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农资企业之所以业绩遭遇瓶颈,其根源在于营销团队发展受挫。笔者认为,农资企业要想做大营销团队,首先要弄明白五个关键问题。
农资企业要做大,离不开营销团队的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农资企业之所以业绩遭遇瓶颈,其根源在于营销团队发展受挫。笔者认为,农资企业要想做大营销团队,首先要弄明白五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你的团队有自己的文化吗?
很多农资企业只有“目标”“考核”“奖励”“制度”这些生硬冰冷的指标,但却唯独没有“文化”。甚至很多农资人把挂在墙上的口号理解为团队文化。更有甚者,口号还是从网上或其他大公司抄来的。这样的团队文化是空洞、没有生命力的,无法真正凝聚人心。
成哥主张:真正的团队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植入员工心中的“集结号”。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文化的营销团队,成员的言行举止有标准,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个标准不是靠强制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而是团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团队成员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会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有文化的营销团队,成员具有向心力和归属感。当团队成员认同文化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与团队的命运息息相关。这种向心力和归属感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成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团队文化就像员工言行举止的尺子,衡量着每个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团队的要求;它是团队向心力的灵魂,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那么,如何打造有文化的营销团队呢?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使命,并将其融入到团队文化中。这些价值观和使命应该是企业独特的、能够引起团队成员共鸣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废话。
其次,要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弘扬团队文化,如开展文化培训、组织文化活动等,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和理解团队文化。
最后,要以身作则,从管理层做起,带头践行团队文化,为团队成员树立榜样。
第二个关键问题:你的团队有标杆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国家倡导人民做好人好事,就树立了一个雷锋的榜样;希望干部艰苦奋斗就树立了焦裕禄的榜样;希望全民强身健体就树立了姚明的榜样。这些榜样人物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成就,激励着人们不断努力,追求进步。同样,在农资企业的营销团队中,也需要树立标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如果你想倡导敬业文化,就在团队中树立敬业标杆。这个标杆可以是某个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员工,他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其他团队成员树立榜样。通过宣传他的事迹,让团队成员明白什么是敬业,如何做到敬业,从而在团队中形成良好的敬业氛围。
如果你想倡导学习文化,就在团队中树立学习标杆。学习标杆可以是那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员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能够感染其他团队成员,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团队可以组织学习分享会,让学习标杆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带动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
如果你想倡导冠军文化,就在团队中树立冠军标杆。冠军标杆可以是那些在销售业绩、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团队中的佼佼者。通过树立冠军标杆,激励其他团队成员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绩,争取成为下一个冠军。
树立标杆的目的是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团队的进步。团队成员在标杆的引领下,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同时,标杆的树立也能够增强团队的竞争力,使团队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第三个关键问题:你的团队有干部吗?
一个营销团队,是先有干部还是先有员工?按照常理来说,一定是先有员工后有干部。但这是错误的。什么样的团队创业最容易成功?最佳答案是“老板加‘左膀右臂’”这样的创始团队最容易成功。马云的“十八罗汉”,马化腾的“四大金刚”、史玉柱的“四个火枪手”……这些成功的创业案例都充分说明了干部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所以说,打造营销团队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把干部挖掘或培养出来。干部如同团队的“四梁八柱”,有了与团队目标一致的干部,文化才能传承。干部是团队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有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团队的目标和文化,并将其传递给团队成员,带领团队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按照管理学理论,一个管理者的管理宽度为 7 人。这意味着,如果团队规模扩大,就需要更多的干部来管理。因此,农资企业要扩大营销团队,就必须重视干部的培养和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干部选拔和晋升机制,让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有机会成为干部,为团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干部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团队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团队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团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四个关键问题:你是团队的“带动者”吗?
成哥认为:团队带头人一定要成为团队的“带动者”,而不仅仅是管理者。“带动者”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通过设定目标、提供资源、给予支持等方式,帮助团队成员实现个人价值,推动团队发展。
“带动者”要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贡献,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物质激励,如奖金、福利等,还包括精神激励,如表扬、晋升、培训机会等。通过多种激励方式的结合,满足团队成员的不同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带动者”还要关注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帮助团队成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他们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优秀的“带动者”,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团队成员,使团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个关键问题:你会“吹牛”吗?
什么?团队带头人还要会“吹牛”?YES!很多农资企业之所以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原因就在于团队一把手不具备“吹牛”能力。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
任正非在创立华为初期说:“华为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通信企业。”马云在刚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说:“阿里巴巴未来要成为市值 50 亿美金的企业。”这在当时看来,牛皮都快要吹破天了。结果呢?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由此可见,企业要做大,老板一定要敢“吹牛”。
马云通过“吹牛”留住了初创团队“十八罗汉”,吸引了重量级人才蔡崇信;任正非通过“吹牛”吸引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加入华为。
“吹牛”的本质是造梦,是给团队植入梦想与激情,让团队成员把目光放长远。当团队成员看到团队有宏伟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为实现这个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梦想和激情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团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最后,成哥相信,一家农资企业的老板只要把这五个团队建设的关键问题搞明白了,他的企业离做大做强也就不远了。
作者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营销架构师和新营销专栏作家、重庆新引擎农业创始人内容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红太阳股份:即日起上调百草枯、吡唑酸(K酸)产品售价
◆20家!化工巨头2024业绩汇总!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部署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这份避“坑”指南请收藏
◆利民股份:即日起苯醚甲环唑价格上调10%、代森联和丙森锌上调5%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商标标注条款的建议探讨
免责声明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想你所想
七 星
级
服
务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