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智能座舱早已超越基础驾驶辅助的范畴,用户真正渴望的,是一个能懂需求、会互动、可深度陪伴的“智能搭子”——而这份期待,在9月23日的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得到了完美回应。
当下,智能座舱早已超越基础驾驶辅助的范畴,用户真正渴望的,是一个能懂需求、会互动、可深度陪伴的“智能搭子”——而这份期待,在9月23日的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得到了完美回应。
发布会上,鸿蒙智行重磅推出新品问界M7与尚界H5两款重磅新车。而车载小艺的进一步进阶,从更具拟真感的“真人感小艺”、能持续互动的“小艺一路聊”,到精准匹配娱乐需求的“小艺搜歌”“小艺频道”,再到新增的三大智能体,以及贴合用户习惯的“小艺习惯推荐”等功能,精准击中并满足了大众对“智能座舱真正伙伴”的核心需求,让智慧陪伴真正融入每一次出行。
好用更好聊,车载小艺“真人感”懂情绪,“一路聊”伴旅途藏惊喜
过去我们对车载语音助手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能用”但“不好聊”。而这次全新上线的“真人感小艺”,恰恰打破了这种局限。它融合了DeepSeek大模型的思考能力,变成能听懂语气、理解情绪、记住对话上下文的“出行同行者”。
当用户说一句“头顶的灯太刺眼了”,它会精准识别用户是主驾还是副驾,再自动调节对应区域的照明亮度;当用户心情低落时随口问一句“你觉得今天过得怎么样?”,它也能用带点温度的语气回应,甚至模仿用户喜欢的语态,比如用林黛玉式的婉转口吻聊上几句,让对话多了份趣味与共情。
驾车途中,车窗外的景致常不期而至——突然掠过连绵的山峦、蜿蜒的河流,当你随口想追问一句“左边是什么山”“右边是什么河”时,“小艺一路聊”恰好成了最懂需求的贴心向导。我们无需提前搜索或手动查询,小艺一路聊实现了“可见即可问”的自然交互。这种伴随式的信息服务,让旅途驾驶不再是单纯的位移,而是多了份恰到好处的认知惊喜。
延伸生活场景,精准搞定日常用车全需求
不止于旅途赏景时的陪伴,全新车载小艺在日常用车场景里,同样能精准解决不少痛点。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开车窘境:突然想起某句熟悉的歌词,调子就在嘴边,歌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想搜又怕分神影响驾驶,这时“小艺搜歌”就能立刻救场。它能听懂模糊的描述,比如“找一首粤语歌,有一句歌词是不羁放纵爱自由”,它就能瞬间定位到《海阔天空》;就算你只记得风格或场景,给出“90年代港乐”“《灌篮高手》动画片主题曲”这类宽泛线索,它也能精准锁定目标,轻松找到心仪的音乐。
对于那些希望在通勤路上把握信息节奏的用户,“小艺频道”则提供了高度个性化的资讯服务。用户不再需要守着广播等某条新闻,它能以拟人化语音,实时推送最新资讯,内容涵盖财经、科技、国际、体育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假如用户对某条新闻产生兴趣,小艺会无缝切换至主对话模式,提供详细解读,而频道则以小窗继续播放其他内容。这种“听中可问”的设计,让信息获取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可互动、可延伸的思维对话。
除了日常功能,车载小艺也开始承载更多生活场景的延伸,比如专门为有语言学习需求的用户打造的“口语练习生Kathy”智能体。用户只需召唤Kathy就能开启一场沉浸式英语对话,它可以帮助构建完整的表达逻辑,让通勤等碎片化的时间变成自我提升的课堂。与此同时,小艺与美团、喜马拉雅的合作,也让车载小艺的生态边界不断拓展。很多人开车时会惦记到地方就能吃上热饭、这时无需分心操作手机,唤醒小艺后,美团智能体便会根据当前位置,优先推荐评分高、距离近的商户,支持一键预订下单,全程只用语音就能完成;而要是觉得行车途中少了点声音陪伴,同样也能通过小艺,召唤喜马拉雅“小雅”智能体,精准推送你想听的播客、有声书,如果对播客观点有疑问,随口提问就能得到清晰解答,让“听”的过程更有互动感。
让智能座舱“主动懂你”,出行更默契
若要论智能座舱从“被动响应”跃向“主动懂你”的关键,核心恰是“小艺习惯推荐”功能。它从不会刻意打扰,而是悄悄记下用户每一个日常操作细节,比如连续几天气温走低,用户上车后总会顺手开启座椅加热、把空调温度调高,小艺便会在第十五个行车周期后,以小艺建议卡片的形式,询问是否主动保存车主的专属习惯。下次上车,无需开口,小艺自动为你打开座椅加热、调好空调。这种“主动式服务”,让科技的体贴不再“墨守成规”,而是像熟悉的朋友般,每一次出行达成无声默契。
一场关于“车生活”本质的变革——车,正从交通工具,演变为移动的生活空间,而小艺凭借这次一系列的升级,不仅变得更聪明能干,无疑还将持续引领智慧车载语音助手新常态。
来源:主观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