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机器人跳舞再丝滑,也只是按剧本表演,算不上真本事。”9月24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骁龙峰会上的表态,戳中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痛点。他更抛出重磅消息:最快今年年底,最晚明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就能摆脱预设程序,实时生成各种动作,真正具备“即兴干活”的能力
“现在的机器人跳舞再丝滑,也只是按剧本表演,算不上真本事。”9月24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骁龙峰会上的表态,戳中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痛点。他更抛出重磅消息:最快今年年底,最晚明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就能摆脱预设程序,实时生成各种动作,真正具备“即兴干活”的能力,科幻里的场景要照进现实了。
刷到机器人跳舞的视频别太惊叹,那些流畅动作都是工程师提前编好程序“教”的,就像演员背熟了台词,换个指令就“手足无措”。王兴兴直言,这种模式根本没法让机器人融入生活,“不能自发做事,怎么帮人分担家务、处理杂活?”
而“实时生成动作”,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了能自主决策的“运动大脑”。就拿“递杯水”这个简单指令来说,机器人得先判断杯子位置,计算迈步、弯腰、伸手的角度,还要稳住身体平衡,每个关节的动作都得毫秒级调整,误差不能超过毫米。这就像让新手司机瞬间变成老司机,不仅会开车,还能应对路上的突发状况。
宇树敢立这个目标,底气藏在技术里。他们自研的关节电机性能拔尖,成本却比国际同行低不少,更关键的是算法迭代快。9月26日的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王兴兴就透露,最新的“反重力模式”算法已经落地,机器人哪怕被推搡也能自己站稳,甚至能完成复杂的武术动作。
技术敢吹牛,是因为产品早经住了市场考验。2025年宇树推出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G1,售价只要9.9万元,比同类产品便宜一半还多,首批订单很快售罄。3月在淘宝直播间,G1当起AI主播卖机器狗,1分钟就卖了百万元,整场成交额近200万。
更亮眼的是市场份额。2024年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卖了2.37万台,占全球近七成市场;旗下G1累计出货超5万台,拿下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六成以上份额。大量用户的真实反馈,反过来又加速了技术优化,形成了“卖得越多、技术越强”的良性循环。
为了让全行业都快起来,宇树还把关键技术“共享”了。前段时间他们开发了基于视频生成的新模型,把数据集、源代码全开源了,王兴兴说这就像早年OpenAI开源技术一样,能一起把行业蛋糕做大。这种开放态度,也刚好契合了工信部鼓励“协同突破核心技术”的导向。
实时动起来只是第一步,王兴兴的蓝图里,机器人最终要能“动手干活”。他给出了明确的时间线: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实现实时动作生成;明年年底到后年,就能和物理环境任意交互,精准地递杯水、清理桌子,真正成为家里或职场的帮手。
这个目标并不遥远。目前宇树不仅在消费市场站稳脚跟,工业订单也涨得迅猛,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而且他们还在加码新产品,预计下半年会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性能会更贴近人类需求。
从只能跳固定舞蹈,到能实时响应指令干活,人形机器人的每一步突破,都是技术落地的见证。王兴兴说人形机器人正处在“爆发的黎明前夜”,这话不假——当机器人真正摆脱“剧本”束缚,既能听懂指令又能灵活动手,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更能把生产力推向新高度。接下来,就等着看这波技术突破,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惊喜了。
来源:健康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