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弗洛雷斯广场特别热闹,不是办集市,是各大工会扎堆搞集会,目标很明确:怼总统米莱。
2025年9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弗洛雷斯广场特别热闹,不是办集市,是各大工会扎堆搞集会,目标很明确:怼总统米莱。
为啥?因为米莱政府跟美国、以色列走得太近,工会觉得这违背了阿根廷的老传统,还让老百姓追求和平的权利没了影。
广场上到处是“自由巴勒斯坦:停止种族灭绝”的标语,还有人喊着“纳粹的下场注定重演”的口号,电信工会的鼓号声听得人心里发紧。
说实话,最有意思的是疏浚与航标工会的人,他们拿铁皮罐头做了几十支蜡烛,摆在圣何塞德弗洛雷斯大教堂前,旁边还展开了印着教皇方济各肖像的巨幅旗帜。
要知道,这教堂可是教皇当年开始宗教生涯的地方,选在这儿表态,心思够细的。
这场集会不是突然搞的,之前米莱刚去了纽约,还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笑着见了面。
没过多久,美国财政部长又宣布给阿根廷搞金融救助,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把阿根廷往美国的“战车”上绑啊。
工会在现场读的联合声明里就骂了:“这卑躬屈膝的样子,既丢了阿根廷的道义,又断了老百姓求和平的路。”
地铁工会秘书长皮亚内利接受采访时说得更狠:“现在加沙发生的,就是史无前例的种族灭绝。”
本来想觉得这话会不会太极端,但他接着说“纳粹暴行当年被掩盖,现在这屠杀是全世界看着直播”,一下子就懂了,毕竟直播里的惨状,谁看了心里都不好受。
他还说全球工会都动起来了,意大利搞了总罢工,不少港口工人都不给以色列的贸易船装卸货,这联动性是真强。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斯基韦尔也来了,他一说话就赢得满场掌声。
“全球上万人都在喊,别再对巴勒斯坦人搞种族灭绝了,两万多无辜小孩都没了。”
他还提了那支往加沙送人道主义援助的船队,说以色列想尽办法不让食物到巴勒斯坦人手里,这话听得人揪心。
最后他对着人群喊“不要以我们的名义,我们都是巴勒斯坦人”,那股劲儿,难怪能得诺奖。
集会来的人也杂,不光有阿根廷总工会联合会的人,还有两大工人中央组织的代表。
人民经济工人联盟的格拉玛霍说“工人阶级本来就是和平的推动者”,这话我挺认同的,毕竟工人最懂日子过得安稳有多重要,肯定不希望看到打仗。
航空运输工人工会的卡库利还补充,他们所属的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有150多个国家的2000万工人,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的事更有责任感,最后他也说以色列这是“为了占土地搞种族灭绝”。
从广场的场景到这些人的话,能明显感觉到阿根廷工会的愤怒不是装的,是真觉得米莱政府做错了。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是跟老百姓的想法差太远,肯定会出问题,这次集会就是个例子。
其实不光阿根廷工会在行动,全球不少工会都跟着响应了,欧洲那边尤其热闹。
意大利直接搞了总罢工,公共交通停了,港口也没人干活,热那亚港的工人还专门拦着要运给以色列的武器船,就是不让走。
本来想这罢工会不会只是走个过场,后来发现西班牙、法国的工会也跟着掺和,在热那亚开了会,还说要搞“无武器区”,看来是动真格的。
还有那支往加沙送援助的船队,也挺难的。
之前有艘叫“全球萨穆德船队”的船,被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具体情况没怎么细说,但国际上骂声一片。
现在又有10艘新的援助船从西西里岛出发,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到加沙。
埃斯基韦尔说要关注这些船,我觉得特别对,加沙的老百姓等着吃的喝的,要是连这点援助都被拦着,那也太没天理了。
航空运输工人工会的卡库利提到的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其实是个关键角色。
2000万工人的力量,要是真联合起来不给以色列相关的船干活,以色列的贸易肯定受影响。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阿拉伯国家的工人,他们跟巴勒斯坦的关系更近,积极性肯定更高。
如此看来,工会的联动不光是喊口号,还能实实在在给以色列施压,这比单纯抗议有用多了。
不过也有人觉得,工会管外交是越界了,说外交是国家层面的事,老百姓插不上手。
但我想想,阿根廷工会以前就不是光管工资福利的,反独裁的时候,他们就站出来替民众发声,算是有“管大事”的传统。
现在巴以问题关系到那么多无辜人的性命,工会站出来喊和平,怎么就成越界了?当然,米莱政府可能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跟美国、以色列搞好关系能拿救助,对国家有好处,这两边的想法都有道理,但关键还是得看谁站在道义这边。
总的来说,阿根廷工会这次发声,不光是跟米莱政府对着干,更是替巴勒斯坦人说话,还跟全球反战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到底是社会责任还是越界,其实没那么绝对,但至少能看出来,不管是阿根廷老百姓,还是全球的工会,对和平的渴望都是真的。
米莱政府要是还盯着美国的救助不放,不考虑国内的声音,以后类似的集会怕是还会有。
毕竟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对谁错,看得门儿清。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