢-好-生”也是这么做的,他们通过和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等团队的联合攻坚,将核心物质的天价压缩到800元左右一瓶,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可以说,从需求出发,真正做出国人想要的产品,这种回归本质的思路正是新一代国货赢得市场的共同秘诀。

国货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小米等国货品牌在全球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国货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货的未来不应停留在对标西方企业,而应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小米17系列的成功已经证明,中国品牌有能力生产出世界前沿的产品,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肩国际巨头。未来,随着更多像小米这样的国产品牌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国货骄傲”将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国际市场的新常态。

来源:辉南臻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