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如期而至,一场以“人民金融”为底色、以“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教育热潮正蓬勃展开。作为青海寿险市场的领军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青海金融监管
金融消保正当时,国寿担当显初心。
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如期而至,一场以“人民金融”为底色、以“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教育热潮正蓬勃展开。作为青海寿险市场的领军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青海金融监管局的部署,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以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扎实、触角深入的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
在海拔31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在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的教室里,在社区街道、乡村牧区、校园课堂,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的身影活跃在金融教育的第一线。通过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9次,实现了全省22个营业网点、416名员工的全员参与,制作并发布12份原创宣传资料,并在抖音、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持续投放,线上线下活动累计触达金融消费者超过157万人次,将金融知识转化为农牧民听得懂的“帐篷语言”、市民看得明的“案例故事”、特殊群体感受得到的“温暖行动”,真正打通金融教育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高光时刻:“金融宣讲+文化融合” 国寿声音传遍全国
9月15日上午,青海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青海证监局开展的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海拔31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举行。作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系统内唯一的分会场,本次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报道,成为全国金融消保教育的一大亮点。青海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景晋生在讲话中指出,“马背精神”是青海金融人的传家宝,在7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30%的农牧民生活在传统金融网点难以覆盖的地区,每一顶帐篷、每一个牧场都有特殊的金融需求。
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作为主要参与机构,以“明辨金融风险 维护自身权益”为主题,在启动仪式现场开展专题宣讲。公司工作人员结合农牧民实际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并讲解“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牛羊保险”等实用金融知识,并聚焦电信诈骗、金融理财、消费者维权等风险,以“案例再现”方式帮助群众识骗防骗。活动现场,公司还带来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独舞表演,以文化融合的方式拉近与农牧民的距离,让金融知识在欢快氛围中入耳入心。
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依托“马背上的金融消保”机制,将金融教育与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深度融合,展现出保险机构在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方面的独特优势,将金融服务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精准对接,是一次“金融下沉”的生动实践。
温暖行动:聚焦特殊群体 让金融守护“一个都不能少”
9月17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携手彩虹塔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开展了“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将金融教育与公益关怀相结合,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送去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用央企温情点亮特殊群体的金融“安全灯”。
活动现场,公司员工与孩子们亲切互动,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物资等爱心物资。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及中心工作人员,公司专业人员以生动案例讲解金融基础知识,包括如何防范金融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理性投资理财等,帮助他们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一直以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始终秉持“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此次关爱行动不仅是金融知识的普及,更体现出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通过走进自闭症儿童群体,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将金融消保工作延伸至社会弱势层面,体现出金融服务的温度与包容性。
此次活动,只是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多场景、广覆盖”消保宣传的一个缩影。9月15日至21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各支公司同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金融知识进万家”系列宣传活动,将触角延伸至校园、社区、残疾中心等多个场景,让金融权益保护“不留死角”,形成“一周全覆盖、天天有活动”的宣传态势。
——进校园:播撒金融安全的“种子”
通过开展10余场进校园活动,工作人员面向3000余名青少年开展金融启蒙教育,通过“知识问答+动画短片”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普及“什么是金融”“如何保护零花钱”“如何识别游戏的消费陷阱”等基础金融概念,培养理性消费观念,让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进社区: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在社区内,工作人员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防诈骗讲座”,结合“非法集资”等典型案例提醒老人们“凡是承诺‘保本高息’‘短期翻倍’的,都是骗局”;同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手机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进残疾中心: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
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仅带来了生活物资,还为视障、听障人士提供定制化金融教育服务,讲解“如何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保险业务”“残疾人群体专属保险产品权益”等内容,真正守护金融公平。
“金融消保不是‘一刀切’的宣传,而是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准滴灌’。”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普罗大众还是特殊群体,都是金融消费中的“重点关注群体”,公司希望通过“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的方式,让每一个群体都能感受到金融守护的力量。
精准滴灌:聚焦个体工商户 织密经营“风险防护网”
以金融消保宣传周为契机,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同步推进“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作为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主动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契机。以“聚力赋能、个个精彩”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务实的行动,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注入保险动能。
【深入走访调研 从“普遍宣传”到“精准对接”】
区别于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本次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各支公司主动担当作为,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园区、社区和商圈,对重点个体工商户及中小法人客户进行实地走访。在走访中,工作人员不仅宣传金融政策,还携带《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个体工商户调研问卷》,耐心了解经营者在实际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问卷涵盖了“基本信息”“经营风险与保障现状”“保险认知与需求”及“服务期望与建议”四大模块。通过问卷,工作人员得以系统性地收集一线数据:从经营者关注的财产损失、员工意外、公众责任等核心风险点,到他们对保费预算、保障范围、理赔效率的具体偏好。这种“倾听先行”的模式,确保了后续的服务供给能真正贴合个体工商户的实际需求,为开发“价格适宜、条款易懂”的普惠保险产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定制普惠产品 以“保险方案”回应“真实痛点”】
基于调研所反映的共性需求,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充分发挥人身险专业优势,重点推广以“人”为核心的保险保障方案。针对经营者最关心的自身及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风险,着力推介各类普惠型产品组合:重点定制包含高额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障在内的个人综合保障计划,向有长远规划的经营者介绍年金保险、终身寿险等产品,并为已雇佣员工的工商户设计灵活的团体意外险、健康险方案。
在宣传中,公司特别突出产品的普惠特性:一是条款易懂,用通俗语言解释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避免“天书合同”;二是投保便捷,提供线上投保与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适应个体工商户繁忙的工作节奏;三是成本可控,提供多种保费档次选择,满足不同经营规模的保障需求,让小微主体也能用得起、用得上优质的保险服务。
【赋能风险防范 从“事后理赔”到“事前预防”】
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的服务并未止步于销售环节。在活动中,公司积极落实“加强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的要求,将服务延伸至风险防范的前端。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向个体工商户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知识,帮助他们守好“钱袋子”。同时,也积极回应经营者对增值服务的期望,提供简单的风险排查建议、分享防灾防损知识等,体现了公司希望成为个体工商户长期风险管家的承诺,而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提供者。
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将国家的普惠金融政策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行动,把专业的保险保障转化为一份份踏实的安心,切实为青海省广大的个体工商户织就了一张坚实的“风险防护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护航万千小店稳健前行的责任与担当。
官方解读:对话行业专家 破解保险消费“高频疑惑”
“家庭保险配置中,年收入的多少比例用于买保险合适?”“遇到保险诈骗,该通过哪些渠道维权?”为提升公众对保险认知的深度与广度,9月18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组织了一场以“助力美好生活,保障金融权益”为主题的高质量访谈直播。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王壮、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刘莉萍作为嘉宾,与网友在线互动,围绕家庭保险规划、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行业乱象治理、养老保障配置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市民解答保险消费中的“高频疑惑”。
家庭保险配置:基础保障是根本
直播中指出,家庭保险配置应遵循“保障优先、量入为出”原则,建议将年收入的5%至10%用于保险支出。基础配置应覆盖四大险种: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形成风险防护网。并特别强调,家庭保障需随生命周期动态调整,青年家庭侧重高保额低保费产品,中年家庭兼顾教育与养老,老年阶段聚焦健康与护理。
消费者八大权益:知情权是核心
直播重点科普了“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这些权益不是‘纸上条款’,而是咱们在金融消费中‘必须守住的权利’。”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核实机构资质、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警惕高收益陷阱,做到“了解产品、匹配需求、量力而行”。
行业乱象剖析:案例警示敲响警钟
针对“电信诈骗”“代理灰产”“非法集资”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三大典型问题,两位嘉宾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剖析。例如,有诈骗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以“保单激活”“理赔垫付”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也有行业“内鬼”倒卖客户信息,诱导退保转投低质产品;更有不法机构以“养老保障计划”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这些案例生动揭示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形式与危害性。对此,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已建立“大数据风控体系”,通过AI模型实时监测“异地登录申请保单贷款”“短期内集中退保”等异常行为,从技术上防范此类风险。
服务机制创新:透明化与精准触达成关键
中国人寿通过“条款通俗化、流程可视化、收费清晰化”构建阳光服务体系,依托寿险APP实现全流程线上服务,并在全国超580家柜面完成适老化改造。公司还推出“惠民健康宝”“年金险”等养老产品,助力公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金融为民永不止步 国寿护航美好生活
从央视直播的启动仪式,到覆盖特殊群体的公益行动,再到破万观的线上直播,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在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中,用脚步丈量金融服务的广度,用专业守护消费者权益的底线,用一系列扎实举措,展现了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金融消保不是“一阵风”的活动,而是“一辈子”的责任。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的金融消保工作仍在持续深化。“让金融工作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基层群众的土壤里。”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正是以这样的信念,将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信得过的“民生语言”,将保险保障融入千家万户的风险管理之中。
未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加强金融知识普及的“常态化”、推动服务的“智能化”、深化风险防控的“精准化”,为构建“和谐、安全、公平”的金融生态环境贡献更多“国寿力量”。
来源:西宁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